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学习总结

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配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6-29 08:53:57   浏览次数:

[摘 要]生产服务业可以极大提升工业产业生产效率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催化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但由于长期受到工业优先所造成的路径依赖,黑龙江省生产服务业尚未能在深层次融合层面实现与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掣肘于地方体制机制的旧有症结,并由此弱化了生产服务业配套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针对以上问题动因及发展现状,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界定生产服务业分类,并在配套新兴产业发展层面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黑龙江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2-0121-08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中指出,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从目前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10%,新业态占全国贸易总量的比重较低。因此,仍需高度关注旧动能弱化带来的缺口[1]。通过结构性改革盘活存量,发挥出生产性服务业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不仅能够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更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生产服务保障,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发展[2]。以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制度突破口,打破体制机制旧有症结,构建生产服务业配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对于我国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和促进产业结构从工业制造向服务经济转型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界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黑龙江省的发展内涵

(一)生产性服务业

根据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服务业中,研究与实验发展业的中间使用占其总产出比重最高,达到97.5%;其次是邮政业的88.4%;然后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77.9%,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77.2%,金融業的74.7%,综合技术服务业的73.8%,住宿和餐饮业的57.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55.0%等[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发布),首次从国家层面将服务业划分为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其中,提及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指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本研究将生产性服务业界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但基于现有统计体系,很难将生产服务性业相关数据从中严格剥离出来,因而本研究对以上这些产业生产服务功能的分析难有所扩大。例如,以现代物流产业管窥表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云计算产业管窥表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首次确定将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的重点方向。2010年6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制定的《黑龙江省新兴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指出要将现代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值得一提的是,《计划》中12次提到了“配套”,从配套产品、配套装备设备、配套企业、配套产业、配套协作生产体系到配套专业化服务业,充分强调了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生产服务业所起到的辅助支撑作用。2012年8月,黑龙江省发改委发布了《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明确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列为黑龙江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2016年1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黑龙江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三年实施方案》(黑政办发〔2016〕2号),再次精准发力,提出要“依托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鸡西市、鹤岗市等地的产业、资源、科技、人才优势,打造生物医药、机器人、石墨新材料、清洁能源装备、云计算等重点新兴产业集群”。

二、黑龙江省生产服务业发展的薄弱之处及与其他省份的比较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当前发展阶段,除国家发改委在全国布局的33个综合性交通物流枢纽城市以外,我国物流产业总体发展规模还比较小,信息化水平也不高。到达地级市县层面,物流企业普遍对标准化建设认识不足,交易方式还很落后,专业化水平较低,尚没有形成物流企业标准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对于黑龙江省而言,高端物流业态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缺乏以装备制造业作为物流背景的龙江特色物流品牌。以东北地区同为副省级城市的长春和哈尔滨相比较,截至2016年年底,长春市物流企业达到3 900多户,其中国家3A级以上60户,A级企业总数超过沈阳和哈尔滨两市总和[4]。其直接表象是黑龙江省的物流企业(尤其是小物流企业)违规承揽、不规范运营等情况的频繁发生。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制约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产业,更是黑龙江省的优势产业,但高端装备(设备)的精密零部件和特种零部件却往往会因为小物流企业在颠簸路面的不规范运输和在极端天气下恶劣的仓储条件而导致整机损坏。另外,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目前制造业生产成本中仍有30%左右被物流占有,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0%~15%[5]。这种情况,也直接导致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在人力雇佣、后勤运营等方面非必要开支的攀升,并严重掣肘黑龙江省新兴产业集群的整体发展速度。

(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于2016年9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2016年版)》(黑政发〔2016〕31号),对于行政管理和服务、绿色生态和新兴服务等八个领域都进行了专项行动部署。《意见》发布一年以来,无论是从政府关怀短信、农产品扫码可追溯还是在天网工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行动计划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所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尚未能找到良好接入契机抑或增值服务的发力点。比如,作为黑龙江省的信息交互枢纽和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首批建设试点城市,哈尔滨市虽然坐拥哈南国际数据城在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但其在技术和设备方面的经济发展潜力却并未广泛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还与普通消费群体相距甚远。新兴产业,尤其是新创型企业,在申请各项行政审批的过程中也都还面临着盖章难、时间长、周期慢等问题,这也在客观层面上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风险和运营的成本;再比如,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业态形式,多被局限于“饿了么”“洗了么”“滴滴打车”“神州专车”等低端层面,而基于个性化的定制方案和基于大数据精准挖掘的增值服务却仍然比较匮乏。一言以蔽之,黑龙江省的地缘禀赋和产业特色尚未在规模化层面转化为服务大众群体的消费动机。

推荐访问:黑龙江省 战略性 服务业 对策 新兴产业


[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配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