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思想宣传

多措并举丰富教学资源建设渠道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27 08:43:28   浏览次数:

一、合理设置教学经费投入比

各高校历来重视教学投入,在师资建设、教学平台建设、学生培养设施建设等方面,每年投入教学经费占比学校教育总经费的比例都达到了80%以上。然而,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往往存在经费预算中重理论课题而轻实践教学,重室内教学而轻室外教学的情况。以某高校光电专业的教学经费投入为例:其中教学日常支出占教学经费的一半以上(52.6%),为日常教学的正常运行和质量监控提供了经费保障;教学改革支出占教学经费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31.1%),这主要源于对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视。积极推动教学方法、教案、三纲、教学器材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注入持续动力。实际教学方面也一直是重点关注和支持的方向,实践教学支出占教学经费的比例达到12.5%。实践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可缺少环节,来自用人单位的反馈表明,良好的实践教学让培养的学生在快速融入企事业单位工作中去的时间明显缩短。这从侧面反映出各高校已经意识到狠抓实践教学,支持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从上面的例子来看,实践教学的投入比例还是非常低,远不足三分之一。

二、完善教学设施配置

1.提升创新性实践教学设施的配置

实践教学设施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各高校一般都有基础物理实验室,面向全校理工科开设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专业教学实验中心,面向各专业的学生开始专业实践课程。这些基础和专业实践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有很好的实践教育意义。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学得多、记得多、练得多,但都是对书本已有知识的强化记忆和理解记忆。相对而言,创新思维的培养较为缺乏。这导致很多学生大学成绩优异,但是继续深造读博士时做不出来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工作中也缺乏创新思维。目前,有些高校已经意识到了相关问题,在实践教学环节做了一些探索工作,比如开始PACSO实验,为学生准备一些基本的物理实验零部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兴趣,设计探索性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等领域的实验装置,观测和探索感兴趣的物理现象。大学在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特别是实践培养方案时,应更加重视创新性实践课程的设置、经费投入和仪器购置。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2.提升教学设施的利用率

现在,高校实验室、课堂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设施等公共教学设施一般都比较丰富,能满足教学需要及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比如学院层面一般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验室、校级研究所、校外实习和实践教学基地,能满足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需要。但是总体而言,教学设施的利用率偏低。比如实践教学仪器,大部分都位对学生开放。学生一般只有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完成一个实验的原理学习、仪器构造的了解、仪器操作的学习,以及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时间相当紧张,很多学生上完一门实验课程后,连仪器的基本操作都没掌握,更别说对仪器原理和结构的掌握。如果加强实验仪器的开放程度,则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仪器加强学习,有效提升实验仪器的利用率。如果各學院整体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率高,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效果好,则教学效果自然会提升。

三、优化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是各专业培养学生的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软件”设施。比如物理学本科专业,学制为四年,知识体系中在坚持物理教学及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及研究人才培养基础上适度拓展人才服务领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制为四年,知识体系中在坚持电子专业教学及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及研究人才培养基础上适度拓展人才的电子设计能力。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本科专业,学制为四年,知识体系中在坚持电子专业教学及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及研究人才培养基础上适度拓展人才的教学能力。光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制为四年,知识体系中在坚持光信息专业教学及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及研究人才培养基础上适度拓展人才的光电器件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如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做好专业设置的优化,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

2.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对总体培养计划和目标制定一个可行度高的执行方案。该培养方案既要能体现和完成培养目标,又能具有实际操作性。培养方案应该是一个动态方案,即根据科技和社会发展形势,不断修改、优化。培养方案应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贯彻大类招生、分类分型培养思路,凸显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定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彰显国际化特色,构建以生为本、先进科学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四、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建设,目前的情况是课程设置相对丰富,但是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对应性有待提高。比如某高校的物理学专业的课程有:高等数学、基础物理学、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量子物理、相对论、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基础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系列课程、计算机应用系列课程等。可以看出,这些课程设置非常丰富,但学生是否感兴趣,要做充分调研。再就是,目前国内高校,学生可以自选的课程比例偏低,这一方面是学校为了避免可选课程多,教师备课任务重;另一方面也是学校不够知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有待进一步加强。增加学生可选课程,固然增加了教师的备课工作和学校安排授课教师的难度,但只要学校高度重视,总结经验,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推荐访问:并举 教学资源 渠道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