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政总结

中国现代学术语汇的困局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8 08:49:31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中国艺术体系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出现了两套语汇:以艺术为总名的艺术体系和以文艺为总名的艺术体系。教育制度中作为学科体系的文学和艺术的分开强化了后一体系,而西方源源不断的译著则强化着前一体系。二者的并存造就了中国艺术学的语汇困扰,以及由此而生的艺术概论的写作困扰,还在艺术史的语汇上产生语义的差异。

关键词 艺术学 语汇 现代学术 困局

作者 张 法,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金华:321004)

中国的现代学术语汇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怎样估计都不会过低;但中国现代学术语汇是在救亡图存的危机和战斗时代创造出来的,因而也存在着众多的遗憾,在某种意义上,这些遗憾成了中国现代学术进一步前行的干扰。因此,对中国现代学术语汇中的遗憾进行学理的梳理和讨论,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试图以艺术学为例,探讨这一问题。艺术学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新颁布的《学科授予与人才培养目录》(2011)中上升为学科门类,其在中国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得到提升。但中国现代学术语汇在艺术学上的困扰却尚未得到较好地解决。这里,笔者对其最基本的语汇进行初步的梳理。

艺术体系在中西互动中呈现为两套语汇体系

笔者写有《文艺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关键词的产生、纠缠、演进和意义》一文,考据和学理地梳理了中国现代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互动中,产生了对接西方艺术体系的两个术语。一是艺术一词,遵照了西方的原意;二是文艺一词,显示了中西的汇通。这里简述一下该文的大意,作为本文呈现问题的一个基础。

艺术(art)在古代是以技术为核心的,因此,希腊文是techne(技艺)。但是希腊文的艺,含义很广,既与宇宙本体的逻各斯(logos)相连,又与各业的手艺相连,还与绘画这样的艺术相连,这一切内在的共通点是,凡艺都要遵循规律和法则。中世纪,艺术分为高雅之自由艺术(如天文、几何、音乐等)和粗俗的机械艺术(如各行手艺及建筑、绘画、雕塑等)。文艺复兴开始,建筑、雕塑、绘画三者从手艺的技术中区别开来,成为高雅之艺,进而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文学六大艺术加上一些小的艺术如舞蹈,被统一成为艺术体系,这一艺术体系不但与技术区分开来,又被与同样高尚性的科学和哲学区别开来;这既区别于技术又区别于科学的艺术,其目的是追求美,因此,当时被命名为美的艺术(意大利语Arti del Disegno,法语beaux arts,英语fine art,德语sch?觟ne Kunst),关于这一艺术体系的理论就是美学(也叫艺术哲学)。英语的fine art随大英帝国的强大而影响最广,在以后的进一步演进中,fine art简化成了Art,并最终成了art。由于历史的原因,艺术(art)有三种含义,一是仅指绘画,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地位最高,这典型地体现在达·芬奇和阿尔伯蒂的论著中;二是指建筑、雕塑、绘画等文艺复兴时地位得到改善的三门艺术,即美术;三是指六大艺术门类为基础的整个艺术体系,随着20世纪以后的发展,加上电影和电视剧,成为八大艺术为基础的体系。

当西方作为体系的艺术观念传到东方,日本人最早(1871年维也纳博览会)接触到的是德语的sch?觟ne Kunst(美的艺术),于是用汉字“美术”一词去对译,并且很快为学界接受,于是美术成为艺术体系的代称,影响一时。受日本这一译法的影响,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在其论著里都用“美术”指艺术体系。后来日本人在与西人原著的进一步接触中,明白了美术与艺术的区别,艺术取代美术成为了艺术体系的总名,中国也在新文化运动时间接受了日本的方式,用艺术取代美术。吕澂1917年初在《新青年》杂志第六卷第一号发表《美术革命》,文中要求严格区分艺术和美术,并不满于“国人多昧于此”。由此经过10年的努力,艺术一词取得全面胜利,成为中国现代学术语汇中艺术体系的总名。

然而,日本和中国最初都用“美术”去对接art(艺术),从文化深层来说,在于中国文论以及受中国文化巨大影响的东亚文化圈里,艺术体系是以文为核心的。甲骨文金文中,艺是人双手捧树欲种,体现植树之艺,在远古文化之中,树与种树,皆具有神圣性,因此,植树之艺引申为一切技艺,有高尚性的六艺,有精美性的工艺,有低俗性的技艺,无论高与低,艺强调的是一种活动中的技术层面。因此,在中国文化的体系和思维中,虽然文中也有艺的一面,从艺可以呈现文,但文与艺相比,文离道更近,而艺离道稍远。中国文化自远古到清代,文高于艺,既是基本常识,又是社会共识。如果非要用一个西方型的艺术体系对照起来考察中国,那么,中国的艺术,诗文地位最高,其次是诗文书画或琴棋书画,再次是音乐、舞蹈、工笔画、宫室园林,然后才是小说、戏曲、版画、年画……总而言之,艺术体系中,与文接近、文气越多就越高,与文越远、技艺越多匠气越重就越低。中日最初面对西方art(艺术)的时候,在美术走向定型的演进中,用得较多的语汇还有上艺、雅艺、美艺,上、雅、美,都是为了弥补“艺”在中文里地位较低的事实。整个中日现代学术语汇在这方面的演进,都呈现这样一个历程:艺术一词逐渐从一般的“技”和“术”中提升起来,纯化起来,最后达到在含义上与西方的art(艺术)完全一致。

而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是由西方艺术原著不断地进入东亚而东亚学人又努力而虔诚地学习西方的结果。然而,由于中国艺术体系是文高于艺,在从清末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思想启蒙和五四的文化革命中,文学成为文化的先锋,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因此,艺术取代美术成为艺术体系总名的同时,文艺作为艺术体系的总名产生了出来。把艺术体系称为文艺,要强调的正是文学在艺术中绝对的重要地位。这一由文化所决定的思维定式,在中西接触之初就产生了出来,梁启超《新民说》(1902)、王国维《人间嗜好之研究》(1907)、李大钊《美与高》(1917),都把文学与美术(即艺术)并列。此后,文学艺术并列成为惯例:1929年鲁迅译的《现代新兴文学诸问题》“科学、哲学、文学艺术”[1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2 ],到1978年周扬一篇文章题目也是《关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艺术问题》……文学艺术的简称,就是文艺。面对同一个艺术体系,中国现代学术语汇有两个语汇:艺术和文艺。前一个词汇由于有西方原著源源不断地译成中文的大力支持而一直存在;后一个词汇由于中国心理结构的支持而一直存在。然而,艺术一词的含义在这两个语汇中又是不一样的:在前一个词里,艺术里面包含了文学;在后一个词里,艺术不包含文学,而与文学并列,是除了文学之外的其他门类艺术。这两个词组成起来的是两套不同的语汇体系。正是在这两个词都作为艺术体系的总名而可以互换使用的过程中,学术概念的用语混乱开始了。在日常用语中,用法即意义产生作用,这一混乱无伤大雅;在学术运作中,这一混乱却阻碍着学术进步。

由艺术的两套语汇具体体现为

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差异

中国的艺术观念来源于西方。西方的艺术体系著作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形成了中国学人关于艺术一词作为艺术体系总名的基本观念。讲到艺术学的学术体系,就是一个以艺术为总名包括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文学,以及后来的电影、电视剧,还有一些小的门类如舞蹈、书法、摄影等的体系。然而,由于各个艺术门类的具体特点以及教育体系的具体要求,还有中国文化心理的作用和中国现代文化的演进的具体性,文艺作为艺术体系的总名,一直存在,并且在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强化。从清末新政《奏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到民国初年《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再到共和国初期《高等学校课程草案:文法理工学院各系》,在教育体制的学科体系中,基本的方式都是:由于文学建立在语言之上,把文学与语言列为一组,美术、音乐、工艺等列为一类,建筑因与技术甚为相关,列入工科。基本上形成的是一个以“文艺”为总名的艺术体系。

改革开放之后,1983年和199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学科目录,艺术的学术体系还是基本上分为三块(文学、建筑学,其他艺术门类),除了文学和建筑之外的艺术门类被总归到“艺术类”的名下,由于艺术学名下有设计艺术,与建筑关系甚大(其复杂性不在这里展开),在这一意义上,基本上形成了文学和艺术并列的学科体系。不过艺术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四个一级学科同属文学门类。在学科体系上,艺术学得到强化,并由这一语汇把众多的艺术门类更紧地结合起来,但强化的同时又把文学与艺术并列起来。特别是1997年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学科目录,把艺术学在1983年和1991年学科目录中尚较庞杂的分类,划分成很整严的八个二级学科: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电影学、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设计艺术学、舞蹈学。这些艺术门类之间的认同感得到加强,艺术学之为学的体系性得到加强,同时,艺术学与文学的并列感也得到加强。文艺作为艺术体系的总名得到更进一步的强化。然而,学位授予是按照门类命名,因此,各艺术门类在学位证书上都是文学学位。因此引起了(从不同的一面看,确实具有与文学不同的)其他艺术门类的不满,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迅速从文化的高位跌落下来,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已经被电视所取代,在文化的先锋作用上又被电影、美术、设计所取代,以及其他因素的推动,开始了艺术学(一级学科)对文学(门类)的独立运动。这一努力取得成功,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下面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

这样,100多年来中国建成了一个中国型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名称上,都是一个文艺(也只有以文艺)为总名才能概括内容的艺术体系,或者可以说,中国型的艺术体系就是文艺体系。这样在中国现代的学术语汇里,关于艺术学有两套语汇,一是基于学术体系的语汇,艺术作为艺术体系的总名,这是以西方学理为基础而来的,而且因西方文化的全球化而成为世界通则;一是基于学科体系的语汇,文艺作为艺术体系的总名,这是以中国现实为基础而来的,在教育以及由之而来并受其统领的学术活动中得到强化。这二者的差异是由中国进入现代进程以来,在与世界的互动中产生出来的。两套语汇体系虽有差异,但学科体系也要讲学术性,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同,造成了作为学科体系的艺术学在进行学术言说的时候,与学术体系和学术术语产生差异,由此产生了艺术学在一些内容和术语上的冲突、错位、混乱。

两套语汇的不同,

集中体现为艺术概论写作上的困境

艺术学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之后,其课程设置的基础是艺术理论。正是由于艺术理论的重要,1997年的学科目录在八个二级学科中第一个就是艺术学(理论),然后才是其他门类艺术。在学科体系中,艺术学是排除了文学之后的其他艺术门类的总和。由于中国以前是没有艺术概论的,只能来自西方(包括受西方影响的苏俄和日本),而这些艺术概论著作,都是以艺术为艺术体系总名的艺术概论,即包括文学和建筑在内的艺术概论,在民国时期就有日本学人黑田鹏信按照西方框架写的《艺术学纲要》(俞寄凡译,商务印书馆,1922)和蔡仪按照苏联框架写的《新艺术论》(商务印书馆,1943)。在这一传统中,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艺术概论,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写组编的《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是按艺术体系编的,以后在艺术(学)概论上有重要影响的著作,如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和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二版),以及1983年以来出版的数量超过百种的艺术(学)概论教材,都是按照西方型的艺术体系编的,只有一本例外,王次炤主编的、作为“全国艺术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委员会推荐用书”的《艺术学基础知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完全按照教育部1997年学科目录艺术学中(除了艺术学理论之外)七个门类艺术学科,音乐、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艺术、舞蹈、美术、艺术设计,每个门类学科一编,其中戏剧与戏曲分开各一编,共八编,每一编都按照史论结合的方式对本学科进行全面论述,体现了学科体系中独有的艺术学内容。但此书只按中国事实和自己的直觉进行,没有提及学术体系与学科体系的差异,也没有提及由中西互动而来的艺术体系和文艺体系之间的差异。因为要讲清这一点是很难的。也正因为只摆事实,不讲道理,因此(据我所见)无人应和,以后的艺术(学)概论,还是不依学科体系,而按学术体系。

不过,西方的(也是世界的)艺术理论之为艺术理论,并不指对个别艺术而言,而是对整个艺术而进行的理论抽象而言,讲艺术起源、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艺术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就这些而言,有还是没有,讲还是不讲文学和建筑,都无关大局。只是讲艺术分类的时候,不讲作为语言的文学,又怎么把艺术讲清楚呢?这里显示出了艺术体系和文艺体系的纠结。然而,正因为文艺体系要把文学和艺术分开,要讲清楚是什么原因和什么性质使文学可以与艺术分开,中国艺术学作为学科体系的学术基础的特质才会产生出来,中国艺术学的独特性才会显示出来。而目前中国的艺术体系在学理上还依附在西方型的艺术体系上,这正是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尚未走出学步阶段的原因。

如果中国学科体系的艺术学写出不讲文学只按七个艺术门类(按1997年学科目录中的二级学科)或四个艺术门类(按2011年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总结出的艺术(学)概论,与西方型的艺术理论是什么关系呢?依理而推,为了在术语上更加清楚,文学叫文学理论,除文学之外的艺术门类综合起来叫艺术理论,那么文学加上艺术就应当是文艺理论。这样关于中国型的文艺体系在这方面的学术语汇就清楚了。但是,中国现代文艺史的演进给这一语汇的整理带来了阻碍。文艺理论这一语汇已经被文学理论占有了。这又得从中西互动讲起。西方的文学理论,古代叫诗学(poetics),文艺复兴以后,批评一词从意大利开始慢慢扩展到整个西方(critica意大利语,1a- critique法语,kritik德语,criticism英语),最后在英语世界形成了以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sm)为总名的文论,而在德国,最初对应着文学批评,最后却是以文学科学(literaturwissenschaft)成为文论的总名,德国文论影响到苏俄,形成苏俄的文学科学(литературоведение)。在西方文论向东亚推进之初,日本学人用“文学概论”去对接英语的literary criticsm(文学批评),中国受其影响,在民国初年《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1913)中,定名为文学概论,主导了民国的文论语汇。另一方面,日本学人又用文艺学去对译德国的literaturwissenschaft(文学科学),主要是强调文学的艺术特性。在这一意义上,文艺的语义是:文学这一艺术。

当中国与西方对接之时,同样有文以载道的中国艺术体系与艺术追求美的西方艺术体系之间的差异,因而在文艺作为艺术体系总名出现的同时,文艺作为文学的同义词使用(即强调文学作为艺术而非作为其他),从周作人在《人的文学》(1919)和《新文学的要求》(1920)始,在郭沫若、田汉、梁宗岱、穆木天、梁实秋、李健吾、黎烈文、刘大杰等关于现代主义文学的话语中,在鲁迅、瞿秋白、郭沫若、冯乃超、胡秋原关于革命文学的话语中,四处流动。因此,用文艺学来对接文论有深厚的现实、思想、语用基础,当中国革命高涨,苏俄的литературоведение(文学科学)强势进入中国之时,中国便用文艺学一词与之对接,最后在建国初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草案:文法理工学院各系》(1950)中成为权威用语,主导了共和国以来的文论用语,并在1983、1990、1997年的学科目录中得到延续。虽然195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欲用“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统合整个西方文论,并在1980年代成为英语世界文论的主流,同时三本著名文学理论著作的中译本(韦勒克、沃伦合著《文学理论》1984译出,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1987~1988三种译本,卡勒《文学理论简论》1998译出),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论的语汇。中国当代文论的主要著作,如童庆炳、陈传才、王一川、南帆、陶东风等人的著作,都用“文学理论”,2004年启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宣部第一批重点教材也是使用文学理论,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学科目录都是文艺学,2011年的学科目录只有一级学科,从而二级学科还是实行1997年的目录。因此,文艺学与文学理论出现两词一义的混用。对艺术学来说,文艺学一词并非文学理论所占,从而在艺术体系和文艺体系两套语汇的并存、纠缠与对话中,文学、艺术、文艺,存在着一词多义和相互纠缠的问题,如何整合,路多险阻。

艺术(学)概论的书写困难还与西方艺术学的走向相关。西方艺术的演进,大线是从中古强调“技”的艺术到近代强调美的艺术,这里艺术理论是美学(也叫艺术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德苏瓦尔(Max Dessoir)为代表的德国学人提出艺术科学(Kunstwissenschaft),想要从美学中立出来。然而这一独立学潮不但在德苏瓦尔领导时就一直扯着美学,而且他所开创的独立运动在20世纪中期就宣告失败,标志性的事件是法国学人二战前成立的“艺术和艺术学研究会”,后来又改名为“美学学会”。门罗(Thomas Muo)在20世纪中期总结美学和艺术学走向时说,法国和美国的走向是抛弃德苏瓦尔的两重名称,把二者合为美学。[3 ]韦尔施(Wolfgang Welsch)在20世纪末期说,德语世界仍把美学限定在艺术范围里,自己提出让美学超出艺术的理念,遭到了学院派既有美学的拒斥[4 ]。这里说明一下,德语的科学(wissenschaft)与英法的科学(science)不同,英法的science等同于自然科学,因此,韦勒克说,当德国的文学科学成功之时,“Science de la litterature”(法语的“文学科学”)在法语世界和“science of literature”(英语的“文学科学”)在英语世界,遭到了挫败。[5 ]而德语的科学(wissenschaft)含义不像英法那样强调自然科学内涵,而是强调逻辑、理性、体系。狄尔泰提出Geisteswissenschaften(精神科学)与Natur wissenschaften(自然科学)完全不同,后者属于客观的必然律,前者与主体的理解与解释相关;李凯尔特提出,人面对客体和世界有两种方式:讲究一般性的自然科学和讲究具体性的文化科学(Kulturwissenschaft),这里自然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三词用了同一个wissenschaft(科学),强调的都是逻辑、理性、体系,同样Kunstwissenschaft(艺术科学)的科学也是wissenschaft(科学)。但民国时期留德学人宗白华和马采把德苏瓦尔的艺术科学介绍到中国并著文,把Kunstwissenschaft译为艺术学,在德、英、中的互动中,算是得其精神。

艺术科学独立在西方失败了,但并不是说,中国的艺术学就不对,恰恰相反,中国艺术学的出现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现实基础,需要的是对中国型艺术学给出自己的说法。西方作为艺术体系的总论是美学(艺术哲学),而各艺术门类的学院主要讲自己的门类理论。中国作为学科体系的艺术学(理论)出现之后,艺术理论与哲学学科下面二级学科的美学开始分途。艺术(学)理论和美学理论越来越变成两类东西。这也是中西文化互动中产生的新现象。艺术(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分合纠缠,使中国艺术学在建立自己规范的学术语汇路上,多了一些阻碍。

艺术学理论的学科结构与艺术史的困境

在2011年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之后,艺术学理论具有怎样的体系便成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凌继尧在《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设置》提出在艺术学理论下面设置四个一级学科: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再加上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前三者来自于韦勒克《文学理论》的文论结构,其实是韦勒克在与德俄文学科学的互动中对其对手文论体系的描述。中国文艺学一面接受了苏俄文学科学的基本结构(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但却只把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再加上自身的理解构成了文艺学体系,文学史无法纳入进来,而成为与之并列的二级学科。文论的“困局”与本文主旨无关,艺术学理论以论、史、评为结构的时候,具有两个困扰。第一是艺术史语汇的困扰,第二是与之相关联的内容困扰。

第一,语汇困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学闹独立之时,出现两大潮流,一是要把美学怀抱中成长的艺术体系变成具有独立性质的一般艺术学;二是要把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史研究变成“艺术科学”。前一潮流如上所讲,失败了。后一个潮流,却成功了。以莫雷利的鉴定学、里格尔的纹饰学、沃尔夫林的风格学、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来代表的艺术史研究,在西方学界占有实至名归的地位,成为西方教育制度的学科体系中的一个经典学科。翻开西方大学的学科目录,马上就可以看到艺术史,然而,“当艺术学从美学中独立出来时,产生的两股潮流在术语上却是不统一的。‘一般艺术学’潮流中的‘艺术’是指整个艺术体系,‘艺术史’中的‘艺术’却仅是指的‘美术’。西方的艺术史,其实是美术史。但自从其在艺术学的独立氛围中有了世界性的影响,更主要的是让‘艺术史’这一名称既成为一种传统,又成为一种品牌”[6 ]。然而,当艺术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门类越多(电影成为艺术,电视剧成为艺术……),阵营越大,而艺术史这一传统品牌名称依旧,用语依旧。这在西方是没有问题的,他们理解自己文化的历史和语言的演变。但在中国,现代学术术语是经过艰苦的磨合才产生出来,而这一磨合过程内含的矛盾尚没有完全解决。[7 ]由中国艺术学门类而顺理而来的艺术史理所当然也必须是一个包括四大一级学科的艺术史,这又为中西的学术对话产生误解。而且西方艺术史著作的中译本大量存在,本身就扰乱了对艺术史这一语汇的正确理解。就是不管西方的art history,艺术学理论中的艺术史也还有自己的困扰。

第二,内容困扰。王廷信在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写的“学科简介”中讲:“艺术学理论旨在打通各门艺术之间的壁垒,通过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联,构建涵盖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的宏观理论体系。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为各类艺术现象,旨在从各类艺术现象中探寻艺术的普遍规律。艺术现象是指发生在历史或当下、发生于不同艺术门类中的各类艺术事象。本学科力图在不同艺术门类当中寻找制约艺术现象的普遍规律。”[8 ]这里的各门艺术,凌继尧和王廷信文中都说明了,是艺术学下面的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这样,首先会产生与前面讲的艺术概论一样的问题,这是一个排除掉文学之后的艺术史,要对艺术一词进行语汇上的界定。其次,艺术学范围下的艺术门类,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设计,有各自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从理论上尚可被综合在一起,而放在史上,各门学科的历史相当复杂,很难被综合。一般的情况,是把各门艺术或相邻艺术(如建筑、雕塑、绘画在西方总被放在一起)写成各自的历史,然后将之并在一起,称之为“艺术史”。这里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会离开本文的主题。这里要提出的是,如何在集四个一级艺术门类学科为一体的艺术史的写作中,把中国型的艺术语汇按中国型的逻辑建立起来,而且还不阻碍在与西方艺术哲学以及艺术各门类的学术交流,并在世界艺术史语汇的建构中占有领先地位或者至少是有自己独特的地位?这恐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76.

[2]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3.

[3]门罗,石天曙、滕守尧译.走向科学的美学.北京:文联出版公司,1984:218.

[4]韦尔施,陆扬、张岩冰译,重构美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05.

[5]韦勒克,丁泓、余徽译.批评的诸种概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39.

[6]约翰·奥涅斯,孔令伟译.艺术史与艺术科学.新美术,1997(1).

[7]张法.艺术学:复杂演进与术语纠缠.文艺研究,2011(3).

[8]王廷信.艺术学理论的使命与地位.艺术百家,2011(4).

编辑 叶祝弟

推荐访问:语汇 困局 中国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