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总结

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9 08:39:46   浏览次数:

[摘要] 文章通过对日本的教育管理体制与信息化发展概况、日本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政策与发展状况的分析,归纳了日本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机制,以期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 日本; 教育信息化;教育管理体制;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张建武(1964—),男,甘肃兰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与研究。E-mail:zmxsf@sina.com。

日本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依赖于日本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机制。研究日本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脉络和蕴含其间的发展机制问题,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所谓机制,本义是指机器的工作原理,进而引申为工作方式或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内在的相互关系。“教育机制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1]教育机制与教育体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它们之间又是紧密相关的。教育体制,主要指的是教育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分析二者关系,体制形成了结构,机制决定着运行;体制通过机制而生效,机制借助体制而存在;体制具有外显性,机制具有内隐性;体制是机制的形式,机制是体制的灵魂。体制的管理功能只有通过机制的运行才能实现,而机制的运行又存在于系统的动态过程中,推动系统的运动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机制是指教育信息化中各个要素环节的内在关系、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的内在关系及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的整体表现。

一、日本的教育管理体制和信息化发展概况

1. 日本的教育管理体制

依据中央教育行政与地方教育行政各自分享教育权力的多寡,教育管理体制可分为三种,即分权型、集权型及结合型。[2]日本现行教育行政制度的原则和特点由宪法和《教育基本法》所决定。宪法宣称教育是人民的权利,规定依据民主政治和地方自治的原则建构教育行政制度。日本的教育行政属于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合作型,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系统,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实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分权制。[3]文部省作为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代表中央实施着国家教育事务的管理,各都道府县设有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独立行使地方教育管理职能并接受文部省的教育政策指导。

2. 日本的信息化发展概况

上世纪末,日本经济克服了两次石油危机产生的消极影响获得高速发展。日本也开始认识到作为资源稀缺型国家继续发展重工业经济所面临的危险,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发展的重点转向能源消耗低、技术含量高、工业附加值大的电子和通信业等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1984年,日本开始实施“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建设计划。1991年,日本加大在电子和通信业方面的投入,1995年出台了“推进发达的信息通信社会的基本方针”,稳步推进日本信息通信技术和产业的不断发展。1996年,实现电子和通信业一跃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产值超过建筑业。这一成就为日本由工业经济社会迅速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振兴国家经济,在21世纪初日本政府就提出了“IT立国”的口号,通过了“IT基本法”和“e-Japan”战略发展计划,准备在5年内,建成世界上最高水平的信息通信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行行政信息化、公共领域信息化,大力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确保把日本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占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日本在e-Japan计划中,就IT人才培养、IT基本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作了具体规划,体现了日本政府对信息化人才培养、IT知识普及和教育的高度重视。[4]

二、日本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政策与发展状况

1. 日本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政策

日本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一直走在亚洲国家的前列,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社会整体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推行。1990年文部省制定了教育用计算机装备的五年计划,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配置计算机。1992年,文部省首次在报告中提出多媒体计算机的教育利用问题。1995年,文部省制定了“面向高度信息通信社会”的基本方针。1997年,日本政府制定“教育改革计划”,提出推进全国互联网建设,确保全国的学校进入因特网。1999年,推出“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要求到2001年所有公立小学、中学、高中等学校连接因特网,所有公立学校教师都能够有效利用计算机;到2005年,所有学校连接因特网,全国中小学所有课程都要实现计算机和因特网授课,以实现学生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方法的三个根本转变。同时,文部省与其他部门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实验计划,包括1994年的100校计划(“百校联网工程”)、新100校计划、E平方计划和儿童网络计划。[5]更为重要的是2010年10月,文部省发布了《教育信息化指南》,从9个方面描述了学校开展ICT教育的必要性、对学生的指导、信息化的推进、信息体制化建设等,持续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向全面纵深发展。

2. 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1)重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多项政策的出台和计划的实施,使日本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跨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公立学校宽带网和教学用计算机的普及情况如表1,普及率提高的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2)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大幅快速增加

日本大幅增加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仅从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和软件开发两项来看,2005年分别为7.187兆日元和8.131兆日元,与1990年的3.397兆日元和3.756兆日元相比,分别增加了111.6%和116.5%。[7]日本教育信息化投资主要用于公立学校校园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教师的信息教育、信息教育内容的开发、利用因特网开发教育技术、私立学校计算机设置等。

(3)突出中小学数字化教材建设

为改变中小学有纸化教材权重过大的现状,日本动用多方力量开发中小学的数字化教材,这已成为21世纪日本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日本邮政省与文部省合作,共同编写新世纪所需求的用于新型学校教育的电子教材和电子课本。日本成立了由政府、产业和学校三方组成的“因特网教育系统推进恳谈会”,成员主要由教育界和信息通信产业界的专家学者组成,同时吸收中小学相关教师和家长代表参加,该会将对日本数字化教育的发展提出具体政策性建议。编写电子课本的宗旨是使中小学生掌握电子通信技能,并通过电子数据信息的传送和收发,丰富教学内容,提高中小学生网上学习的素质。此举已在日本各都道府县的重点中小学开始试行,并涌现出一批示范校。日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这种做法。

(4)社会参与、民间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

社会参与、民间支持是日本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由日本电话电信公司(NTT)牵头,有55家会员共同实施的“小网络计划”已经在日本近千所中小学校展开。“小网络计划”除给予学校计算机方面的技术援助和项目提供外,还利用电视会议系统开办连接各地学校的“小网络讲座”。学生们通过“小网络讲座”同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交谈、参加科学实验等,从而拓展了中小学生的视野,使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目前文部省正在实施家庭、学校和社区协作“推进学校与社区的融合计划”,旨在促进信息教育网络化的发展,培养青少年主动学习和自主生存的能力,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创现代家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的新的教育和学习环境。[8]与此同步,民间企业、系统服务商围绕学校需求开发的教育软件不断地投入市场,日本还有以慈善形式进行的“计算机和因特网接近计划”等民间支援活动。

(5)高等教育信息化“软”“硬”并举、规模发展

日本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置或调整信息学科专业、开设相关的课程和培训信息学科方面的师资等“软”的方面,侧重于为社会培养人才;二是建立校园信息网,包括通讯卫星、因特网、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硬”的方面,为校园信息化提供迅捷的服务。[9]仅面向国内外开展远程教育的大学在2006年就达109所,占全国大学总数的11.9%,其中利用互联网的为82所,占9.0%;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教育的学部、研究所为589个,占总数的16.5%。[10]

三、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

从日本的教育管理体制与政策导向、信息化发展概况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际来看,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的特点在于:

1.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合作型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制为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管理氛围

中央集权管理和地方分权管理各自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无法克服的缺陷。中央集权管理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推进发展的进度,但同时要么削弱地方的积极性,要么在一些边缘区域鞭长莫及;地方分权管理则近乎完全相反。统合二者,优势互补是日本教育信息化得以快速发展的保证。

2.政策和制度的先行为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日本政府深刻认识到积极的政策对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其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的立法和制度,将教育信息化确立为国家社会整体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地保障了不会因为政府的变更而出现根本的变化,前后工作的一致性和持续性对日本教育信息化的开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3.全面的信息化建设观是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教育说到底是上层建筑,必须依托在良好的经济运行和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之上。由于日本确立了全面的信息化建设观,不但做到了经济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公共领域信息化,而且在以上领域信息化的基础上做到了家庭信息化、学校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全面信息化建设观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念,保证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后劲十足。

4. 硬件、软件和应用的协调配合有效地保障了教育信息化的实施

硬件环境的改善充实,软件资源尤其是数字化教材的开发普及,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特殊学校以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有力地满足了教育市场的要求。

5. 师资的培养培训是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师资的培养培训是日本教育信息化长足发展的原动力。一方面,日本在各个教育阶段进行的信息技术教育为将来的师资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为了顺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乃至引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潮流,日本高度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将重点放在在职教师的培训与师范生教育信息化技能水平的提高上。日本各都道府县重点以教龄在10年、20年的教师为对象进行计算机基础的培训,开设“教育信息化方法和技术”的教师职业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被纳入中小学教师能力水平的评价标准之中。

通过“教育信息化人才支援中心”将已失业的具有计算机使用经验的中高年龄人员和毕业尚未就业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聘为计算机应用授课指导教师。这种人才措施的灵活采用既支援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又扩大了就业机会。[11]

由于注重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培训和多措并举,日本教师信息化教育的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

6. 良性的投入机制是日本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

以政府投资为主、企业集团融资合作和社会团体慈善捐助为辅的投入机制,既发挥了政府引导统筹的作用,又全面调动和激发了社会各方的力量,使其共同致力于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财力上保障了日本教育信息化取得成功并长足发展。

7. 统筹社会力量,构成发展合力

除了努力激发教育信息化系统内部要素的积极性,日本政府还非常重视动员、协调、发挥社会信息化要素的作用,充分调动包括邮政、电信、系统生产商和服务商等社会团体与民间组织的作用,营造了一个和谐共赢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这也是日本教育信息化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因。

共谋国家发展、民族进步,推进整体统筹、系统发展,追求和谐有序、利益共享是日本教育信息化得以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根本机制。综上所述,日本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多措并举,整体有序,形成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和谐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绵涛,康翠萍. 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机制创新关系探析[J].教育研究,2010,(7):39~72.

[2] 马焕灵. 教育管理体制与民族文化变迁[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2):45~48.

[3] 李帅军.日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述评[DB/OL]..cn/Article/CJFDTotal-BJJY199302003.htm.

[4] [5] 张新生.日本信息化建设及启示[DB/OL].http://tech.sina.com.cn/it/t/2002-07-18/126842.shtml.

[6] [10] [日]总务省.2007年信息通信白皮书[Z].2007.

[7] 刘昌黎.日本信息化的新发展与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的建设[DB/OL]..cn/qkpdf/dhjj/dhjj201102/dhjj20110220-1.pdf" style="color:red" target="_blank">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日本 教育信息化 机制 研究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