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乡镇农村

试论马克思的平等思想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0 08:59:45   浏览次数:

摘要:马克思的平等思想强调人类实现平等具有客观规律性。依据唯物史观,马克思认为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大机器生产方式是人类实现平等的物质基础,人类理想社会因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而建立了真正平等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的平等思想引发了我们从生产资料、按需分配、劳动能力、道德觉悟等几个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平等;唯物史观;大机器生产方式;按需分配;劳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065—04

在人类思想史上,平等思想是人类文明发展中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构想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实现人类平等,那么,马克思的平等思想就必然是对人类文明的承接,它继承了人本主义平等思想的优秀成果,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社会平等理论。因为,马克思的平等思想不是简单地继承人本主义平等思想,它运用新的历史观,即唯物主义历史观,着重强调人类实现平等具有客观规律性。

一、马克思依据唯物史观创立人类新的平等思想

马克思一生致力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马克思发现的唯物史观考察的对象是整个人类,反映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在认识人类历史的方法论上进行了革命性的尝试,使他对人类历史的认识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家。依据唯物史观,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是合乎规律的历史进程,人类平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人类历史之所以能够从野蛮走向文明,就在于人类有理性。人类的理性本性使人类对自己的幸福进行无限的追寻,在追寻的过程中,人类逐步形成了实现人的平等的共同理想。承接人类理想追求的社会主义,其真正含义就是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病以实现社会公正,即消除资本主义的剥削,消除社会的两极分化,使劳动者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实现平等,最终达到人类的真正解放。

社会主义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美好的,但社会主义事业却不能仅仅归结为一种美好的愿望。在人类追寻理想社会的过程中,西方历史上曾出现过“黄金时代”、“理想国”、“千年王国”、“乌托邦”、“太阳城”、“实业社会”等新社会的方案,但这些方案实践证明具有许多空想的成分。因为这些方案往往建立在“理性”、“人性”等抽象概念的基础上,用马克思的话来讲都是以唯心史观为立论根据的。马克思据此立志要超越前人的成说,寻找出一条真正的通向理想社会的道路。

唯物史观创立后,马克思认为人类思想家设计的理想社会方案是科学还是空想就有了一个评判的标准,凡是以唯心史观为依据的理想社会方案就是空想的,凡是以唯物史观为依据的理想社会方案就是科学的。历史观成为马克思眼中辨别社会理想真伪的试金石。

马克思坚持用经济过程来把握历史本质,坚持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那么,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预见、关于社会平等的论述是以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前提的,生产力问题是马克思构建社会主义理想社会的出发点。具体来讲,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即人类解放的必然性的证明坚持了这样的思路:人类解放的出路是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也就是改变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关系,要改变生产关系,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力水平,而生产资料在生产力中占据支配地位。这样,马克思最后的落脚点就在生产资料上。也就是说,马克思以物的发展为主线探索社会规律,强调生产资料技术水平发展对人类历史的一般决定意义。所以,马克思理想社会设想和人类平等思想是以唯物史观为依据的。

二、马克思视野中人类实现平等的物质基础: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大机器生产方式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作为构想平等的理想社会的依据,所以,生产力、生产资料是他立论的出发点。马克思强调了生产力中的物的要素,即强调生产资料技术水平发展对人类社会关系进步的意义。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的技术水平决定着人类劳动组织的状况,制约着劳动关系的平等性发展。马克思说:“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1]他认为工业革命后,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大机器生产方式已经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关系的物质基础,“蒸汽机确实是所有那些以它为依靠的巨大生产力的代表,唯有借助于这些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在这里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2]因此,马克思坚持把生产资料公有制看作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基础,坚持把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先进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实现平等的前提。

马克思曾依据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变更对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过划分: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青铜时代(奴隶社会)、铁器时代(封建社会)和大机器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大体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形态,反过来,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自身标志性的物质生产资料。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到达运用蒸汽机时,已经面临着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命运了: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大机器生产方式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趋于成熟的标志,又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赖以形成的标志;既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必要前提,又是社会主义建立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非常重视蒸汽机技术,他准确地把握了蒸汽机技术的革命意义。可以说,马克思社会平等思想的基本前提是与这项工业技术成果联系在一起的,工业革命成为马克思构想人类理想社会的根据和逻辑起点。所以,在马克思眼中,大机器不仅是生产效率的标志,同样也是社会平等的根据。

(一)大机器能够创造出很大的物质财富。以机器为代表的工业生产克服了农业生产受制于自然环境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机器生产出的产品,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是传统农业产品所无法比拟的,机器使人类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大为提高。马克思认为,私有制使大机器生产的这一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在理想社会,摆脱了私有制限制的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将十分宏大,大机器充分发挥出强大的生产能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而充足的物质财富是理想社会的前提。

(二)大机器使劳动者之间的劳动能力差别被淡化。马克思认为,随着机器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劳动者的工作只是站在生产线旁边负责监视机器运转和承担维修任务。随着主要的操作过程由机械完成,人力这时只须做些辅助性的工作。这时,劳动者的劳动不但变成主要是体力支出,而且体力支出在形式上也简单化了,这就必然淡化了劳动者之间劳动能力的差别。这样,大机器为在理想社会人们平等地承担劳动义务、平等地享受劳动成果奠定了基础。

(三)大机器能使社会成员获得全面发展自己的自由时间。马克思说:“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到达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3]而每个社会成员能力的全面发展,需要接受教育。接受教育又需要以享有充分的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为前提。在理想社会,大机器生产方式带来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社会的总劳动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成员对生存资料的需要外还有大量剩余,整个社会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时间大大缩短,使社会全体成员有充分自由的时间获得全面教育的机会,最终使人类的平等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上。

三、人类理想社会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向人们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动图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4]

马克思关于理想社会的原则概括就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也是马克思平等思想的核心内容。

按需分配是对理想社会人人平等图景的生动写照,是体现人类社会最高理想的共产主义原则。马克思认为,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5]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存在和需要的存在是一体的,只要人类存在,需要就会永远存在;而且人类的需要是一个无限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的发展的内在根据就是人的需要的不断丰富。同时,人类作为一种“类”的存在,人与人之间尽管千差万别,但时时刻刻都充满着相同的欲望和需要,按需分配原则就是满足他们的这种相同的需要。而且,在理想社会,只有满足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一切合理需要,才能保证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类在按需分配面前实现了平等,这实际上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梦想。

马克思强调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劳动已由谋生手段变成生活第一需要是按需分配的前提条件。所以,马克思在强调理想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同时,也强调了“各尽所能”的意义。因为,劳动者的“各尽所能”既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结果,又是形成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说人类自由劳动既是一个结果,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尽所能”是从生产角度说的,即每个劳动者都尽其所能去从事劳动,而“按需分配”不过是对既存财富的一种分配方式,即每个劳动者的需要都得到满足。

马克思认为,人类只有到了理想社会才能有“各尽所能”的劳动局面。那么,在人们的劳动能力仍然还存在差别的共产主义社会,“各尽所能”局面又将怎样形成呢?马克思讲了三个方面的条件:(一)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二)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第一需要之后;(三)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

马克思认为,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彻底消灭旧的社会分工和三大差别的社会。理想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劳动者的自由个性创造了现实基础。那时,每个人可以利用充裕的自由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才能,用文化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全面武装自己,每个社会成员都将从旧的社会分工的束缚下彻底解放出来,成为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既能做这样的工作又能做那样工作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马克思曾有这样描绘:“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都是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6]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不但分工已不复存在,而且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也就是说劳动已经不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劳动本身作为满足精神需要的活动成为需要本身。这就是说,马克思并不是设法让劳动者首先从思想上热爱劳动,他主张让劳动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从而使劳动者热爱劳动,使劳动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活动。按照马克思的判断,要让劳动本身具有更强的吸引力,除了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之外,最重要的是劳动资料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资料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改变劳动过程状况的主导因素,劳动过程的改善又是吸引劳动者各尽所能的基本原因。这里,马克思提出个“自由劳动”的概念。他认为自由劳动的特征是:“(1)劳动具有社会性;(2)劳动具有科学性,同时又是一般的劳动,是这样的人的紧张劳动,这种人不是用一种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7]劳动具有社会性的含义是指劳动可以是社会劳动,也可以是为社会的劳动,即在一定意义上,自由劳动已超出个人谋生手段的局限,具有了一般的利他性质;劳动具有科学性则表明,劳动不但不再有损害劳动者健康的操作过程,而且劳动本身已经成为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主选择。所以,这种“自由劳动”在生产满足人们物质消费需要的产品的同时,本身也作为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活动,成为了需要本身。

当然,理想社会消灭了社会分工,但是还存在劳动分工。马克思曾区别了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分工:第一类分工是社会劳动分成不同的劳动部门;第二分工是生产某个商品时发生的分工。前一种分工是可以消灭的政治经济学意义的社会分工,它主要体现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后一种分工是不能被消灭的工艺学意义的分工,属于企业内部的分工,而企业内部的分工则永远存在。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认为这种客观存在着的劳动能力差别的存在不应该也不会影响人们在社会中地位的平等。他既从主观需要上又从客观可能上考虑了淡化劳动能力的问题:(一)从主观愿望上讲,马克思认为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肯定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差别,那么,以劳动为尺度的平等权利对不同能力的劳动者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所以,理想社会就应该克服以劳动为尺度的弊病,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使理想社会的平等关系体现在人本身的平等上,而不是体现在人的劳动的平等上;(二)从客观条件上讲,马克思认为由于已经具备了大机器生产方式这个物质基础,淡化劳动者在能力方面差别不但成为可能,而且不会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力要素与物力要素相比,越来越表现为次要的作用,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标志,主要是物质生产资料所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那么,工人的技能在大机器面前越来越显得微不足道,他们的劳动变成主要是形式上简单化了的体力支出,童工、女工和青壮年男工他们原来存在的各种差别被淡化了。

四、马克思创立的人类新平等思想的启示

马克思的理想社会蓝图及其平等思想曾经深刻地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至今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一)马克思在构想人类平等的理想社会时,他选择的是以“物”,即以生产资料为主的思路。马克思认定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大机器生产方式是构建理想社会的物质基础,他并不认为理想社会的实现需要等到遥远的未来。但是,马克思当时只是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现在人类正在经历着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即新科技革命时期。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资料科技水平已经远远超过马克思时代的发达国家,但是,马克思所期待的社会平等目标并没有实现,比较起来,马克思时代的社会条件距离这目标就更远了,那么,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大机器生产方式就难以说已经构成了理想社会的物质基础。理论与现实巨大的反差表明,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实际上难以完全说明历史,难以完全说明人类彻底实现平等的必然性究竟是什么。根据学术界的理论成果,[8]唯物史观有两种理论形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和劳动力与劳动关系理论。两种理论都是描述人类历史规律的思想模式,也都是从社会关系方面对人类经济生活进行的考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思路是:人——社会关系(生产活动)——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资料;劳动力与劳动关系理论的思路是:人——社会关系(劳动活动)——劳动关系——劳动力——智力。从对这两种理论模式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在描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时候,虽然两种理论都是从社会关系出发的,但是前一种理论强调的是其中的客体性质,人在这种从物质角度观照的社会关系中是被动的物质力,社会关系本身只是作为人类生命活动的形式;而后一种理论强调的是其中的主体性质,人在这种从人的角度观照的社会关系中是主动的精神力,社会关系本身已经成为人类生命活动的内容。换句话说,前一种理论是表现人类历史的形式方面,而后一种理论是表现人类历史的内容方面。前一种理论从人们生产活动的社会关系出发,彰显的是人类生命存在的现实特征,它最后的落脚点必然是在生产力中占据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由于后一种理论是从人们劳动活动的社会关系出发,彰显的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般特征,它最后的落脚点必然是在劳动力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智力。按照劳动力与劳动关系理论,我们要从人本身的角度把握人的历史,由于人的劳动能力已经被抽象成为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的能力,我们须从人类自身整体能力方面去认识彼此之间的关系,而劳动关系的性质取决于人类劳动能力的整体水平。

(二)马克思在构想人类平等的理想社会时,他着重强调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是按需分配的前提条件。马克思认为按需分配是体现人类平等的重要原则,而按需分配必须以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为前提。按需分配与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人们一般认可的结论,但事实上情况比这复杂得多。因为人类的需要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在由需要推动的人类实践中,不断产生出人类需要的新对象,也不断产生出人类需要自身。也就是说,人的需要的种类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增加,会出现许多新的和更高层次的需要,那么,人类历史不仅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历史,也是人类需要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历史。可以说,人们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是同步上升的。社会要想把人们的各种需要都在生产中得到体现几乎是不可能,因为人们的需要同实现需要的生产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以上所述仅仅是对物质消费品而言,如果再涉及到精神消费品,情况会更加复杂。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精神消费品的一个特殊形态是人们对活动方式的选择。[9]人类的活动方式主要是劳动方式,那么,人们对活动方式的选择是对劳动方式的选择,在进行选择时,人们自然愿意选择安全、体面、有创造性的劳动方式。而对劳动方式的选择必然又涉及到对劳动分工的选择,这就使按需分配这个原则依据其内在的逻辑,必然从消费领域延伸到生产领域,从生活条件扩大到生产条件。也就是说,按需分配不仅指人们对劳动产品的选择,也是指人们对劳动方式的选择。虽然,马克思强调了理想社会“自由劳动”的科学性和主体性的特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所指的劳动主要是体力劳动,而且马克思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类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的重要意义,也没有认识到建立在脑力劳动基础上的人类劳动能力同等化是按需分配生产条件的前提,可以说,人类只有在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相等后,才能真正实现按需分配的理想。

(三)马克思在构想人类平等的理想社会时,他主张在理想社会淡化人们的劳动能力。马克思认为理想社会应该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因为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总是存在着差别,如果实行彰显劳动者劳动能力的按劳分配原则,就必然使不同劳动能力的人得到不同的劳动结果。而且马克思也否认了在理想社会平等与效率存在冲突,因为他坚信大机器生产方式为消除人们在劳动能力方面的差别提供了物质条件,在大机器面前人本身的劳动能力差别就被淡化了。在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在用更加先进的大机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马克思所设想的劳动者人力支出变得次要这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但是,实践证明大机器生产方式并没有真正带来淡化劳动能力的结果,因为它只是为消除人们在体力方面的差别提供了物质条件,而劳动者脑力方面的差别却依然存在。消除劳动者脑力劳动方面的差别是构想理想社会平等关系时无法避免的一个前提,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逐渐成为主要劳动方式,人们劳动能力的差别主要表现为脑力劳动能力的差别。那么,劳动者劳动能力的竞争将必然从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转移到精神生产过程,即在知识领域的竞争,而教育是使劳动者掌握知识、提高脑力劳动能力的唯一途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劳动者经历了这场新一轮的竞争后,人们的劳动能力有望实现同等化,到那时,人类社会才真正出现淡化劳动能力的局面。

(四)马克思在构想人类平等的理想社会时,他并不想借助于道德力量。马克思提出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强调人们在消费权利方面的平等,却不强调人们在劳动义务方面的平等,这种局面显然不是倚靠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来维持的。因为马克思强调人类实现平等具有客观性,平等主要不是人类理性、人性、道德诉求的结果。但是,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率先在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实践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本来意思,常常求助于人们的道德觉悟以实现社会平等。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确认的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此原则就包含着对人们普遍的道德觉悟的期待:人们一方面各尽所能地去劳动,一方面又承认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但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各尽所能往往是按劳分配的结果,而并非它的前提;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无法形成真正的按劳分配局面,反过来也就无法推动人们去各尽所能。实践证明,思想道德宣传只能促使为数不多的劳动者去从事共产主义性质的劳动,在整体上却无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30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3.

[8]余金成. 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9]余金成. 劳动论纲[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推荐访问:马克思 试论 平等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