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计划

坚持引退结合改育并举,全力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7 09:16:02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盐城积极抢抓“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全市工业经济呈现“转型加快、结构优化、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

一是工业运行总体平稳。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面达57.9%,同比增长11.1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最好水平。37个细分工业行业,有28个正增长,行业增长面达75.7%,同比提高24.3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引领增长的新引擎,1—7月份增速较全市面上分别高10、14.4和17.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装备开票销售分别增长26.8%、17.2%、15.7%。三是增长质量不断提升。得力于 “263”专项行动、取缔“地条钢”、去产能等政策措施的坚决落实,全市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过火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占全省新能源发电量的31%。1—7月份,化工、水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用电下降29.6%,全市度电开票销售达26.7元/千瓦时,同比增长15.5%。单位GDP能耗降幅全省第一。四是创新能力取得突破。清华大学首家校外国家级工程实验室落户盐城,金风科技建成全国风电行业唯一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累计获省认定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72个,数量居全省第三。

一、突出“引”,积极引进新产业、新项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今年以来,我市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继续保持20%以上,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近40%。其中,盐都智能终端产业园引进的赛博宇华手机整机项目,从洽谈签约到竣工投产仅用了2个多月,目前园区已入住产业链项目60多个,今年可出产手机1000万部,电子信息产业有望成为我市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我们将分类施策、重点倾斜,加快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大数据、智能终端、高端装备与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地标特色产业。二是全力突破重大项目。今年以来,我市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对招引的重大产业项目,设备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的,按实际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补助。对能够支撑带动我市产业跨越发展的龙头型、旗舰型特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不受500万元封顶限制。当前,我们要抓好政策落实,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强化土地、资金、用工等要素协调保障,积极推动投资60亿元的东山精密液晶模组、投资38亿元的博汇纸业二期、投资26亿元的般若电子LED封装等重大项目建设进程,推动早日投产达效。三是加大组织推进力度。从去年10月份开始,累计举办观摩活动6场。下一步,继续落实好“单月会办、双月督查”的重大项目督查推进机制,单月提请市领导召开全市重大项目会办会,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双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依次轮流对各县(市、区)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现场观摩点评,层层传导压力,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二、突出“退”,运用倒逼机制促进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企业就地退出

经过3轮化工专项整治,全市化工园区由10个减至4个,化工生产企业由735家减至323家,入园率达83%,全省第一。2016年,全市淘汰面料产能400万米、纱线产能3500吨、造纸产能1.5万吨,铅蓄电池产能120万千伏安时,处置僵尸企业3万多家。化解船舶过剩产能187万吨,占全省的56%。依法依规取缔了13家涉钢企业60套中频炉,顺利通过国家和省督察组验收。下一步,围绕确保年底关停企业30家,重组企业20家,完成关停任务50%,化工企业入园率85%以上的目标任务,在企业的数量上做减法,企业的规模上做加法,效益提升上做乘法,风险控制上做除法,推动化工落后产能压减、集中度提升、产业布局优化。一是严把项目准入门槛。强化目录清单管理,坚守“四个一律”底线,化工园区外新改扩建项目一律不批,安全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化工园区项目一律不批,自动化升级改造不到位的企业项目一律不批,用地50亩以下企业新增品种和产能项目一律不批。二是加快企业自动化改造。督促所有化工企业对现有生产装置进行密闭化、自动化改造,完成一家、验收一家,年内建成20个市级以上智能工厂。三是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推动园区进一步完善水、电、热、气、管廊以及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加快化工园区综合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尽快实现智慧安监、智慧环保、智慧生产服务等系统的集中应用。

三、突出“改”,通过推广运用新型制造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一是推动智能制造。从2015年开始,我市开始实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将智能制造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当前全市各类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5000多台(套),应用CNC加工中心超1万台。我市将深入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和互联网提升计划,鼓励企业装备更新、机器换人,实施一批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智能制造项目,到2020年,全市工业机器人使用量超8000台,建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50个。二是推动绿色制造。加快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建设,发挥苏北地区首家节能量交易试点市的优势,积极推进节能量交易体系建立。每年实施50项绿色制造重点项目,推动重点企业绿色制造水平显著提升。大力推动自愿性清洁生产,促进企业节能、减排、降耗、增效。三是推动服务型制造。实施服务型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宣传推介丰东热处理、东九重工、克胜集团等企业由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型的成功案例,推广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个性化定制、在线支持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一批省市试点示范企业,引导制造业企业从主要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型。

四、突出“育”,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做大做强步伐

一是大力开展“争星创优”活动。2016年,根据企业年度入库税金,认定了120家五星、四星、三星企业。在年初的全市总结表彰大会上,对星级企业进行集中表彰,发放纯金奖牌,并让15位五星企业家就坐主席台,在全市引起热烈反响,进一步营造了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我们将持续加大星级企业及制造业企业先进典型服务宣传力度,市里重抓年纳税超5000万元的四星级以上企业,县里重抓本地所有星级企业,确保2017年新入围星级企业20家以上。二是大力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战略重组、股改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强,今年确保新增超100亿元企业1家,2020年百亿元企业达8家以上。开展“隐形冠军”企业培育行动,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通过3年努力,创建国家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和示范企业5—8家。三是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提档扩面,力争今年规上企业市级研发机构覆盖面提升3个百分点,100家大企业(集团)省级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0%,年内新创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认定首台(套)装备15个。加快中汽中心盐城汽车试验场、清华大学工业烟气污染控制国家工程实验室,金风科技风电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四是大力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年初市县两级明确了3000多名干部挂钩服务超万家企业,已实现进万企全覆盖。目前,我们“进解促”从线下走入线上,推动服务企业“E平台”上线运行,实现政策咨询、问题交办在线办理、走訪活动在线记录,构建一个平台办理,一个端口面向企业、挂钩干部,一个流程响应企业需求,一个平台整合服务资源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加快形成企业有所求、干部有所为、部门有响应、难题有化解的工作局面。

(作者系江苏省盐城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

推荐访问:引退 并举 区域 优势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