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计划

构建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工作框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7 08:47:03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具有交叉学科的特征,由“公共艺术”和“城乡规划学”两个学科的内容组成。由于学科分化导致目前二者存在于不同学科领域,文章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本身存在理论的隔阂、空间分裂和实践碎片化等问题。文章从学科交叉的视角,提出构建一套与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对接的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工作框架。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城市规划;工作框架;学科交叉

检 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11-0147-03

Building the framework of Urban Public Art Planning, Based 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HU Zhe1,CHEN Ke-Xin2(1.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2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Urban public art planning has the inter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 of Public art and Urban planning. Due to the two are both exist beyond the different realms caused by subject differentiation, some problems which about theoretical prediction, space decomposition and practice fragmentation in Urban public art planning are being founded by comparative study The article has established the framework of Urban public art planning associated with Urban plan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disciplinary.

Key words :urban public art planning; urban planning; framework; interdisciplinary

Internet :

现代科学则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交叉科学又集分化与综合于一体,实现了科学的整体化。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作为21世纪出现的一种新的实践形式,是城市发展的产物,也是学科交叉的结果,因而其理论研究需要站在学科交叉的视角,了解各自学科的优势和局限性,取长补短,才能实现交叉学科的整体效益。

一、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是公共艺术和城乡规划学的综合

首先,从构词来看城市公共艺术规划(Urban Public ar t planning)由“城市公共艺术”和“规划”两部分组成。如同“企业管理”指对企业的管理,核心是“管理”,“公共艺术”作为规划的对象和基本结构,“规划”作为核心。然后,从实践来看二者具有交叉协作的特点。在我国,作为公共艺术前身的城市雕塑,早在1993年由文化部建设部共同出台了《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文化部和建设部主管全国城市雕塑工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城市雕塑的文艺方针、艺术质量的指导和监督,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城市雕塑规划、建设和管理(文化部建设部,1993)。”再者,从学科的起源来看,城乡规划学脱胎于建筑学,与公共艺术同属于艺术学的分支,是学科分化的产物,学科间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包含(见图1)。

二、学科分化产生的诸多问题

(一)学科分化造成规划和艺术的隔阂

首先,城市规划虽被定义为一种科学和艺术 ADDIN NE.Ref.(Keeble,1969)但是翻阅相关理论研究,对规划艺术性少有论及。相关研究停留在学科分化前的20世纪初,将艺术性理解为城市美化、装饰、空间的形态、色彩,与公共艺术的理论严重脱节。尽管国内规划理论界看到了理性规划造成城市艺术性丧失的问题,并强调规划要回归其艺术、生活的本源,但由于学科的分化,造成了规划与艺术的隔阂。规划的本质是公共政策,决定了必须反映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使其具有合法性。对艺术和艺术家的创作产生威胁,艺术家必须保持艺术家的“独立性”和 “自主性”这是艺术存在的基础。例如,许多有价值的艺术公众看不懂,而公众都能理解的艺术作品可能艺术价值不高。亟待从学科交叉的视角给予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以新的定位,好的规划既要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要给予艺术家创作的空间。

(二)学科分化使得规划无力回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今天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城市也从过去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发展。公共艺术因其包含所有的艺术门类,将成为政府培育文化产业的公共文化投资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政策手段,这些都需要通过城市规划的工作平台来介入城市空间,实现对城市建设的引导作用。但学科的分化,使得公共艺术不了解城市规划的工作原理,缺少与城市规划有效对接的工作框架。城乡规划只关注土地、空间等经济要素,对公共艺术漠不关心。例如,搜索“中国知网”从城市规划学来研究公共艺术的论文仅有7篇,实践和理论研究无法应对城市新的发展需要。

(三)学科分化造成了空间的分裂

学科分化使得两个学科对空间的认识都存在局限性,造成了空间的分裂。空间问题是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方便城市建设和管理,提高解决城市复杂问题的效率,空间被片面的理解为物质空间“实践的空间”(spatial practice),空间被划分成各种功能类型、组合关系、结构逻辑、形状、层次等。公共艺术强调艺术家创作和日常生活的体验紧密联系,空间超越了简单的描述的层次,经过艺术家和观者的想象,空间被体验,同时空间的意象被改变,原来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成为一个被体验的生活空间“表现的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s)。

新空间理论认为只有“实践的空间”和“表现的空间”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空间,再现性空间(Spaces of representation)(Lefebvre, H.,1991)。学科的分化,一方面公共艺术不能有效的理解城市空间系统,解决城市空间问题,而城市规划因其过度强调“理性”“功能性”造成了城市空间“非人性化” “生活的虚无”,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是将学科的优势有机的结合。

三、构建与城乡规划工作体系对接的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工作框架

综合以上问题,结合国内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实践,只有从学科交叉的视角,构建一套既满足公共艺术的特点,又能与城乡规划体系对接,既强调艺术家的创作又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工作框架,该框架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强调规划的过程性特点

工作框架被用来描述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结合公共艺术的特点,对现有城市规划工作框架的改良。传统的城市规划具有明显的工具性传统,过于强调规划的结果,规划被当做“项目”,规划师关注的是“如何高效的完成项目”。而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工作框架应突出“过程性”的特点。

(二)强化艺术家与公共领域的连接作用

不同的文化、风俗、历史构成了每个城市各有不同,不同的群体也有不同的诉求,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不是限制艺术家的创作,而是帮助艺术家联系公众,认识一个真实的公共领域,不是告诉艺术家在这里“做什么”而是告诉艺术家这“是什么”。

(三)明确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对象

“艺术”以及“什么是艺术”这问题,在当代的艺术发展中已演变成今天“什么都是艺术”的广义现象,纵然对“艺术”难以下定义。但为明确规划的对象,既不可无限制的放大“景观、建筑都是公共艺术”也不能将其局限在雕塑、壁画等纯艺术。为契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应从学科分工的角度对公共艺术给予限定,公共艺术可包含艺术学中的二十一个专业。是一个行业、一种产业、一个社会群体的综合。(见表1)

(四)整合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相关内容

目前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内容过于分散,多以专项规划的形式存在于城市规划体系中,如:城市雕塑规划、城市导视系统规划、色彩规划、夜景规划、广告规划、公共艺术设施规划等,这些都和艺术学相关,都是公共艺术规划的内容 ,亟待整合。

(五)构建多层次的城市公共艺术空间体系

不同空间层级的公共艺术面临的问题不同,不同的城市用地功能和空间形态都会影响公共艺术的形态,例如,带状分布城市旅游线路、滨水空间,以点状分布的重要交通设施、公共建筑,以面状分布的郊野公园、雕塑公园等;不同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位置和作用不同,例如城市级的公共艺术应成为城市的标志,社区级的公共艺术应反映在地的历史和文化;学校、医院、等不同城市功能空间的公共艺术服务的对象也会有所不同。城市规划会依据城市管理的需要构建城市的空间体系,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应对接城市的空间体系,对公共艺术空间的功能、范围、层次、类型给予界定,构建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系统。

(六)建立城市公共艺术的行动规划保障规划的实施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三分编制七分实施,目前规划的法定地位不高,可编可不编,随意性较大。规划管理都从属于不同的部门,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资金无保障、后期管理不到位、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协商参与的机制尚不健全,长官意识、精英决策仍普遍存在。应建立城市公共艺术行动规划,保障规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文化部建设部. 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R/OL].1993 http:///content/11/0804/15/6393723_138027367.shtml.

[2] Keebl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M]. London: Estates Gazette, 1969

[3] James E. Anderson, Public Policy -making: An Introduction, Fifth Edition[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3.135

[4] 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38-9

推荐访问:框架 构建 规划 艺术 城市


[构建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工作框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