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团范文

浅谈导学案中史料的补充与运用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0 08:44:47   浏览次数:

摘 要:史料是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导学案;史料;原则;基本方法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在史料的选择和使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补充相关的史料,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历史材料,从而提高他们分析运用史料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导学案教学模式中课堂的主体。

一、教材在史料的选择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图片史料的数量大大高出文字史料。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

每课史料运用数量的平均数(史料数/课数):

虽然图片史料比文字史料要形象生动,但是它也有其不足之处。文字相对于图片更具体,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这方面图片史料就会表现得略逊一筹。

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历史来讲,不同的人由于主观原因和客观环境的不同,导致对历史的认识也不同。因此要想更加客观地认识历史就应该从多角度来认识历史。然而现行历史教材往往运用史料时采用一方之言,缺少对比性。

比如,必修三第四单元《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资料回放,引用了《全球通史》的一段话来说明蒸汽机的积极意义。其实除了积极意义,蒸汽机的发明还有消极影响,教师可以补充一段反映其消极影响的材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蒸汽机发明的影响。

二、编写导学案时选择史料的原则

1.可靠性(真实性)

历史资料是重构历史最重要的客观基础,但它不等于历史真实本身,它只是记载者对真实历史的一种主观反映。因此通过记录者的笔端流淌出来的笔迹就难免渗入主观喜好之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切忌把野史、信史,甚至是道听途说的内容作为史料讲给学生,并让其分析、思考,而是要通过考察鉴别,只有在多方考究历史后,才能作为教学依据。否则所得出的结论就站不住脚,而所做的一切也都将徒劳无功。

2.适量性

新课改后,史料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忽视课本,过度引用课外史料。

第二,材料太多太滥,学生出现思考疲劳。

教师要重视课本给出的史料,并让学生作为重点分析及思考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补充一些经过考究的课外史料。面对众多的史料,教师一定要慎重起见,不能带有主观色彩地选择没有根据的史料讲给学生。而围绕教材的重难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最具概括性、典型性的史料来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3.适度性

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对史料的理解接受能力也不一致。这就要求选取史料时要有针对性,应从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不能选择学生不理解的,也不能选择学生不感兴趣的,也没有必要选择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难的史料。

4.多样性

这里所说的多样性指的是史料立场、角度的多样性。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的,里面难免夹杂进主观原因,而随着时代的久远,无从考究。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史料,让学生多方考究,从不同角度了解历史事件。

三、导学案中补充史料的基本方法

导学案主要包括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大部分,下面具体探讨导学案中不同部分补充史料的方法。

1.在预习案中补充史料的方法

预习是学生对新授课的必要准备,可以让学生提前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形成自己的一个思路,从而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在预习课本知识后还可以多方查看阅读相关史料,培养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预习案的编写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增加史料。

2.在探究案中增加史料的方法

探究案以课堂合作探究的内容为主。在探究案的编写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二次备课,尤其对学生在预习中碰到的难以理解的问题重点突破,选取围绕这个问题的相关史料,特别要注重史料的针对性和典型性。

比如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次工业革命》,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工业革命的过程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所以我在探究案中着重设计了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两个合作探究的问题。课本对这两个方面介绍较少,我针对性地增加了相关历史材料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小组讨论来解答这两个问题。

3.在训练案中增加史料的方法

导学案中的“训练案”主要是为了深化巩固学生在本课所学的知识,提升知识运用能力,是将课内知识进行迁移的一种方法。

训练案不必补充新史料,主要选择与本课知识相关的训练习题。这些习题既要有注重基础知识的题目,也要有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材料型题目。根据不同年级、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适当调整两种习题的比例和难度。

参考文献:

何成刚.智慧课堂:史料教学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编辑 温雪莲

推荐访问:史料 浅谈 补充 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