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范文写作

唐代的质子教育及其影响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9 08:40:13   浏览次数:

摘要: 对质子进行教育,是自汉以来就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至唐则更加正规和系统。唐对质子的教育可分两种,一是中央教育,二是地方教育。唐对质子实施教育,产生了良好的文化效应,使质子实际上成为一个自觉的文化使者。不仅如此,唐对质子实施教育的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唐代;民族教育;质子;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200—02

在唐代的民族关系中,存在着大量的质子。对于唐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研究和论述。如向达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14]、马驰的《唐代蕃将》[15]、章群的《唐代蕃将研究》[16]、黎虎的《汉唐外交制度史》[17] 等都对唐代质子有所关注。唐代质子,有相当一部分接受了唐王朝较为系统的教育,这在我国古代的民族教育史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内容。

对质子进行抚养教育,是自汉以来就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两汉时期,匈奴、鲜卑、乌桓及西域各国的质子入侍,汉王朝除了对他们施加政治影响之外,已经注意到了对其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汉代的有些质子“可能接受中国的教育”[1] ,应该说这是一个可信的判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少数民族由于在两汉时就与中原王朝有了广泛的接触,对汉族先进的文化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因而出现了有些民族以遣子入侍的方式,主动学习汉族文化的事。如鲜卑族力微遣太子沙漠汗入魏,其目的就是“观风土”[2] 。实质上“就是一方面作人质,一方面去留学。”[3] 同样,先后入侍于魏、晋两代的匈奴质子刘渊也被允许“习史汉等书”[4]。显然,魏晋时期的鲜卑、匈奴等族侍子,已经在中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教育。不过,唐以前对质子实施的教育,似乎还不是很正规。到了唐代,情形为之一变,中原王朝对质子施加文化影响的成份徒然增加。唐王朝本着“质其种裔,习我华风”[5] 的宗旨,让一部分入唐质子接受教育,使他们得以“曳裾庠序,高步黉门。”[4] 说明部分质子接受了唐朝较为系统和正规的教育。

唐对质子的教育可分两种,一是中央教育,二是地方教育。

中央教育就是对一部分入朝宿卫质子,先让他们进入太学,经过一个学习阶段后,再充入宿卫。薛宗正认为,“质子在唐待遇很高,一般先送入太学接受汉文化高等教育之后,再送入宫廷,见习唐礼,顶班值勤,谓之‘留宿卫’。”[6]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入唐宿卫的各族质子很多,能得到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质子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他们是质子中比较特殊的一些人。这些人来唐虽也有“宿卫”的名义,但却作为学生进入唐朝的学校学习,他们就是所谓的“宿卫生”。如“开成元年六月,敕新罗宿卫生王子金义琮等,所请留住学生员,仰准旧例留二人,衣粮准例支给。” 又“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五月庚辰,新罗国王金彦升奏,先在太学生崔利贞、金叔贞、朴季业四人请放还蕃。其新赴朝贡金允夫、金立之、朴亮之等一十二人请备在宿卫,仍请配国子监习业,鸿胪寺给衣粮,从之。” [5](卷976《外臣部·请求》)新罗、渤海等国都派大量的学生入唐学习,并不时请求支给衣粮,“宿卫生”只是这些学生中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吐蕃质子仲琮“年少时尝充质入朝,诣太学生例读书,颇晓文字”,接受了很好的教育[5]。(卷962《外臣部·才智》)透过以上事例可以看出,质子在唐朝中央接受教育,是经过其本国的请求,得到批准后才入学的。这种机会不是人人都有,而是有名额的限制。不过,一旦取得资格,就“诣太学生例读书”,且由“鸿胪寺给衣粮”,享受优厚的待遇。

地方教育就是唐为纳质于地方的少数民族子弟,兴办学校,让他们接受汉文化的熏陶。如南诏向唐西川节度使韦皋遣送的大批官员子弟,被留在了成都。《新唐书》卷222《南诏传》载,南诏“请以大臣子弟质于皋,皋辞,固请,乃尽舍成都,咸遣就学。”南诏大臣子弟被留在地方,唐为他们修建馆舍,“咸遣就学”。有人认为,“这所学校办了五十余年,前来就学的南诏贵族子弟达数千人。”[7] 除了成都,唐还在边疆其它地方也留有不少的各族质子。如唐高祖平萧铣后,改信州为夔州,拜河间王孝恭为总管。孝恭“召巴蜀首领子弟,量才授用,致之左右,外示引擢而实以为质也。”[8] 这些“巴蜀首领子弟”的去向很清楚,是“量才授用,致之左右。”而北方的统退浑、契苾、沙陀三部,“难驯制,它帅或与诅盟,质子弟,然寇掠不为止。”[9] 三部首领子弟无疑被留在了地方。又据《旧唐书》卷143《徐申列传》记载,徐申任邕管经略使时,“黄洞纳质供赋,不敢桀”,也应是纳质于邕管经略使的治所。以上这些质子,是否也和留在成都的南诏质子一样,接受了教育,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既然留在成都的南诏子弟被“咸遣就学”,那么,留在其它地方的质子接受教育也是完全可能的。

唐对质子实施教育产生了良好的文化效应,使质子实际上成为一个自觉的文化使者。唐代社会,“‘蕃风’、‘汉俗’并行不悖”,“少数民族中人沿着汉化的基本方向迅跑”[10]。毫无疑问,质子在这个“汉化”运动的竞跑中往往捷足先登,成为带头人。质子构成了当时社会的一部分特殊人群,在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唐代质子有的长期留居中原,由于倾慕中国文化而不愿归国;有的则频繁来往于两国之间,为汉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有的回国后成为汉文化的有力倡导者,仿效中央王朝进行政治、文化方面的革新,使先进的中国文化在边疆地区得以传播,并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质子还把自己民族的文化传播到中原地区,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对此,向达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14] 一文中,对唐代西域各国质子在把西域文明传播到中原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较为充分的论述。笔者也在《唐代质子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作用》[18] 一文中就此进行过探讨,这里不再赘述。

唐对质子实施教育的政策,不仅在当时产生了良好的文化影响,而且这一政策也为后世所沿袭。

宋代的质子不多,但宋人仿效唐代在地方为少数民族子弟办学的做法,在和吐蕃接壤的各州,曾一度举办蕃学,招纳蕃将子弟入校学习。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秦凤路缘边安抚司提出:“通远军宜建学”[11];(卷233)熙宁六年(1073年)熙河路经略司言:“熙河西罗城已置蕃学,晓谕蕃官子弟入学”[11];(卷248)熙宁八年(1075年),“知河州鲜于师中乞置蕃学,教蕃酋子弟,赐地十顷,岁给钱千缗,增解进士为五人额。从之。”[11] (卷261)朝廷对举办“蕃学”的肯定,使各州争相仿效,几成一时风气。王安石在谈到办蕃学一事时,和神宗之间有一段对话,王安石认为,“羌夷之性,虽不可猝化,若抚劝得术,其用之也,犹可胜中国之人。”神宗说:“日渐月摩,庶几有就耳。”[11] (卷247)宋统治者希望通过对吐蕃子弟的教育,“日渐月摩”,改变其“羌夷之性”,使其为我所用。

元朝征取贵戚大臣子弟和各族王子为质子,让他们接受教育,有的甚至和皇子们一起读书、习武,有意识地进行教育、培养。如康里质子秃忽鲁,“自幼入侍世祖,命与也先铁木儿、不忽木从许衡学。”[12] 元代名臣廉希宪,19岁入侍为皇弟忽必烈宿卫,“笃好经史,手不释卷。一日,方读《孟子》,闻召,急怀以进。世祖问其说,遂以性善义利仁暴之旨为对,世祖嘉之,目曰廉孟子,由是知名。”[12] (卷126廉希宪传))廉希宪就是忽必烈的陪读。又“中统初,诏诸贵胄为质。帝亲阅之,见仁祖曰:‘是唐古直孙邪?聪明无疑也。’俾习国字。”[12] (卷134《唐仁祖传》)各族质子汇聚于蒙古宫廷、汇聚于蒙古帝国的军队之中,有的被派给诸皇子,陪伴他们读书、习武。他们不仅把本民族的文化带到了元朝,而且也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这使元代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共存的局面。

明代质子很少,但也见有的民族遣子“入国学,实阴自纳质”[13] 的记载,说明质子来朝,入国学学习已是很普通的事。到了清代,质子制度就基本上演变成了“内廷教养”制度,尤其是在清与蒙古族的关系中,清廷一方面大量征取蒙古子弟入侍禁廷,另一方面采用联姻的方式,拉拢蒙古王公子弟。为了增长他们的才干,同时辅之以教育,许多蒙古入侍子弟都在清廷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449.

[2]纪序[A]魏书:卷1[Z].

[3]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221.

[4]唐会要.卷94[Z]966-967.

[5]外臣部·纳质[A].册府元龟:卷996[Z].

[6]薛宗正.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372.

[7]李昆声,祁庆富.南诏史话[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41.

[8]河间王孝恭传[A]旧唐书:卷60[Z].

[9]卢简辞传[A]新唐书:卷177[Z]

[10][15]马驰.唐代蕃将[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7.

[11]续资治通鉴长编[Z].

[12]秃忽鲁传[A]元史:卷134[Z].

[13]云南土司列传三·车里列传[A]明史:卷315[Z].

[14]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16]章群.唐代蕃将研究[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中华民国,1975年3月初版.

[17]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18]陈金生.唐代质子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作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2).

推荐访问:质子 唐代 影响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