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经济工作

车身稳定系统在专用车上的应用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25 08:43:47   浏览次数:

摘 要:针对专用车对于车体需要静止作业稳定性要求,提出各种不同的方案和思路,主要对电动车身稳定系统方案和设计做详细介绍。

关键词:稳定系统;专用车;稳定性要求

1 前言

当今专用车行业属于我国汽车业的“第三世界”,是一个大有前途的“朝阳产业”,现在我国的专用车品种比较集中、单一,数量和品质还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文观念的进步,专用车的应用范围正逐步像各个行业扩展并延伸。尤其在非典过后专用车的发展更为迅速,由单一功能的专用车发展成为具有多项功能、各具特色的流动医院,并且在医疗行业得到各地医院的应用与相关权威部门的认同。但是由于车辆轮胎和与地面接触是柔性的,导致专用车处于工作状态容易发生受力不稳、车身晃动的现象,所以专用车功能的扩展和延伸(如抽血、拍片、房车、餐车等)对其车体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给车身稳定系统的布置和设计带来新的设计要求。

2 各种结构稳定支撑系统的及优缺点

(1)目前在专用车中多采用机械支撑装置(见图1)或电动支撑装置用以改善其工作环境。其工作原理等同于挂车车厢支撑装置:外力(人工或电动)作用于输入轴,通过内置或外置减速器变速,经过变向(锥形)齿轮改变传动方向,通过丝杠、丝母转变为升降运动,以地平面为支点将车体四点稳定;该装置的应用很难达到四点同步且不可能自动调平;在升降过程中传动不稳,整体工作性能不稳定是该套装置的潜在缺陷;电传动支撑装置的缺陷是随车电源不能满足频繁操作,同时低压直流大扭矩电动机性能不稳且成本居高不下很难满足市场需要。

(2)折叠式机械支撑装置(见图2):该装置借鉴于轿车折叠式千斤顶的原理,进行改进设计后安装,只适合小型车使用。

上述手动支撑装置虽然成本低,制作简单,但是实际操作时,传动不稳且效率低下,尤其是不同步运动对车身底架造成扭曲;外留取力孔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车美观及密封性;电动装置最终只能两只同步,高成本的投入和配套设备的性能严重影响该套系统的功能。

3 电动车身稳定系统的应用原理及发展优势

3.1 液压支撑装置的运动状态

我公司根据专用车底架结构特性和车身载荷分配状态结合液压原理开发了新型车身稳定系统:电动液压自动调平装置。该装置通过电液伺服系统控制,设置预顶、顶升、联动、单动、自动调平、回缩等各项功能,同步举升过程中:快速举升→慢速举升→自动调平→自锁;同步回缩过程中:慢速回缩→快速回缩;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通过电磁阀调整单个缸体的运动;整体操作灵活、方便有效。缸体采用侧挂式安装方式,装配方便可靠,整车定位可根据车载设备随时调整。液压站电磁阀一体式结构极大缩小上下定位可根据车载设备随时调整。液压站电磁阀一体式结构极大缩小安装空间,安装位置可根据车仓间随意调整。

3.2 车身稳定系统在专用车应用特点

该系统备有220V交流电源和24V直流电源两种选择,根据车辆整备质量的载荷分配原则实施四点支撑,可同时升降,也可单独运动,空载时可以快速运动,负载时慢速运动。该系统的合理应用改善了专用车稳定系统纯手动操作的落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车配置和附加性能。同时经过多次试验和客户走访我们现在已经把产品定位在24V直流电源并设为车辆标准配置。

3.3 系統液压原理

该系统在利用电液伺服系统充分考虑到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分为四缸联动、双缸联动和单缸独自操作等功能,当四只缸承受压力不均衡超过8千牛顿时,受力最大的缸体通过溢流阀卸载,同时液压锁工作,直至四缸受力均衡为止。

3.4 系统安装

系统安装时,将液压泵站与直流电机组合用4个 M12  螺栓和弹簧垫圈与车体牢固安装,然后把电机上的两根10mm2电线和车辆自带的开关与车辆自带蓄电池(24V)可靠连接。将油缸与车连接。系统安装后应达到电器线路连接可靠,各紧固件连接可靠,液压管路不得有漏油现象。

直流电机的安装:由于齿轮泵不允许反转,因此,直流电机与蓄电池连接时,应保证电机的转向,即从电机的非法兰一侧正视电机,电机轴应为逆时针转动。

3.5 系统维护

液压工作站正常工作油温为-10~50℃。温度过低时,不允许直接启动泵工作,采用加温措施,可通过外加热或低压运转来提高油温。泵站出厂时调定的额定压力不允许随意调整 ;用户应每半年对高压耐油管进行系统检查以防过度老化,做好油管的防护措施;泵站每年检修一次,全部零件用煤油清洗,注意保护各配合面,不得随意磕碰,装配后,各运动件应动作灵活。

4 结束语

该系统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专用车工作需要,它不仅增加了专用车附加值,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车辆配置档次和方便用户操作。鉴于目前稳定支撑系统在用户之中的认知程度较低及潜在的各种优势无法体现,笔者特此撰写此文,并推荐一种先进的稳定支撑设备,供广大同行作为选型参考。随着产品的完善和优化,驾驶室内面板操作使整个作业过程将会在仪表上一览无余 ,其操作过程会更加人性化和现代化。

作者简介:林利平(1961-),男,福建龙岩人,专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客车及客车专用车。

推荐访问:车身 车上 专用 稳定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