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思想宣传

影视作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2 09:28:31   浏览次数:

摘 要:影视作品对启迪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完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职业责任意识,激发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信仰》这一历史纪录片正是通过讲述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感人的优秀共产党员故事,来深刻阐述其核心价值观。同时《信仰》人物蕴含了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魅力等,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强大的震撼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对启迪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97-02

《信仰》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文献研究室、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等多家联合制作的一部历史文献纪录片[1]。共有《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和《时代先锋行》三集,以党的九十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讲述了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真实故事,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和启示意义。

一、《信仰》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1.革命战争年代,只要主义真

我党早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曾是生活优裕的大学教授,但他却以生命之钟撞响旧中国的黎明。他说:“只要我们有觉悟的精神,世间的黑暗终有灭绝的一天”,在绞刑台上他看着前来告别的家人神色从容,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我党第二任最高领导人瞿秋白,曾是才华横溢的柔弱书生,翻译则蔚然成文,治印则卓然成家,本可为渊博学者、文化巨匠,但他却振臂一呼刺向黑暗。被捕后面对劝降,毫不动摇,神态自若地走向刑场,沿途高唱《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

共产党员方志敏,他在狱中最艰苦的环境下,犹殷殷讴歌《可爱的中国》。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只要主义真”,因为这一信念,新中国成立前,约有370万共产党人献出了生命,2100万革命者慷慨捐躯。他们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是一批为理想与信仰献身的真人。

2.新中国诞生后,壮志换新天

在新中国建立后,钱学森、朱光亚等许多老一辈爱国科学家,为了信仰,毅然放弃在国外的优越条件,冲破种种阻挠,义无反顾地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孟泰视厂如家,艰苦创业,将一腔热血和生命全部洒在了他所热爱的鞍钢建设中,他所创造的“孟泰仓库”、“孟泰操作法”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为了社会主义发展,王进喜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豪迈誓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等铁人精神。

创业艰难百战多,共产党人的信仰铸就了许多的精神丰碑。例如:保家卫国时,创造了“抗美援朝精神”;在需要能源时,迸发了“大庆精神”;在现实生活中,诞生了“雷锋精神”;在旧貌换新颜时,涌现出“红旗渠精神”;在新中国最艰难时,伟大的中国科学家不但创造了“两弹一星”这一科学奇迹,而且还创造出“两弹一星精神”来激励后人勇往直前。

3.改革开放新时期,时代先锋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本质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实践共同富裕。

沈浩同志把他对农村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化成自己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坚定信念,在小岗村一住就是几年,殚精竭虑为村民谋发展,最终积劳成疾,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百姓的富裕安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杨善洲,他六十年如一日,奋斗一辈子,奉献一辈子,清贫一辈子,去世前却将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捐给了国家。他用一生的忠诚与执着,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他用六十年的奋斗与奉献,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信仰力量。

郭明义,15年的时间里干了超过20年的工作;工作多年来共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10倍多的血量;从1994年开始,郭明义为希望工程、工友和灾区捐款超过12万元,而自己一家则还住在20世纪80年代建的不足40平方米的一间旧房里。他平时的言行,让大家不得不联想到战争年代的张思德和建设时期的雷锋,可以说他们都是共产党人同一精神谱系在社会思潮多样多变下的延伸和发展。

二、弘扬《信仰》人物精神内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引领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树立崇高信念

理想信念寄托着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组织得以维系和生存的基石。邓小平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这个理想[2]。”但是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形势下,高度丰富的物质和多元化的生活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一些人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崇高敬而远之,容易迷失信仰产生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意识和社会认同。同时由于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发展,对大学生构建理想信念也带来了巨大冲击。因此利用《信仰》中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他们追求远大理想、树立崇高信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2.引领大学生强化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意识发展和成熟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人一生影响很大。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提高道德境界,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明事理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信仰》中吴孟超、杨善洲、郭明义等人以吃苦耐劳、克己奉公、鞠躬尽瘁、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等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射出了独有的人格魅力。弘扬《信仰》有助于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使大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把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从道德教育的对象变成道德教育的主体,自觉的形成道德习惯,锤炼自己内在道德品质。

3.引领大学生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眷眷深情,体现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的故土家园、种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而《信仰》中的人物用毕生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爱国主义,用满腔的热血和流下的汗水造就了祖国的伟大、强盛。这份爱国情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当代的大学生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一代,他们从小物质生活条件优越,从过去革命前辈的奋斗经历缺乏切身感受。合理利用《信仰》人物中的感人事迹对他们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从精神上激励他们,鼓舞他们团结奋斗,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及民族凝聚力。

4.引领大学生锤炼职业精神,强化责任意识

职业精神就是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其中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信仰》中孔繁森、沈浩、李林森等人正是用生命来诠释职业精神,“谁把人民放到心上,人民就把他捧过头顶”,他们将爱岗敬业作为毕生的追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介入,现今的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同时也使得他们变的自我意识强、追求个性化发展、责任意识单薄。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责任意识将决定社会未来几十年内主导责任观的价值取向,同时也会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作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和稳定的关键时期的大学阶段,有必要利用《信仰》人物中体现的职业精神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引领大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

5.引领大学生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精神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所以我们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创新才不会被世界所淘汰;缺乏创新,我们则会被时代所淘汰,既不能吸取新的实践经验,又不能正视实践中深层次问题,也不能在改革中有所突破,这会导致我们停步不前、原地踏步。当代大学生可塑性极强,他们具有思维活跃,敢打敢拼等特点。因此应积极引领他们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而《信仰》中钱学森、邓稼先、蒋筑英等,就是利用这种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精神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奇迹。这些人物的鲜活事迹将激励着当代大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积极进取、不断创新。

三、结束语

总之,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4]。利用影视作品来改进和加深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简介[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2/0625/c117092-18377021.html,2012年06月25日.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9.

[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4.

[4]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01-19.

推荐访问:影视作品 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