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学习计划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5 09:25:34   浏览次数:

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详细阐述和具体部署,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新的执政理念,是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在当前形势下,加强社会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不容忽视。

首先,党的基层组织是社会建设最直接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本身虽不直接参与制定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但却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最直接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我们党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来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基层党组织仍然担负着建设和谐文化、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平正义、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服务人民群众等重要职责,担负着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的重要职责。基层党组织的特点及所处的特定地位及作用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基层党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其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加强社会建设的基础力量。党的十六届六全会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创新论断,凸显了党的自身建设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加强社会建设,就是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虽然基层党组织工作权责有限,活动范围有限,但是,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整个执政体系中的末端,也是最基础性的一环,直接面向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重要任务,具备较大层面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影响力。正是有了基层党组织貌似平常实质意义非凡的工作,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党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领域才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因此,在相对薄弱的社会建设领域,同样也要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作用。

再次,党的基层组织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当前,在我国加快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应注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及时了解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和减少不和谐因素。党的基层组织可以直接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和真实需求,将人民群众的冷暖、群众的要求及时反映给党的决策层,从而使党的决策充分体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急迫需求,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巩固社会建设的成果,避免社会群体性矛盾,以建构一个稳定的、有秩序的社会,保证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截至2007年6月,全国中共党员总数为7336.3万名,党的基层组织360.7万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处于社会生活一线,是党的组织细胞。多年来,在加强基层组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基层组织在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中开展特色鲜明的活动服务群众,深受群众欢迎,群众中流传着“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的话语,表明党的基层组织往往成为党的“形象代言人”,党员是群众的风向标。当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根据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在以下几方面发挥其特有作用:

1、在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对社会系统的凝聚力及带头作用。在和谐社会环境下,社会的各个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能够有效地和谐地运转。这就要求执政党对社会系统的各方面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有效控制,动员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才能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在党组织系统内部,通过基层党组织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原则问题上,与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达成组织内的和谐和团结。另一方面,通过中国共产党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和谐,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和谐与团结的状况。基层党组织通过发挥自身的组织和政治优势,增强社会凝聚力,充分尊重和利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智慧,推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开放性,完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方式。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之成为带领群众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的中坚,从而使任何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理念和措施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2、在动员社会力量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及引领作用。据统计,从2002年至2006年,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数量由9.9万个增长到17.8万个,增长了79.8%。全国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比例达到94.2%。截至2006年底,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达到286.3万人,个体工商户中有党员81万人。各地还把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的总体规划,许多地方采取建、联、挂、派等方式建立党组织,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同时,在基层党组织的周围,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也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基层党建的创新发展大大地降低了改革引发社会危机与动荡的风险,减少了制度创新与变迁的社会成本。

3、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贯彻党的意图的执行力及推动作用。基层党组织是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的集合体,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会各层面得到切实贯彻落实的坚实保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最终目标所在。基层党组织是党接触、了解、反映社会情况的最基层力量,接触群众面广,也最能访民情、察民意,最先了解群众的需要、困难等群众的最切身利益问题,是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的调查员和信息员。近年来,一些地方不断地发生群体性事件,未能预防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责任心不强,作风粗暴,脱离群众,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导致由小矛盾而引发大规模对立冲突。因此,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忠实地贯彻和创造性地实践党对工作的要求,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因势利导,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要建立多层次覆盖整个社会面的情报信息网络系统,将工作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及时、准确掌握社会动态,有效防止和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同时,党的基层组织应该善于洞悉民意、发掘民才、汲取民智、凝聚民力、顺应民心,成为不同社会群体表达利益的制度化载体。

4、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亲和力及社会参与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重点在于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中央对此作了细致周到的部署。如: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等等。这些制度性安排将会使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更加有力的保护。基层党组织要利用长期以来在群众中形成的亲和力,立足本单位本部门,不断扩大社会参与度,保证这些制度安排在本单位本部门及全社会得到充分的贯彻执行;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与力量,营造和谐关爱的社会环境,为群众排忧解难,释疑解惑,增加这部分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度;认真倾听和反映来自弱势群体的真实声音,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重要途径;通过党员承诺制、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结对帮扶等做法,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增强弱势群体对党、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总之,在社会建设中,基层党组织要身体力行并以严格的纪律保证监督和执行,为努力构造一个和谐团结的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讲师,法学硕士

■ 责任编辑:王亚仑

推荐访问:基层党组织 发挥 作用 社会 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