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活动总结

理解文章观点 把握作者态度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1 08:51:05   浏览次数:

文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对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自然离不开对作者思想观点和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作品中人、事、物态度的分析。

所谓“观点”,指的是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赞成或反对,或肯定或否定。所谓“态度”,是指思想感情倾向,反映了作者的爱憎喜怒褒贬抑扬。要注意的是,文章中反映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并不完全等同于“文章主旨”或“全文中心思想”。中考试卷的设题考查往往针对文章的某一段或几句话来设题,要求我们既要善于结合全文旨意理解文段,又能较好地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确定文章体裁的基础上,对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文体不同,作者观点态度的表现方法也不同。如议论文的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我们不光要分析议论文的论点、分论点,还要分析其论证材料,特别是正反的事实材料,其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说明文侧重于说明事物或事理,但其中也有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文学作品的语句多有含蓄性、多义性、情感化的特点,并且不避夸饰之辞,因而作者的观点态度较含蓄,只有通过对事件、人物、意境等的深入分析,才能把握。

2. 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的重要语句,文中关键词语,点睛之笔,人物、景物的描绘,全文的主要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抓住这些因素,通过辨析词语、句子及划分段落层次等方法,来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从隐含信息处综合分析、比较鉴别。现代文阅读离不开综合比较,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往往分散在多处,需要我们认真辨别、筛选后才能掌握。

4.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动机、目的进行分析概括。这些内容一般可通过分析题目、注释、题干以及字里行间的暗示性语句获得。

①天真的冷了,连风也受不了了,半夜三更来敲打我的窗户,它们想进来。这种节奏的敲打声我熟悉,这些风一定是从我的家乡来的。所有的风都来自北方的野地和村庄,我家在城市的北面。我掀开窗帘,看到风在闪烁不定的霓虹灯里东躲西藏,它们对此十分陌生。风的认识里只有光秃秃的树,野火烧光的草,路边的草堆,孩子们头上的乱发和整个村庄老人的一生。风不认识城市的路,一定是谁告诉了它们我在这里,才会爬上五楼来找我。

②城市里没有风声,没有歪脖子树和草堆供它们存活下去。它们远道而来是为了唤一个人回去,是唤我吧?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回家了。我从床上起来,打开北向的窗户,黑暗阔大的北风滚滚而来,像旗帜和荒沙一样悬在城市的半空,只等着我从钢筋水泥的一块堡垒里伸出头来,与我面对面,告诉我一些风中的人的消息。

③我家乡的人生活在风里。离家的那天,一大早我就看见祖父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一种便携可折叠的小凳子)上。天色灰沉清冷,秋天的早上永远是一副将要下雨的模样。风很大,地上的杨树叶子转着圈堆到祖父的鞋子上。我对祖父说,进屋吧,外边冷。祖父说没事,不冷,都在风里活了一辈子了。然后问我坐火车还是汽车。我说火车,这个问题他已经问了好几遍了。祖父自言自语地把火车重复了一遍,说他夜里也梦见我坐的火车了,跑得太快,怎么叫都停不下来,他就是过来看看,我是不是已经被火车带走了。我让祖父进屋吃早饭,他也不肯,只想坐坐,守在门口的风里。那个早上我离开了家,前往一个远离家乡的城市。祖父拎着小马扎跟在我后面穿过巷子,风卷起的尘土擦着裤脚。我说巷子里风大,回去吧。祖父说你走你的,我想在巷子头坐坐。然后就放下小马扎坐在了路边上。村庄坐落在野地里,村前村后都是麦地,麦地上的风毫无阻碍地从村南刮到村北,沿村庄中宽阔的土路,一次次宽阔地刮过。我走了很远回过头,还看见祖父坐在风里,面对着我的背影,被风刮得有点抖。

④祖父老了。风吹进他的身体。当风吹进一个人的身体里时,他就老了。二十多年来,我目睹了来来去去的风如何改变了一个人。从我记事时起,祖父一直骑着自行车带我去镇上赶集,五天一次,先在集市边的小吃摊坐下,吃逐渐涨价的油煎包子,然后到菜市旁边的空地上看小画书,风送过来青菜和肉的味道。那时候祖父骑车很稳健,再大的风也吹不倒。有风的时候我躲在祖父身后,贴着他的脊背,只能感到风像一场大水流过我抓着祖父衣服的手。长大了,自己也能骑车了,少年心性,车子骑得飞快,在去姑妈家的路上远远甩下了祖父。我停在桥头上,看见祖父顶着风吃力地蹬车。祖父骑车的速度从此慢了下去。有一天祖父从外面回来,向我们抱怨村边的路太差,除了石子就是车辙和牛蹄印。祖父说,风怎么突然就大了呢,车头都抓不稳了。但是谁都没有在意。

⑤从菜地回家的路上,我遇到祖父从镇上回来,第一次看见祖父骑着车子在风里摇摇晃晃。祖父不经意间被风吹歪了。祖父不再骑自行车了,我们担心他出事,不让他再骑。他被风彻底地从车上吹了下来。不能骑车之后,祖父走到哪儿都拎着一个小马扎,他终于意识到很难再在风中站直了,风也不会让他长久地站在一个地方。风强迫他坐上了马扎。

⑥一个人就这样被风吹老了。风逐渐穿过人的身体,吹走了黑发留下了白发,吹干了皮肤留下了皱纹,最后,风把祖父带到了另一个去处。我随着一阵一阵的风往前走,走着走着就长大了,最终却走进了没有风的城市,只有祖父和他的小马扎还不时吹进我的梦中。

(作者:徐则臣,选自《视野》2004年第4期,有删节)

1.作者为什么把“风吹一生”作为文章的标题?

2.“我掀开窗帘,看到风在闪烁不定的霓虹灯里东躲西藏,它们对此十分陌生。”风本无形,为何作者会看见它在“东躲西藏”,并知道它对城市“十分陌生”?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第④段说,“二十多年来,我目睹了来来去去的风如何改变了一个人”,又说“但是谁都没有在意”,这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4.说出第⑤段中“他被风彻底地从车上吹了下来”的含义。

5.风慢慢吹大了“我”,也慢慢吹老了祖父,祖孙二人多年的心灵对话让我们体味到了一种细腻的亲情。可是现实中却有很多老人在城里城外独守“空巢”,亲情的风儿已不容易吹进他们的生活。今晚,风儿又为“我”捎来了故乡的思念,请你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尾,模仿作者的口吻,将“我”体会到的情义吹进城里城外的“空巢”,吹向四面八方渴望亲情的心田。

(2007年江苏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解题思路]

《风吹一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叙事散文,字里行间饱含了我对家乡和祖父的深切思念之情。试卷中的几道试题大多数围绕作者的情感态度来命题。

第1题考查的是对标题命题思想的理解分析,解答时要围绕内容及文章结构的角度分析,也应从作者的情感态度来理解。以“风吹一生”作为文章的标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祖父在家乡的风里生活了一辈子;祖父的一生饱经风霜;从“我”对祖父的深厚感情看,“风吹一生”还可以理解为亲情之风吹拂过祖父的一生;作者的目的在写祖孙情,风饱含了作者的深情;风是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

第2题考查的是对词句深刻含义的理解,也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参考答案:晃动的灯影和撞在城市建筑物上的风声让“我”“看到”了风在“东躲西藏”。这些风是从“我”的家乡来的,它们的认识里只有家乡的一切,所以“我”知道它对城市“十分陌生”。风无形,人却有情。表面上写家乡的风来找“我”,实际上饱含了“我”对家乡和祖父的深切思念。

第3题考查的是分析语句是否矛盾,此题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这两个句子是不矛盾的。因为其叙述的角度不同,前者说的是多年的观察和挂念,以祖孙情感积淀的漫长过程为基础。后者是一瞬间的行为,应该说是“但是谁都没有在意”,这也合情合理。

第4题考查的是对语句言外之意的理解,“他被风彻底地从车上吹了下来”的含义不能从字面来理解,要结合具体语境及上下文的内容分析。此句的含义是祖父老了,再也不能骑车了。

第5题要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尾,这是一道开放题,续写的内容应符合题干中的要求:模仿作者的口吻,将“我”体会到的情义吹进城里城外的“空巢”,吹向四面八方渴望亲情的心田。此题只要与文章内容衔接自然、情感态度一致、风格接近、语言通顺即可。

【仿真演练】

昂尼斯的自责

谈昂尼斯的自责,不能不先说说爱因斯坦当年的处境及相关情况。

1900年秋天,爱因斯坦虽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但他在那些“正统”的教授们心目中,仍是一个不安分的“异端”,故而未能留校。在毕业后的那段时间,爱因斯坦为找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而屡屡碰壁。他给德国莱比锡大学的维纳教授、奥斯特瓦尔德教授写信,谋求助教一类的职位,没能成功。1901年4月12日,他写信给荷兰莱顿大学物理学教授昂尼斯:“尊敬的教授先生,我听一位朋友说,您那儿有一个助教的位置还空着,恕我冒昧谋求这个职位……”但后来希望也落空了。求职连连受挫,并未影响到爱因斯坦乐观、坚韧的天性以及对科学的探索。1905年,已在伯尔尼专利局当了小职员的26岁的爱因斯坦,石破天惊地发表了5篇震动世界物理学界的论文,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在此基础上又于1916年建立广义相对论),从而改写了人类科学史。

1911年秋,第一届索尔雅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期间,那位当初拒绝爱因斯坦求职申请的昂尼斯教授满怀歉意,向爱因斯坦表示了深深的自责:“现在应该由我来给你当助教了!你10年前寄来的那张明信片我还保留着,将来把它送到博物馆去,让后人看看我这个老头子有多么糊涂。”

不难看出,昂尼斯教授的道歉和自责是恳切的、真诚的。不问昂尼斯是否将那张非同一般的明信片送到了博物馆,仅凭他能够不怕“塌台”地说出这番话,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正是在这一年,昂尼斯发现了物体的超导现象,引起世界物理学界的关注)。人对事物的认识,人对人的认识,总是有一个过程,有眼不识“千里马”,也情有可原;其实,昂尼斯也可以装傻——“从未收到过那张求职明信片”——如果爱因斯坦提起此事的话;再说,毕竟是10年前的事了,没准儿爱因斯坦本人早忘了(即使没忘,以爱因斯坦的度量,也未必会提及旧事),你昂尼斯又何苦自讨没趣,挑起旧事。没有人要求昂尼斯教授这么做,这是他的自我反省。以昂尼斯教授的资历和眼光,不可能不知道:其时,任何的人和事,无论好坏,只要与爱因斯坦的大名联系在一起,无异于“载入史册”,而自我揭“丑”,则难免要遗“丑”万年。然而,昂尼斯就是昂尼斯,他果敢而无情地自揭其“丑”,真是“傻”得可以。这就是昂尼斯教授的风格。在我看来,这反倒成了昂翁的一个可敬可爱的闪光点。

设想类似的情形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些一度拒绝过“千里马”的角儿,很可能装得若无其事;或者会刻意辩解一番,倒一倒苦水和自身当时的为难之处;甚或还会有人把自己打扮成伯乐,说是早就发现对方是一匹千里马了,只是由于……

这其实已不是在下的设想了,现实社会中,种种“巧为人”的角色,我们见得还少吗?

从爱因斯坦“求职”到昂尼斯“求责”,笔者悟出了一种人文意义上的“相对论”。

(选自《今日文摘》 2007年第13期)

1. 大学毕业后的爱因斯坦多次求职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求职连连受挫的爱因斯坦后来为什么却取得了改写了人类科学史的成就呢?

3. 对昂尼斯教授向爱因斯坦表示自责的行为,作者是如何评价的?

4. 文章结尾作者批评了现实社会中哪种类型的人?

5. 爱因斯坦和昂尼斯教授两人在为人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分别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呢

推荐访问:把握 态度 理解 观点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