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计划

杨振宁:科技发展的模式必须改变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0 08:42:53   浏览次数:

德国墨卡托基金会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袂推出了“启蒙之对话”系列活动,在最后一场名为“启蒙与知识文化”为主题压轴活动的对话上,著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作了有关“科学与启蒙”演讲,并在演讲后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专访。

《检察风云》:您如何看待启蒙与科学的关系,特别是这二者对于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杨振宁:我的工作领域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20世纪初,在德国、丹麦、瑞士和英国所发展出来的一个重要的科学的一支。我曾经说,量子力学是人类的文化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革命之一。所以,我在念研究生的时候,所要念的文章和书籍,80%都是德文的。后来我到过德国很多次,在哈勃克有一个大的实验室,是欧洲第二大的实验室,是一个很多国家联合起来的高能物理实验室,我去过那边很多次,那边有我很多的朋友。十年前,有一个非常大的庆祝它100岁生日的会,我还参加了,发表过演讲。

大家一般认为启蒙开启于牛顿等人的工作,这些工作对于18世纪的欧洲宗教、哲学、政治、科学、文学、艺术都引进了新的理念,引进了新的思维方法,这个影响是巨大的。比如说法国的大革命、美国的独立,都是曾经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一般讨论启蒙的时候,基本上通常是注意启蒙对于哲学和宗教思想的改变。其实启蒙也影响了科学。牛顿在1787年发表了《数学原理》,使得人类第一次定量地了解太阳系的结构,从而知道宇宙有准确的规律,可以用数学公式描述,这个重要的工作可以说是催生了近代科学。

事实上,如果你要问启蒙最主要的是什么精神,我想有两点:第一个,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名词,我想也许应该叫做“去宗教化”;启蒙的第二个要点,是思想的理性化。这两点没有问题,在18世纪以及以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也与后来所有的科学、政治、哲学的思想有重大的影响。

可是18世纪的中国跟18世纪的欧洲,在思想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文化传统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19世纪还仍然是这样的。不错,在20世纪的初年,引进了一些西方的新思潮;可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跟西方的文化传统、跟西方的语言,一切的一切都完全不一样。所以有人说“五四运动”给中国引进了启蒙,我自己觉得这个讲法是不太恰当的。毫无疑问,20世纪初年开始,尤其是“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的20世纪以及今天有巨大的影响,可是这个影响我觉得用“启蒙”这两个字来描述是不大恰当的。

大家知道一位哲学家叫李泽厚,他也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20世纪的头一些年,中国的思想界主要的不是启蒙,而是救亡,救亡压倒了启蒙。他的意思我同意,换句话说,用启蒙来描述20世纪前四五十年中国思想的转变是不大恰当的。我自己是出生在1922年,我听过冯友兰先生的课,听过贺林先生的课,我也认识很多政治、经济学的教授,我觉得李泽厚所讲的“救亡”,是那时候文化人的中心思想,是比较正确的,不应把欧洲的名词“启蒙”搬到当时的中国来。

《检察风云》:能具体讲一讲吗?

杨振宁:1898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当时没有中国人真正意义上能够教一些现代的科学。后来,中国开始派很多的年轻人到美国去学习、去留洋,清华大学当时还不是一所大学,只是为去美国留学的这些留学生做准备的一个预科学院。后来这些人回来之后,在当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当教授。我30年代上学的时候,都是这些人做我们的老师。他们相对来说是非常成功的。

在昆明西南联大的时候,我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去接触物理学最新的一些发展,而当时西南联大的水平是世界水平。短短40年,中国建立起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现代化的大学系统,能够把我这样的人培养出来,达到世界级水平,这是40年代时候的事情。我1946年在芝加哥大学,当时芝加哥大学的课还没有西南联大的课那么先进。

所以如果回顾这段历史的话,可以看到,中国对于现代科学引入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这是令人震惊的一个进步。而这样的一种进步,甚至超过了日本,在4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速度其实是快于日本明治维新西化的速度的。在当时整个制度是非常灵活的,很快地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以在过去的一百年当中,现在我仍然还是相信,从一百年往回看的话,如果我们还是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对于人类来说,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是什么?我说是有两个。

20世纪发生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最重要的对人类产生影响的事情,第一个是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这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力;第二就是中国的崛起,中国成为世界当中一个重要的力量。这两个事情是20世纪最大的两件事情,它会对未来的历史发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20世纪的两大主题。对于我来说,这两个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但是作为一个结果,作为这个发展的一个结果,我们大家都知道,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对于人类的未来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领导人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像能源的问题、环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变成了世界上很多大国领袖最重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所以我们发展的模式,或者说21世纪科技发展的模式,是必须要改变的,是不能不变的。人类必须要团结在一起,来共同思考怎么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我们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怎么样来尽可能地降低科学技术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科学技术是否能够解决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呢?我不知道,我没有答案。我是有一些担心,不是担心科学本身,而是担心政治智慧,世界各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是否能够来应因我们所面临的危机。

《检察风云》:您作为上世纪20年代出生的科学家,您经历了差不多整个20世纪,我们中国的启蒙和现代化是被迫的,是被强行拉入的。我们如果正常运转的话,不会是这样的一种发展路径。

杨振宁:你的问题是不是说,中国近代的科学是从西方引进来的?这个当然是,就是我刚才讲,在20世纪初年的时候,中国没有任何近代科学。不错,中国古代有很多技术上的发展,可是技术上的发展跟近代科学有一个很大的分别,而这个近代科学在中国始终没有萌芽,这是一個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有着古老文化,可是没有从中国的土地上自己产生出来近代科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复杂的题目,有很多的讨论。不过,我想很清楚,在20世纪初年,中国完全没有近代科学,既没有近代科学的知识,也没有近代科学的精神。

《检察风云》:假使没有西方科学的引进,我们中国的文化机制里面能不能自己产生近代科学?自己通过慢慢地演化会诞生近代科学?

杨振宁:我想这个假设的问题很难回答,不过我想大家公认:在20世纪初年,在西方的近代科学已经同步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近代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还是零。也正因为这样,能够在这110年之间,有现在对于近代科学知识的引进和成就,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事情。

《检察风云》:您对物理学未来的走向怎么看?

杨振宁:物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是惊人的快,而且它的影响也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大家手提电话的来源,与量子力学产生出来的半导体的研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没有量子力学就没有半导体,没有半导体就没有现在的计算机,没有手提电话。这只是20世纪物理学实用影响的一端。

可是21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总趋势,我认为现在在改变,改变的道理有内在的、有外在的。内在的就是本身发展得非常快,现在产生了内在的一些问题,非常复杂的数学问题,我觉得一时不容易解决。外在的问题,就是基础物理学的研究,是要用大的加速器,加速器越做越大。我刚才已经提到了,在哈勃克有一个最大的实验室,欧洲有一个最大的实验室在日内瓦,现在有一个最大的加速器叫做LHC,已经运转了差不多两年时间,这个机器花的钱差不多是100亿美金。现在有3000个物理学家在里面做研究。

你可以想到,一个实验室要变得这么大,要花这么多钱,这个困难很多,很难想象以今天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形,还会支持更大的1000亿的加速器,我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样,物理学的发展有了一些困难。这是不是代表着物理学就完了?我觉得不是,因为物理学除了基本的方向,还有很多衍变出来的方向,这些方向能够有研究的东西、能够有成果的东西、能够对于前途、人类的生活有巨大影响的这些方向,都多得不得了。

我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有所谓非常小的物质,这种非常小的物质、非常小的材料,对于人类的前途有非常影响。这一类的研究现在正在蓬勃展开。所以你要说物理学是不是有些改变呢?是有,可是整个物理学对于年轻人讲,是非常值得走进去的领域。因为它里头方向改了,可是重要的问题、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而又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的方向多得不得了。

特约采写:张天潘

编辑:程新友 jcfycxy@sina.com

推荐访问:科技发展 改变 模式 杨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