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范文写作

短时强降水预报预警指标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5 08:41:37   浏览次数:

摘 要 利用鄂尔多斯市209个气象自动站2016年9月1日至2018年7月11日逐小时降水量观测资料,分析近两年全市短时强降水出现次数的日变化、月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等特征;再加上对短时强降水发生时对应雷达回波资料的分析,对此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指标进行深入总结,从而给应对短时强降水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雷达回波;预报预警指标

引言

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和飑线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它是气象灾害中历时短、天气剧烈、破坏性强的灾害性天气[2-4]。

短时强降水是小时降雨量≥20毫米的降水,当短时强降水天气发生时易导致山洪暴发,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渍涝、甚至被淹没,交通和电路中断,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5,6]。

要想对短时强降水天气进行有效应对,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预报和预警,可是上面提到过,由于此类灾害性天气的空间尺度较小,再加上目前我国气象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局限性,从大尺度的天气图上基本无法捕捉到短时强降水的蛛丝马迹,所以接下来本文主要根据过去的降水实况,从时空分布和雷达回波特征方面来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寻找有效的预报预警气象服务手段,达到预报精准化、预警及时性、气象服务有针对性。

1 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时空分布

1.1 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月变化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北纬37°~41°,东经106°~112°),在副高7月份第三次北跳时进入雨季[1],所以短时强降水天气也以在7月份出现为最多,5月份最少。10月份到次年4月份无此类天气发生的可能性(图1所示)。

1.2 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日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在一天中,出现短时强降水的集中时段为12时~21时,其他时间虽然也偶尔会出现,但是一般都在以午后到傍晚居多。究其原因,主要和短时强降水形成原因有关。

短时强降水是强对流天气的一种,而强对流天气产生的条件主要包括:水汽条件、層结条件和抬升力条件[7]。这类天气发生在午后主要是由于这时地面辐射增温最明显,也是一天中出最高温度的时段,当地面辐射增温显著增强时,一方面可以使得大气层上干冷、下暖湿的层结条件更容易形成;另一方面,边界层的水汽可以靠着午后的热对流迅速到达对流层,从而凝结成雨;最后,随着午后气温的升高,位于低层的暖干盖也极易在午后被打破,再加上近地面中尺度系统的触发,从而形成强对流天气。

1.3 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空间分布

从图3可以看出:在鄂尔多斯市境内,易出现短时强降水的集中区域有两个,一个位于杭锦旗东南部和鄂旗东北部;另一个则位于乌审旗的南部。下面结合鄂尔多斯市海拔地形和植被遥感图做成因分析:

天气学中指出,系统一般都是自西向东移动的,在引导气流[7]的作用下,进入我市的降水一般有两个切入点,一个是从杭锦旗西部进入,然后向东南方向移动;另一个是从鄂托克旗西南部进入,然后东北上。与降水系统的切入点相呼应,鄂尔多斯的地形作用也很明显,当系统从西北方向进入时,先进过库布其沙漠,进过沙地的大幅地面辐射增温后,大气层结更加不稳定,紧接着进入杭锦旗东南部,海拔明显增高,植被增多,气流上山被阻挡,系统加强,产生短时强降水的概率较之前明显加大;鄂旗西南部海拔较东北部低,所以同理,气流过山,系统加强。

接着来看乌审旗南部的降水:乌审旗境内下垫面为毛乌素沙地,海波北高南低,植被北多南少,当低层偏南水汽通道打通时,偏南方向的高能舌迅速北上,加上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进一步加强。

2 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对于多普勒雷达来说,基本产品只有三种: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谱宽[8],但是在判断对流性天气的具体种类时,还必须结合多普勒雷达的导出产品特征,综合考虑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从图4可以看出: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反射率因子特征有两种,一是层状或者絮状云的降水回波,从色调上来看一般呈黄色片状或块状,不超过35dBz。这种类型的回波一般是系统性的降水回波,当在同一地点持续3个体扫以上,或者产生列车效应,就可以初步判断为短时强降水;另一种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回波则表现得更加强烈,图4西南面呈红色60dBz左右的回波,这类回波与雹暴回波很相似,所以分辨此类回波产生的到底是冰雹还是短时强降水,就需要借助雷达的另外三个比较关键的导出产品。如果反射率因子可达60dBz,且呈线状或已经形成超级单体风暴,这时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可达35J/KG左右,回波顶高在12KM以下,且对应的风暴趋势图中反射率因子质心高度低于6KM、冰雹概率较低、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没有随时间突然变高、最大反射率因子高度也没有高低突变,则判定为短时强降水。

参考文献

[1] 黄少妮,黄菲,黄健.中国雨季降水主模态季节演变的时空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06):1158-1164.

[2] 郑永光,周康辉,盛杰.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15,26(06):641-657.

[3] 俞小鼎,周小刚,王秀明.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J].气象学报,2012,70(03):311-337.

[4] 刘海.强对流天气识别与预报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5] 李华宏,胡娟,闵颖.云南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灾害学,2017,32(03):57-62.

[6] 段鹤,夏文梅,苏晓力.短时强降水特征统计及临近预警[J].气象,2014,40(10):1194-1206.

[7] 朱乾根.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22.

[8] 俞小鼎.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109.

作者简介

郭艳梅(1984-),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学历:硕士研究生,现就职单位:鄂尔多斯市气象局,研究方向:短期、短临天气预报。

推荐访问:预警 预报 指标 研究 强降水


[短时强降水预报预警指标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