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政法军事

浅谈我国社会变迁与科技发展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4 08:53:14   浏览次数: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科技创新与技术革命,当新能源被发现,社会生产结构随之发生相应变动,生产力关系也被重新调整,社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计算机的产生,每一次科技发展都离不开新材料、新技术的支持,分析科技文明给社会变迁带来的积极影响,对新时期优化我国的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关系,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变迁;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一、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产生的成就及意义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而物理、化学作为基础应用学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动力,无论是蒸汽机、蒸汽火车、蒸汽轮船,亦或是内燃机、电动机、发电机的设计与产生都离不开物理学和化学技术的支持。例如蒸汽机是靠燃烧煤炭产生热量,通过将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来产生动力进行手工业生产。煤炭的燃烧利用是典型的化学现象,而蒸汽机内部大量的机械杠杆是力学原理的应用实现。正是在物理学与化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下,蒸汽机才得以产生。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产生极大的改变了社会生产力关系,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使得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迈入了工业文明,进入了大机器生产时代,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为后期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海外商品输出、海外市场拓展奠定了生产力基础,不仅维护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政权,更推动了世界经济向一体化进行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代表标志是内燃机、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新的社会生产力方式的产生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关系的创新,也促进人类社会由化学燃料能源向电力能源结构转变,高效的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加快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让资本和生产材料高度集中,产生了公司性质的行业垄断和垄断组织,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原子能及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由能源产业型形态向信息文明发展,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让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的第三产业链迅速形成和集中,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时代。

二、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及意义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神州”系列飞船的太空遨游,“蛟龙号”超级潜艇的海底捞月,“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光速计算,超级磁悬浮列车的投入运营,超大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的宇宙顺风耳,“复兴号”高铁动车组,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墨子号”量子卫星实现“千公里级量子加密通信”……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在无形中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让我国在重大前沿科技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达到了同期世界先进水平,甚至领先世界。在我国科學技术快速发展今天,科技创新成为了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话题,为了快速提升我国的科学技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创新、自力更生”的原则,既要不遗余力的加强科技创新性人才培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要不断拓宽科学技术发展渠道,多领域、多维度发展科学技术,以科技生产、科技创造、科技发展为导向,加大科研教育投入,着力发展国防装备制造、新材料、前沿技术的应用与成果转化,立足基本国情,紧跟时代发展节奏,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科技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科研与学术交流沟通渠道找到科学创新的基本点,立足自身发展,保持优良传统,坚持社会主义特色发展道路,保持自身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鲜明特征和独创性。

三、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规划

在未来科学发展中,我国要在立足“科教兴国”战略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发展科教事业,既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素质教育体系,也要不断完善政策引导科技创新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着重于化学、物理、生物等基础应用学科的人才培养,在不断强化社会科技创新体制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科研教育体制改革,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为导向,竭力扩充科研技术人才队伍,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坚持科学技术导向型的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和经济创新的发展原则,秉承科技强国、科教兴国、科学立国的战略发展宗旨,加强公民的理性思维培养,通过深化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内容提高公民科技素质,实现全民创新、社会创新、国家创新的社会目标,从而增强我国的科研实力,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我国要想在未来占领科学技术发展的高点就要继续坚持“科教英兴国”战略,通过强化社会创新机制建设来引导社会科学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物理、化学等基础应用学科建设,通过不断优化科技管理体制来提升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坤,杨玫,张志平,王宜怀.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反思——Ⅰ.历史的回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3):11-15

[2]本刊编辑部.科技发展不要忘记“为了人”这一初心——潘教峰研究员访谈[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06):12-17

[3]王丽萍.俄罗斯科技发展状况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7(10):24-26

作者简介:吴考旋(2000.01.16)男,籍贯:湖南省桃江县,学校:长沙市雅礼中学。

推荐访问:科技发展 浅谈 我国 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