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职业计划

“重庆造”从这里起飞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15 08:42:29   浏览次数:

一口锅里可做出三种软硬不同的饭,数字电视可以跳过烦人的广告……在第七届高交会上,这些地地道道的“重庆造”高科技产品,让市民大开眼界。

把新概念变成产品,需要一个舞台。而“重庆造”最大的舞台,当数市科委倾力打造的三大科技平台。

“1+1>2”催生三大科技平台

1990年代末,位于石桥铺的重庆市计算机研究所陷入困境,科研人员纷纷流失。而与此同时,地处北碚区的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有着先进的科研检测设备,却常常“吃不饱”。

能不能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市科委牵线搭桥,2003年3月,自动化所从山沟沟搬到了计算机所院内。合并之后,两个所焕发了活力。

这次“合并”引发了市科委决策层的思考。经调查发现:我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近千台,分散在各个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军工企业里,总价值近10亿元,然而其利用率却不足25%。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设备利用率不高,科研成果难转化,成了制约重庆科技创新的“瓶颈”。

自动化所和计算机所“1+1>2”的运作,触发了市科委决策者的灵感:整合科技资源,建设研究开发、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推进科技创新。

研发,从“苗苗”抓起

“对重点项目的研发,要从‘苗苗’抓起。”重庆市科委主任周旭说。

市科委培育成功的最大一株“苗”,当数家蚕基因组测序研究项目。

1995年,市科委提出了家蚕基因组计划的设想;2001年,市科委启动“家蚕EST计划”;为了和日本抢时间,2002年,市科委紧急启动了家蚕基因组计划,并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

2003年春,西南农业大学向仲怀院士带着一群人扎进北京基因研究所实验室。在最艰难的攻关阶段,市科委领导来到测序工作现场,鼓励日夜鏖战的科学家们:“基因组测序研究,既是重庆的光荣,更是中国的光荣。”在国家科委和市科委的悉心支持下,科学家们经过130天的奋战,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测序工作。

市科委扶持的另一株“苗苗”当属“海扶刀”。

“海扶刀”,即高强度超声聚焦刀,被称为“21世纪肿瘤无创伤治疗的高新技术”。这项技术,就诞生在重庆医科大学,是地地道道的“重庆造”。

1996年,在“海扶刀”研发最困难的时期,市科委一次性投入200万元研发资金,1999年,在市科委“打破传统观念,引入市场机制”的理念引导下,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降生。

2003年10月7日,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为了让“海扶刀”早日投入市场,新上任的科委主任周旭还没来得及报到,就直奔海扶公司调研。一见面,他便对海扶领军人王智彪说:“你们的困难在哪?需要科委提供怎样的支持?”紧接着,周旭又积极为“海扶”联系婆家,在市科委的精心呵护下,“海扶刀”终于从重点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并飘洋过海,出口到英国、新加坡、韩国……

像这类通过重点实验室来扶“苗”的故事还有很多。目前,全市有重点实验室13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研究内容包括新型机械传动及新技术研究、超声治疗应用基础研究、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等30多个主要研究方向。

共享,让资源“为我所用”

只要你轻点一下网址“www.csts.net.cn”(重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搜索,全市有哪些大型科学仪器,分布在什么单位,能进行什么试验,如何收费等信息即可瞬间知晓。

市科委条件财务处副处长李宗森说:“我们建这个门户网站,就是要将共享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各尽其用。”为建设好这个平台,市科委每年投入200万元专项经费,设立开放资金,对设备使用者和提供者实行双向激励。

政策在前,科研院所、军工企业纷纷入网,目前加入“共享平台”的单位有50余家,入网仪器总数达1050台(套),入网仪器总价值近7.2亿元。

从“独霸”到“共享”,变化让不少企业尝到了“为我所用”的甜头。

以前,重庆李尔长安汽车内饰有限责任公司的许多项目测试都要送到国外去做,耗时,费钱。“共享平台”建成后,该公司设计人员在浏览网页时发现,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的一台多功能试验系统,检测水平可以达到国外先进水准。从此,李尔公司的许多项目测试都由交科院完成,成本节约近一半,开发周期缩短了两个月。

重庆市仪表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的X射线衍射仪,前些年几乎像“一堆废铁”,进入“共享平台”后,要求检测的单位排起了队。该检测中心的负责人感触很深:“以前‘吃不饱’,进入‘共享平台’后,客户纷纷找上门来预约,业务直线上升。”

“共享平台”建立一年多来,网站访问次数近10万人次,千余台“废铁”运转起来,全市大型设备利用率提高了两倍以上,实现服务总收入4000万元以上。

“助推”,促成果“转化”

针对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市科委精心搭建了一座更大的平台。

1997年,第三军医大学吴玉章教授,带着精心准备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性多肽”项目材料,来到市科委求助。这个项目俗称“乙肝治疗型疫苗”,对中国这个肝炎病高发的国家来说,其意义非同寻常。但要攻克这个目标要冒极大的风险,在这之前还从没有人成功过。

市科委决定“助推”一把。吴玉章得到了市科委“中青年专家基金”的资助。2001年,吴玉章研制乙肝疫苗获得重大进展,重庆市科委再次通过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资助了100万元。2003年,“乙肝治疗型疫苗”终于获得国家一类新药批文。

在市科委引荐下,重庆啤酒集团看到了这个项目的巨大潜力,在项目研制初期即与三医大结成利益共同体,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支持科研。经评估该项目价值高达5亿元!

登上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平台,不能不看重庆“镁”景。

镁,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重庆不是镁矿资源丰富的地区,镁的冶炼加工技术更是一片空白。但重庆却用3年时间,建起了全国一流的镁合金产业基地。

1999年,市科委决定支持重庆大学等单位开展镁资源利用技术综合研究,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将镁矿开发、冶炼、材料制备等关键技术在短时间内一一攻克。

按照惯例,科委的工作到此即告一段落。但市科委却把隆鑫集团、西南铝业集团等5家企业召集起来,建议他们组建一家镁合金企业,科委还专门拿出5万元供这几家企业研究考察镁合金产业的商业前景。不久,重庆镁业破壳而出,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镁合金相关产值近2亿元。

除了直接“助推”外,市科委还借助高交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壳资源”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张帅是一家汽车空调生产企业负责产品外形设计的技术人员,前不久,他来到重庆激光快速原型及模具制造生产力促进中心寻求帮助。工作人员详细记录下他的设计思路。几天后,促進中心通知张帅去看模具。令张帅兴奋不已的是,促进中心赶制的汽车空调模具,竟跟自己设计的思路一模一样。

3年多来,促进中心先后协助长安、重庆超力等开发了近百款新车零部件,为企业节约开发经费上千万元。

“三大科技平台”为“重庆造”搭建了一座腾飞的“舞台”:2004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达518亿元,是2000年的2.5倍,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已升至24.5%。与此同时,重庆每100万元研发经费支出产生的专利和论文数之和,已列全国之首;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在全国名列第二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则排到了全国第四。

推荐访问:重庆 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