第一文秘网    > 思想宣传

论双语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4 08:41:36   浏览次数: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双语教学的地位日显重要。文章在阐明双语教学的背景与本质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高校施行双语教学的战略目的:使我国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我国;为世界培养人才,促世界和谐进步。我国应努力发展双语教学,并使之处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核心地位。

关键词:双语教学;高等教育;地位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双语教学在我国许多高校与专业已经蓬勃开展起来,表明双语教学业已得到了许多高校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综观各高校的双语教学以及各专家学者对双语教学的认识与观点,有必要从战略上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双语教学进行认识和理解。

一、双语教学的涵义

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实行了双语教学(笔者称中小学施行的双语教学为双语教育,以示区别),但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双语定义。通常双语教学是指用外语或第二语言为课堂语言,传授专业知识的专业课。欧洲大量的双语教学实践表明,双语课上虽然不回避母语,但外语往往是课堂唯一的语言。笔者也主张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主要应使用外语作为课堂教学语言,但为了专业知识的习得不排除在开始阶段或必要时使用母语,以使学生获得用两种语言储存和表述知识的能力。

二、双语教学的背景

双语教学的背景是世界一体化。世界一体化最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以经济的市场化、贸易的自由化、生产和投资的跨国化为基础的,由市场力量所推动的、超越民族国家和地区界限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经济全球化极大促进了跨区域的贸易、资本、信息、市场、企业和人口的扩展过程,对地球所有区域的民众和社区的影响存在相当的广度、强度和速度。而这一扩展过程的最主要表现是同类国家在限定区域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基于开放理论所进行的不同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不同地域间进行的广泛的经济交流与协作。

世界一体化对各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强烈冲击,教育的内容与手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于英语在全球化过程中起着独特的媒介作用,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世界语,因此强化英语教育成为高等教育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采用双语教学的学校越多,双语人才越多,接受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速度就越快。我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重视并强调双语教学也正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三、双语教学的本质

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双语教学的本质。我们都知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把它们熔铸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中,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和条件。我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我们的文化建设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要以博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大胆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诸如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文学艺术、思想理论等,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曾经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恩格斯进一步解释为,社会主义不仅要努力“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脑力获得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和运用”。

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也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在我国高校中发展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教学,有利于我们快速、准确、完整地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有利于及时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新潮流、新文化、新思想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双语教学的战略目的

双语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综观世界上实行了双语教学的国家当中,我国是最为独特的国家。因为汉语代表了东方文化(明),英语代表了西方文化(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东方文明在近代落后了。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世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就决定了我国发展双语教学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目的。

(一)使我国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我国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国加入WTO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等,我国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融入了世界,但由于政治、文化等的差异,以及西方媒体的刻意宣传,世界许多民众对我国仍有极大的误解甚至敌意,也就是说我国还远未让世界真正地接受。大多数西方人对于我国的理解,仅仅限于中国菜、长城、李小龙和共产主义。2008年西方民众知道我国的奥运会,但由于我国过于注重奥运形式而让西方人不解;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由于西方民众被蒙蔽以及对我国西藏历史的不了解,一味听信西方媒体的错误宣传而对藏独充满同情。让西方人了解我国,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即使我国政府做了很多努力,长久以来的洗脑还是让西方人对我们的祖国充满了怀疑和误解。通过双语教学,我们主动地系统地将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大量翻译成英语,一方面可以作为双语教材使用,另一方面作为世界民众了解东方文化(明)的权威读物。世界人民了解我国,不能只有西方媒体一途(西方媒体对我国的偏见根深蒂固),我们必须主动“出击”,让世界民众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了解一个具有开明、豁达、包容的大国民意识的大国子民。

(二)为世界培养人才,促世界和谐进步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递、保存在典籍中的物化的知识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使民族文化得以世代相传。文化的传播不只是纵向地继承本民族的文化,更很重要的是横向的传播。过去,文化的交流往往是通过战争、贸易、迁徙等进行的,因此充满着矛盾和冲突;今天,在世界和平、民主平等的潮流中,文化交流应该是在友好交往当中实现的。反过来说,友好的文化交流会促进世界和平,民主和平等。教育是文化交流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交流更是各国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教育交流的作用,不仅在于现有文化的传播和交融,更重要的是,教育是培养下一代的活动

我国加入WTO后做出了相应的教育服务承诺。一方面可以吸引海外资金和优质教育资源,弥补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我国高等教育要具有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要努力为世界培养人才,而双语教学就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不二之选。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明确了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长远目标。“和谐世界”是一个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这一理念从根本上回应了国际社会对我国今后走向的普遍关切,有效消除了世界民众对我国发展的疑虑。

为向世界充分显示我国的大国责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一方面需要我国政府大力宣传与倡导,另一方面更需世界民众的理解和支持。而通过双语教育培养的大量人才则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们在促进世界和谐进步中将起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这些人才散布世界各处,广泛接触世界民众,能够正确而完整地宣传和解释我国政府提倡的和谐世界理念,有助于促进世界和谐进步。

我国高校实行双语教学除了以上战略目的以外,还将极大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有效去除英语学习考试的弊病,甚至对高考改革也会起有力推动作用。现在我国中小学英语学习主要是为考试而学,而不是为应用而学,这样培养了大量的英语考试高手,而听说写作等应用能力较弱的学生。如果高校普遍施行双语教学,那么中小学英语教学必定要进行大力改革,英语高考也必定更加强调能力测试。双语教学后,高校中饱受诟病的四、六级考试以及社会上的职称外语考试就可以取消。高校施行双语教学,客观上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只有那些勤奋刻苦、有真才实学的学生才能完成学业,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招生腐败,有利于教育公平。施行双语教学后,我国高校就可以有序地大量招聘国外优秀人才来华任教,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我国高校教师和国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高校的师资质量和科研水平,也有助于吸引世界上的优秀学生来华攻读学位等等。

五、双语教学的战略举措

双语教学不是一两部门、一两所高校就能推动的,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推动,必须要有强大的组织者(国家教育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和实施者(各高校)以及优秀的执行者(高校教师)。由国家教育部制定政策(双语教学发展战略)、有序组织全国著名专家学者编撰双语教材或选择优秀的国外原版教材(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组织专家编写)。全国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逐步推行双语教学、制定双语发展规划、有序引进或培训双语教师等。比如,北大、清华等我国一流高校应尽可能快地将所开课程全部双语化,其他高校也应有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但最终目标是所有高校所有课程全部双语化。考虑到我国双语教学的独特性以及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有关我国文化、社会、历史等科目双语课与中文课并行,其他课程原则上以双语课为主,适当增加一定量的中文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迈入信息化社会,国际间的人才竞争越趋激烈。世界经济、科技与文化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本质上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竞争的核心则是高等教育的竞争。我们应努力发展双语教学,并使之处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2、刘俊霞,张文雪,彭晶.关于深化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3).

3、黄崇岭.双语教学核心概念解析[J].外语学刊,2008(1).

4、刘田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N].金融时报,2007-02-12.

5、窦爱兰,葛耕富.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S1).

*本文得到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聊城大学自然地理学重点课程建设以及聊城大学与山东省本科教学课程改革工程项目资助。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推荐访问:高等教育 在我国 地位 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