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团范文

钱三强核科学事业的引领者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31 08:49:55   浏览次数:

20世纪初,科学家们为人类揭开了原子的秘密。短短几十年,小小原子核所释放的巨大能量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世界。到上个世纪末,地球上已经进行了两千多次核爆炸试验,与此同时全球陆续建立了400多座核电站,许多发达国家核电已占总发电量的28%以上。

中国的第一次核爆试验是1964年,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时至今日,“核”早已不等同于核武器,在我国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能源、医学、工业、农业、考古等诸多领域。

这一切与一位叫钱三强的科学家息息相关,他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开拓和引领了我国核科学的发展。

邓小平曾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人造卫星,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1937年7月的一天,上海港码头。一位年轻人提着行李,登上开往法国的轮船。就在十天前,“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父亲因为忧愤国事,病情加重。国难家患当头,他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离开呢?

邮轮上的这位年轻人24岁,名叫钱三强。在随身携带的行李中,有一件他最珍爱的东西,是一幅4年前父亲送给他的字,上面写着“从牛到爱”,那时他刚刚考入清华大学。

如今的清华大学依然保持着早年的格局,那些最古老的建筑大都保存完好。钱三强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位于大礼堂西侧的科学馆就是当年物理系所在的地方。在时任理学院院长叶企孙先生的主持下,物理系云集了一大批名师,是国内物理学研究的重镇。

那时清华大学的物理系不仅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的大学里头排起来都数得上号。当时清华大学物理系有一大批从美国回来的教授,例如吴有训、叶企孙、周培源、赵忠尧、萨本栋等等。他们在物理实验和理论方面各有所长,构建了一个十分完全的物理系。

二十世纪初是世界物理学,尤其是原子科学发展的巅峰时期,钱三强考入清华物理系的那一年,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为人工改变原子核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两年后,法国居里实验室的小居里夫妇发现了人工放射性,为察觉原子核的改变提供了灵敏的手段。天才的科学家们不断地更新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基本认识。在那个仿佛只有原子核物理才是科学的时代,清华物理系的老师们不断地将国际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

身在其中的钱三强被原子世界的神奇和奥秘深深地吸引,那时他还不会想到自己未来会置身于国际一流的实验室中,成为世界核物理学家中的一员。

清华四年是钱三强确定人生方向的关键时期,不过清华却不是钱三强最初的选择。

1929年,钱三强中学毕业时,关于考什么大学,他还没拿定主意,父亲一向尊重子女的选择,让他自己做主,学想学的专业。

一天,钱三强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小册子——孙中山先生的著作《建国方略》,书中关于国家建设的六大实业计划让16岁的钱三强激动不已,他立志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的电机工程专业,将来当一名工程师,投身国家建设。

投身国家建设是钱三强早已立下的志向。然而当他兴冲冲地将自己的决定告诉父亲时,父亲虽没有反对,但给了他一个重要的提醒:上海交大用的是英文课本,而钱三强中学学的是法文,将来能否跟得上呢?父亲的提醒让钱三强一下子从激动人心的憧憬里回到现实中。怎么办?是坚持自己的选择,还是改换学校和专业?

父亲依然让钱三强自己做决定。钱三强与几个同学商量之后,决定坚持自己的选择,先到北大读预科,等英语水平提高后再考上海交大。

不过,人生总有各种偶然的际遇和机缘,尤其在青年时代,不期然的巧合没准就改变了人生的初衷和志趣。

钱三强在北大预科班学习时,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名教授经常到北大来兼课,其中有一位老师的课让钱三强最感兴趣。这位老师与众不同,他没有夹着书包来上课,而是拿几张纸,几根绳子和几节废电池,在讲台上给同学们做简单的实验,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简谐振动”和“共振现象”讲得非常清楚。这位老师就是日后对钱三强影响极大的吴有训教授。

老师精彩的讲解,让钱三强的兴趣逐渐从电机工程转向物理学,他决定重新报考清华物理系。不过做这个决定对钱三强来说,并不容易,因为当时他已经在北大读了三年,如果转考清华,那就意味着放弃这三年的学历,从头开始。

对于钱三强的这个决定,父亲依然没有干预。只是在他考取清华物理系不久,父亲专门写了一幅字送给他:“从牛到爱”。一开始钱三强并不明白这四个字的意思,父亲解释说:“写这几个字寓意有二:一是勉励三强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二是要在科学上不断进取,向牛顿、爱因斯坦学习。”钱三强明白,崇尚科学与民主的父亲将他的殷殷期望都写在了这四个字里。从此,这幅字成为钱三强的座右铭,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

1932年,清华大学物理系一共招入28名学生,在这批优秀的学生中,钱三强的学习成绩并非特别拔尖,但他性格开朗,爱好广泛,言谈举止彬彬有礼,给同班同学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老同学的眼里,钱三强眼界开阔、气宇不凡,而且是学校的运动健将。热爱运动是钱三强从小养成的习惯,不过那时他的名字并不叫钱三强,而是钱秉穹。

钱三强的父亲是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在给子女取名时,他按古音韵中的“东”字韵,为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秉雄、秉穹、秉充。钱三强排行老二,名为钱秉穹。

1913年出生的钱秉穹,生在中国社会新旧交替转型的时代。在他四五岁时,身兼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大教授的父亲钱玄同,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文化运动中,与陈独秀、胡适等一起出任《新青年》杂志的轮流编辑。在那个新旧思想交锋的年代,钱玄同坚持语文改革,提倡白话文,崇尚科学与民主,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家庭氛围中,钱秉穹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

推荐访问:事业 科学 引领者 钱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