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政总结

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6-30 08:37:40   浏览次数:

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汽轮”)是有着50年历史的我国重要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重型燃气轮机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重型燃气轮发电机组及燃气联合循环汽轮发电机组、热电联供汽轮发电机组、大中型交流电动机,年综合生产能力达1000万千瓦。长期以来,该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环保节能电站设备的技术开发,特别是近年来紧紧抓住国家倡导循环经济的机遇,以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深层次开发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9E(12.5万千瓦等级)、6B(4.2万千瓦)、低热值燃气轮机为龙头,包括联合循环机组、空冷机组、低温低压余热利用机组、兆瓦级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等为主要产品,构建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主导产品体系,在实现自身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为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上半年,“南京汽轮”新增的13亿元订单中,全部为节能、环保和绿色产品,包括空冷汽轮发电机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水泥炉窑低温低压汽轮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这些产品均被国家列为发展循环经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项目。也正是这些产品,形成了南京汽轮的核心竞争力,凸显了公司在行业的影响力。公司总经理沈群说,“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是我们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现在,公司的产品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员工整体素质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南京汽轮曾是国家定点的中型电站设备制造企业,至上世纪末,主要产品为25MW及以下的汽轮发电机组和6B系列燃气轮发电机组。在此期间,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次高压、高压参数系列汽轮发电机组,供热机组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处在国内领先地位;6B系列燃气轮发电机组投放市场并取得运行业绩;产品多次获得国家及部、省、市级荣誉。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使得企业在生产能力和产品结构等方面显出了“先天不足”。当“十五”期间电站市场“井喷”行情出现,企业开始超常规发展时,南京汽轮敏锐地提出“路往哪里走”的问题,决定借国家宏观政策之力,进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走创新发展之路。公司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的战略,围绕“节能、减排、环保、高效”的思路,闯市场、练内功,以技术创新切入循环经济、适应循环经济、融入循环经济,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

为发展我国燃气轮机产业,上世纪70年代,国家将南京汽轮定为我国唯一的重型燃气轮机的科研和制造基地,并两次投资扩建。在国家的组织下,南京汽轮成功地制造出我国第一台23MW重型燃气轮机。80年代,南京汽轮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下简称“GE”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引进GE公司技术生产6B系列(36—42MW)燃气轮机。但在随后的十多年间,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的燃气轮机产业发展一度停滞。在此期间,南京汽轮始终做到技术不丢,队伍不散,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同时积极开拓市场,终于在90年代中期完成了国产首套6B燃气轮发电机组的制造投运,并在同进口产品的竞争中逐步站稳脚跟。产品批量投放市场后,南京汽轮借助GE公司技术平台,深度开发产品,将燃气轮发电机组产生的高温余气充分利用,带动蒸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组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设备,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使热效率大大提高,填补了国内空白,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燃气轮机的整体水平。而后,南京汽轮又将开发的重点放在了燃烧低热值和中热值燃料的燃气轮机上。2002年,燃烧钢厂排弃的高炉煤气的低热值燃气轮发电机组及其联合循环发电设备试制成功,该产品成功地填补了国内空白,其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性能达到国际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同时,南京汽轮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合作,实施国家“863”项目,为兖州矿务局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煤炭多联产示范项目——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中低热值燃气轮机。2006年3月,首套6B IGCC联合循环发电设备在兖矿投运,已累计运行8500小时以上,各项指标达到国家863科技合同要求,在我国煤化工行业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一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关键技术方面已申报3项发明专利。

2006年3月,南京汽轮开始进入绿色环保的风电领域。通过与新疆金风公司合作,生产世界上最先进的1.5MW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定子。当年11月28日完成首台试制,12月11日完成第二台试制,并于今年的3月初和4月初分别在新疆风电厂满负荷试运行成功。随后,公司又与新疆金风公司分别签订了小批量试制50台、批量生产300台的合同,今年已经排产130套。

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的水泥炉窑低温余热汽轮发电机组是南京汽轮研制开发的一项高科技能源利用的节能产品。它采用先进的通流设计技术和双压补汽技术与余热锅炉等组成成套发电设备,可以满足不同容量等级水泥炉窑余热利用发电的需要,可有效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节能和环保意义,符合国家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截止到今年3月底,“南汽轮”与海螺水泥集团等水泥企业签订了40多台套炉窑低温余热汽轮发电机组,先后已有8套投入运行,其中为冀东水泥厂提供了2套功率分别为12MW和15MW用于AQC炉余热利用的双压(带补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运行情况良好;已在海螺水泥集团投运的5台炉窑低温余热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均达到优秀,经济性达到设计保证值,最大连续出力达到或超过设计值,具有良好的变负荷性能。

水泥炉窑余热发电项目是直接利用窑头窑尾排放废气中的中、低温废气进行回收发电,不需要补充燃料或多余消耗燃料,综合成本每度电比外购节约0.4元左右;既可大量回收和充分利用低品质的余热用以发电或热电联供,以降低水泥生产的电耗,节约能源,又可有效的减少水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等同于火力发电厂,还具有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功效。相对于补燃型的资源综合利用电站而言,利用水泥窑纯低温废气余热所建设的电站不配置任何燃烧设备,所以也不增加任何的烟气、粉尘和废渣的排放点,因此它是一种经济效益可观、节能、清洁环保、符合国家清洁能源产业政策的绿色发电技术。

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10年,如果40%的新型干法生产线采用余热发电技术,年发电量可达84亿kWh;按供电煤耗每kWh380克标煤计算,相当于年节约300万吨标煤,同时可减少粉尘排放约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6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6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4.5万吨,可使吨水泥熟料成本降低15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南汽轮在水泥炉窑低温低压汽轮发电机组、空冷汽轮发电机组和兆瓦级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等新能源、新技术的运用上处于国内领先的位置。

面对国家宏观调控、清理整顿电力投资,不少企业出现了“不适应症”。而南汽轮坚持自主创新,在积极求变中闯出了一条新路,使循环经济产品凸显“差异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始终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

为迅速发展10万千瓦以上大功率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发电设备,南汽轮加大了对重型燃机工艺装备投入及技术改造,实施了《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设备》技术改造项目。2005年,受国家发改委委托,江苏省经贸委对南汽轮已形成9E燃气轮机静子部件加工及装配试验能力为目标的《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设备》国债专项资金技术改造项目组织了竣工验收,并同意项目验收合格。这项填补国内大型燃气轮机空白和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项目全面达到了建设目标,从而使南汽轮形成年产3套S109E18万千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设备共54万千瓦的生产能力,电站设备制造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经济效益超出了原先的预期。

在我国发电设备制造行业中,南京汽轮作为国家装备制造大型骨干企业的发展业绩可圈可点。近年来,该公司在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引领下,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制造,积极消化、吸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研制开发出一些新产品,不仅国产化程度高,而且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南京汽轮生产的清洁高效发电装备——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IGCC)、空冷汽轮发电机组、直驱式兆瓦级风力发电机、水泥炉窑低温余热汽轮发电机组等新能源装备被国务院列入16个重大装备发展领域或国家“十一五”期间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南京汽轮总经理沈群说:“近几年公司实现了高起点、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这主要是把自主创新作为公司整个发展的立足点,成为公司经济发展的源泉动力、自觉理念和行为”。

重大装备的产品质量是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南京汽轮坚持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自我品牌发展之路。

总经理沈群认为:“品牌是一种战略资源,谁拥有了知名品牌,谁就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大优势。”“十五”期间,南京汽轮汽轮发电机组产品连续跨过5万、6万、15万千瓦的台阶,完成了20万千瓦汽轮机的改造,主要解决了产品有无问题。而“十一五”期间,南京汽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一,就是要靠创国家级名牌来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2006年,南京汽轮在取得蓝鹊牌电站汽轮发电机组和蓝鹊牌燃气轮发电机组“江苏省名牌产品”之后,又获得了“蓝鹊牌热电联产汽轮机”中国名牌的称号,并将争创燃气轮机“中国名牌”作为2008年实现的目标。

沈群说:“近几年公司实现了高起点、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主要是在发展思路上切合于循环经济、适应于循环经济、得益于循环经济。国务院将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包括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等新型能源装备列入确定的16个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的重点产品,更为我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南汽轮今后的发展会更加美好!”

推荐访问:创新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