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讲话发言

专家视点(二):如何把握《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带来的机遇?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4 08:47:16   浏览次数:

编者按: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三部委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后,本报第一时间联系采访业内专家进行解读,并在5月8日出版《规划解读》专题第一辑。

为加强规划宣贯力度,本报继续出版《规划解读》第二辑,受邀专家包括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北京市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刘艳秋,敬请关注。

规划明确提出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为突破口,这对行业带来哪些机遇?

贾新光:规划认为,我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平稳增长,这给汽车产业留下很大的发展空间。前些时候,有人认为我国汽车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这次规划预计2020年汽车产量将达到3000万辆左右、2025年将达到3500万辆左右。同时维修保养、金融保险、二手车等后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差异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将推动企业在技术、产品、服务、标准等多维度创新发展,抢占新兴领域发展先机。

规划分析认为,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实际就是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个方面是产品形态和生产方式深度变革。大众排放门事件标志着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已经走到发展尽头,而新能源汽车必将崛起。目前,新能源汽车处在大发展前夜,我们应该抓紧这个时机,尽快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取得突破。

第二个方面是需求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安全驾乘、便捷出行、移动办公、本地服务、娱乐休闲等成为新的需求,用户体验成为影响汽车消费的重要因素。互联网社交圈对消费的导向作用逐渐增强,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特征日趋明显,共享出行、个性化服务成为主要方向。规划要求,到2020年,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比例达到45%以上;到2025年,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比例达到55%以上。

安庆衡:规划发布后,应该说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更明确、顶层设计更明确、发展目标更明确,可以减少争论,齐心协力共求发展。在传统汽车发展的同时,明确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为突破口,会使这两个新兴产业更受重视,各级政府给予更多支持,更多的资本流入,各级企业在这两个领域的投入也会更大,是难得的发展良机。

刘艳秋:在这份规划中,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作用、发展思路、规划目标和政策导向被再次明确。

规划从氢燃料电池的发展技术路线、核心技术攻关、全产业链产业化突破及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等方面指明了发展方向。

规划确定了我国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路线图,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道路。

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路线以2020年、2025年及2030年为三个关键时间节点,依据产品研发—制造验证—批量应用的规划思路,使车用燃料电池电堆的性能、寿命、成本三个关键指标依次达到商业化要求,并且完成电堆及关键材料的批量制造能力建设,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需求。

规划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工程制定的目标?

贾新光:首先要抓好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结合国情,应该加快停车设施的建设,缓解停车难的问题;要建立个人充电桩、公共充电站、快速充电站、长途交通充电体系等,使新能源汽车使用方便,走遍天下都不怕。

其次要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尤其是使用环节的扶持政策体系,从鼓励购买过渡到便利使用,建立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机制。

最后要强化新能源汽车生产监管。提高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加强出厂安全性能检测,加强在用车辆质量和服务监管。

安庆衡:规划中提出的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虽然很重要,但也不是从零开始。事实上,行业内大家都在开展着推广应用工程提到的各项工作,并且都取得一些进展。为了完成工程确定的目标,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并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重点抓住“实施动力电池升级工程”,争取取得突破,特别是争取燃料电池取得革命性突破。

刘艳秋:应该加大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开展国际合作,逐步扩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范围。提高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完善推广应用,尤其是使用环节的扶持政策体系。加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的国际合作,利用好UNDP/GEF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等国际合作平台,开展中外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技术指标评鉴研究,建立面向规模化制造的零部件测试与评价体系。目前,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在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华南地区形成了重点示范区域,并具有示范拓展效应。

此外,为了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国家还将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人才队伍保障、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等方式确保规划的实施,实现十年迈入世界汽车强国的目标。

从全球来看,汽车、能源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抓住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历史机遇,抢占先机,跨越发展。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产业化已初见端倪,我国初步形成了燃料电池關键技术及零部件的配套体系,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完成了全车型燃料电池汽车整车产品的开发与实验,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规划更加明确了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战略,势必会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规划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你认为当前还存在哪些短板和瓶颈,如何克服?

贾新光: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是电池。现在看,现在的锂电池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必须研发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有竞争力的电池,如果能够把续航里程提高到500公里以上,就会取得市场突破。

安庆衡:我认为目前短板还是电池。如果电池的性能有较大的提升,续驶里程有较多的增长,包括电池的回收、电池的更新等问题解决得好的话,新能源汽车产业会发展更快。

同时,发展的瓶颈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现在,已经有较大进展,但难题还不少。中国人口多,土地短缺,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较难,如果这方面解决好,产业本身发展还是很快的。

规划提出“汽车+”和跨界融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把握新的机遇?

贾新光:应该把新能源和互联网结合起来,目标是全自动的新能源汽车。由于新能源和互联网自动驾驶两方面技术都不成熟,难度极高。希望开展联合研发,即互联网企业+新能源动力企业+汽车生产企业联合研发体系。

安庆衡:新能源汽车本来就不可能孤立地发展。眼下取得的进展也是和电力部门、化工部门、交通部门等联手努力的结果,是各行各业支持的结果。新能源汽车要想取得大发展,一定要重视跨界融合,重视智能网联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重视纯电动汽车之外的各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争取取得更多的突破。

按照规划框架,未来新能源汽车在整个汽车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你认为新能源汽车如何在汽车产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贾新光: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是新能源汽车做大做强的关键。

第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导向,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第二,强化基础能力,贯通产业链条体系。

第三,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规划从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扶持政策體系、强化新能源汽车生产监管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安庆衡:目前,新能源汽车虽然很受重视,国家也很支持,但在整个汽车产业中,新能源汽车所占比例还很小。

为了在汽车产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把自身的工作做好,把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水平提升到能满足广大消费者要求的高度。

今后让消费者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而不是由于买不到传统汽车,退而求其次来购买新能源汽车。这样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做大。

汽车产业如何与《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发挥大国制造优势,促进整个经济实力的提升?

贾新光:《中国制造2025》对汽车产业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因此这个规划实际是在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战略。

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企业管理等环节推广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系统。

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培育,引导企业夯实中国品牌汽车竞争力基础,提升中国汽车品牌价值。形成若干世界知名汽车品牌,若干中国品牌汽车企业产销量进入世界前十。

安庆衡:汽车产业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产业搞好需要其他制造业的支持,汽车产业搞好了,《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实现才有可能。先把自己的事干好。

推荐访问:发展规划 视点 汽车产业 机遇 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