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活动总结

电视工作者的人本追求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5 10:07:48   浏览次数:

[摘要] 大众传媒与高等教育在内容上有相互交叉的地方,电视的普及对高校德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正是通过对电视工作者人本追求的分析,认为其在强调受众意识、展示平民生活、引导价值选择和加强互动沟通等方面,可以为高校德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电视工作者; 高校德育; 人本化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23-0043-02

一、社会民主发展催生电视工作者的人本追求

1.强调受众意识的传播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飞跃,文化的融合,随之而来的是民主程度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日渐多样化,电视工作者们也逐渐认识到,在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中,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接触者和传播内容使用者的受众,才是决定传播效益的最直接的因素。电视节目要获得更多的受众,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传播效益,对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出媒介应有的功能,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传受关系,重视对受众结构和期望的研究,明白受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有以人本为基础、真正了解受众、面向受众的电视才有可能取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获得相应的收视份额,进而在这个拥挤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由原来高高在上的姿态变为平等、平和、亲切的朋友形象,开始想观众之所想,答观众之所需。现实表明,在电视传播中注入“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2.展示平民生活的创作目标。

在大众电视中,从节目到栏目再到频道,信息内容的集约化和多层面化带来了不同受众群体的更大自由与选择性。这样,电视传播的多元化、多层面化取代了过去的仅仅服务于国家意志、精英意识,成为时代电视的一个明显特征。

电视工作者开始关注弱势群体,审视他们的生存状况,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正式通过描述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上优势不多的各式人群,以及由他们构成的亚文化群落,使得他们作为现实存在的人的生存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和关怀。总之,“人”越来越受到重视,他(她)们不再是作为某种政治类的代表或群体大众的符号出现在荧屏上,而是生活原生态中的“这一个”。电视工作者们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平民化立场和世俗关怀已经由自发走向了自觉。

3.引导价值选择的媒介责任。

作为电视媒介,向受众提供什么样的文化产品,这些产品体现何种观念,既是媒介的导向,更是媒介的责任。电视媒介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机构——党和人民的喉舌,它不仅仅用来展示人们的生存状态,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的价值选择。媒体宣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受众的取向,受众的欣赏情趣与口味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可以引导和提高的。如今电视工作者的主流已不将受众仅仅看作自然的人、本能的人,而是从人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全面地看待人,实现对人的理智和情感、理性和非理性的全面尊重,对大众进行了情感的疏导和理性的提升。面对我国电视文化接受主体目前普遍存在的素质较低、道德自我批判能力较弱的状况,电视工作者自觉承担起引导的义务,引导大众的娱乐、消遣向着符合人类道德理性的健康方向发展,把大众化、世俗化与人文品位统一起来,既传播信息,提供娱乐,更注意培养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体系,引导一个健全的社会的形成。

二、电视工作者的人本追求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1.加强高校德育的主体意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贬斥个人、崇尚权威、人身依附的等级观念是阻碍独立人格形成的屏障。如果大学生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个人仅仅是被动的客体,只能消极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德育过程就仅仅是对学生施加既定道德规范的过程,德育也就成为社会控制个人的工具。这也就是鲁洁教授所说的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人学空场”。如同电视传播已经开始突破“我播你看”的模式,愈来愈以受众为中心,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的21世纪,传统高校德育“我说你服从”的模式显然已经失去了现实可能性。必须实施主体教育,培养主体道德素质,去调动和唤醒大学生个人的身心潜力,给人的个性发展、精神解放以指导,教会他们在纷繁复杂的多元社会中“学会选择”。

2.加强高校德育的“全体”意识。

电视传播的平民化立场和世俗关怀,启示高校德育同样应该面向层次不一、素质各异的全体学生,告别整体性、同一性,倡导差异性、多元化,确立多层面的、包括与大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日常规范在内的高校德育目标。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推崇“英雄道德人格”,一味地要求大学生“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德育的目标实际上是锁定在少数高尚的富有献身精神的利他主义者的身上,无视各种道德层次的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道德要求剥离了多数学生的需要和利益,成为一种空洞、抽象的口号,而丧失了它应有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如果能从学生的德育差异入手,重视每个人起步的优势潜能,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既有整体思想素质提高的要求,又有每一个人思想素质提高的标准,使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和谐融洽,共性之中有个性,个性之中有共性,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德育也需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这既指出生在弱势群体家庭,难以凭借自身力量维持一般社会生活标准的一部分学生,也指在学校和班级中综合素质处于中等偏下、不会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和张扬自己、存在与否对整个班级整体没有什么影响极易被老师和同学遗忘的一部分学生。“他们不像尖子生集老师的百般宠爱和同学们的羡慕于一身,甚至不如让老师频频提点和让同学们避而远之的差等生”(庄莉莉:《对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关怀探析》,《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年第2期)。对于这一由于长期得不到关注,往往在心理、道德、交往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的学校和班级中的弱势群体,高校德育要体现关怀主题,关爱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天赋、能力和兴趣,感受他们真实的内心需要,与他们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并且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去主动关心他人和周围的世界。

3.加强高校德育的“全人”意识。

德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但不能忽视的是据此引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坚持主流文化价值的导向性,指引大学生更有价值地生活。高校德育要同电视工作者一样,全面地看待“受众”,要从大学生的特点出发,实现对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和理想人格的全面塑造。除了敦促每一个大学生守住社会人赖以安身立命的道德底线,更应提醒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高等学府接受教育、经历着人类优秀道德文化的洗礼,理应更加诚实、守信、勤奋、进取,理应成为社会道德的模范执行者。弗洛伊德学说中“我”有本我、自我、超我的层级之分,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由低到高的层次构成,教育者更应认识到高校德育的最高层面——鼓励大学生追求高尚。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塑造大学生现代理想人格,使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集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和反省力量以及进取性、创造性、协调性和超越性等于一身的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学生中间理应产生一批又一批的追求上进者、追求理想者、追求高尚者,成为时代的楷模,成为普通民众效仿的榜样,成为民族兴旺发达的中坚力量。如果我们也认同教育本身便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就像艾伦·弗鲁姆所说的那样:“理想主义应该在教育中占第一位……正如柏拉图在开始论述乌托邦时教诲我们的,乌托邦思想是我们必须玩的一把火”。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责任编辑沉香

推荐访问:德育 其对 人本 工作者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