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会议发言

马克思的创新理论及深圳的实践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9 08:44:07   浏览次数:

[摘要] 自工业革命以来,创新成为推动人类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马克思作为创新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最早把创新行为嵌入市场经济体系内讨论,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在我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时,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建立起完善的竞争生存机制,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结合深圳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实践经验,在马克思创新理论框架下论述建立创新型国家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关系,认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核心应当坚持市场是主导、企业是主体、企业家为核心、法治是基础、政府是保障的原则,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马克思创新增长理论 竞争生存与内生创新 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图分类号] F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8)05-0012-08

[作者简介] 唐杰(1955 — ),四川德阳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经济、创新经济;戴欣(1994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创新经济。

一、引 言

创新增长理论是一门揭示知识、科学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规律的学科,研究知识与科学发现如何发生,如何扩散,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力量。知识外溢等概念是现有创新经济学的核心观点,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自工业革命以来重大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产生于创新活动的密度、领先性以及历史累积的体制机制优势。阿吉翁等(2015)以“知识外溢,创新与增长”为题进行了深入讨论①。主要观点是获得发达国家知识外溢是发展中国家能够缩小发展差距,走向收敛的重要条件。知识外溢作为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表现为远离创新前沿的模仿,通过模仿实现产业重构,加入国际分工获得的较快增长。但后发优势有可能丧失,转变为后发劣势,这是因为持续的模仿行为可能会产生对模仿的依赖,创新速率低会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展模式的差异长期化,与创新前沿的差距不能缩小,后发优势丧失。很显然,我国经济模式转型的深刻意义在于,将后发模仿转变为创新优势,从模仿创新走向内生创新。从廉价劳动力、投资拉动、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转向创新驱动增长。实现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转变需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创新经济理论。

马克思是这一领域最早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马克思主义创新增长理论对推动今天经济发展依然能够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赖发展战略重大调整,需要建立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有适合转型发展的、支持内生创新的理论支撑。引起我们关注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 . 鲍莫尔(2002)在《创新—经济增长的奇迹》一书中,重新发现了马克思创新经济思想的价值。他指出,在解释自由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取得创纪录的增长速度这一重要问题上,除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熊彼特三个的简短讨论外,其他文献基本空白—— “就我迄今为止的发现而言,对这个问题的直接阐述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1848)中的4页文字,以及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的6页文字。”①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循着鲍莫尔的启示,当我们认真回顾《资本论》的逻辑体系和分析过程时发现,马克思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内生性分析绝不是4页文字,而是构成了完整深刻的创新经济学体系。本文以下部分扼要概述马克思创新经济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揭示的一般规律,而后通过马克思创新理论分析和总结深圳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由此展示马克思创新理论所具有的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马克思创新理论的概述

亚当 . 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也是分工创新增长理论的开创者,为现代创新增长理论设立了逻辑起点。他在《国富论》第一篇第一章开篇就指出,劳动力生产率和劳动者技术能力的提高来自于分工。分工是市场交换的前提,市场可以实现内生的供求均衡,分工提高了勞动生产率,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也引发了市场扩张的冲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继承了斯密分工范式,更精细地分析了分工与市场发展的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更加全面地分析了分工与创新、创新与超额利润、市场竞争与积累、积累的技术构成与创新之间的动态关系。

商品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起点。迄今为止的经济学发展均服从商品二重性的分析范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必须参与社会分工,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能够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具体产品才可能生存。现代经济学将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精炼为,产品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其中的核心条件在于以社会平均边际成本为基准。马克思的表达是,使用价值是一件商品的物质属性,必须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具有确定的效用形式。分工生产的不断深化会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消失,生产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需要进行不同物质属性产品(服务)之间的交换。交换的是不同的产品,但是是具有统一计价方式的不同产品。在马克思的语境中,使用价值或商品的有用性源自于具体的劳动形式。但不同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类似于大米与小麦的交换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一定是依赖抽去了具体形式无差别的标准劳动时间,或者是抽象劳动。这与现代经济学边际生产成本决定价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马克思强调在任何一种产品上凝结着相同的抽象的人类劳动的理论意义是,确定可以统一度量的社会平均成本。创新是企业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的经济行为,产生于市场经济体制内在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创新因此成为市场主体的自觉行为。缺乏市场竞争压力的创新不是行为主体赖以生存的行为,因此不会是连续广泛和持续深入的社会发展过程。工业革命以前的人类生产活动,剩余产品比例低,规模化生产水平低,生产活动独立性强,较少上下游供求关系,市场对企业创新的压力小,创新对市场扩张的贡献弱,创新发生与扩散的速度很低。

推荐访问:马克思 深圳 实践 理论 创新


[马克思的创新理论及深圳的实践]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