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买卖合同

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中国制造准备好了吗?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0 08:41:44   浏览次数:

zoޛ)j馝t#w[?hź-iMxv^<O6}?_?iiwۍ?|O駽?工作间、办公室的技术风暴之中——而且这种风暴还在加倍增长。

数字化今天,指数级增长指向的是积木式的组合创新。从iphone 6加工来看,郭台铭发现,集合各类功能为一机的组合创新,需要的生产线更长。

2011年,郭台铭就抛出了机器人计划,要在三年内用一百万台机器人改良富士康的生产线。只是,受限于对人口红利的依赖和机器人的巨额成本,富士康摸索到的问题要比经验多得多。

从蒸汽机开始的第一次机器革命以来的300年来,很多时候我们的创新都属于“越摘越少”的果实类创新。在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指数级的进步,一种称为积木式创新的创新模式诞生了——你想要多少创新,就会拥有多少创新!

技术红利如何替代人口红利

2010年发生在富士康的“十四连跳”事件令人记忆犹新,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结果,在新技术爆发的前夜,突如其来地发生了。富士康遂在四个方面做出了反应:提高员工工资、开展关爱员工活动、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启动机器人战略。

城市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和劳动成本上升,及其他各种因素,使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更多企业开始意识到了“机器换人”的紧迫性。

“机器顶替人工是迟早的事,迟换不如早换,早换早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表示,中国现在处于经济低迷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交会期,同时也面临劳动力成本迅速提高的问题,提高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是我们转型升级的唯一出路。

《第二次机器革命》一书统计发现,技术进步确实在影响就业,自从1996年中国生产制造行业就业率下降率达到25%,产量却飙升70%。作者得出结论,自动化影响最大的是以低成本劳动力为竞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

“更好的机器可以代替人类劳动力,更可能的是,它们会驱动具有相同技能的人类劳动者的工资下降。”埃里克说,所以,技术是在加速社会的贫富分化,而非共同富裕。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今年6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3年购买了3.656万台工业机器人,购买量相当于全球总规模的五分之一,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首位。数据还显示,2008年至2013年,中国购买机器人数量年均增长36%,是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

既要推动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产生更多技术红利,又要努力缩减各个阶层收入分化,或者至少消减负面影响,中国应该怎么做?

中国制造,多大胜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

当机器人充满世界,低收入无法对抗摩尔定律,机器人主要制造商和国家纷纷加紧布局,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

2013年,美国发布了机器人发展路线报告,其副标题就是“From Internet to Robotics”,将现今的机器人与上世纪互联网定位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近期,欧盟启动了全球最大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SPARC”,计划到2020年投入28亿欧元,创造24万个就业岗位。近观亚洲,2014年6月,日本政府表示:日本将把机器人作为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支柱,希望通过发掘机器人的潜能实现日本经济的增长。韩国制定了“智能机器人基本计划”,并于2012年10月发布了“机器人未来战略展望2022”。

以互联网、新材料和新能源为基础,“数字化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第二次机器革命即将到来,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切入口,这对于中国振兴装备制造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不同方面的机器人发展规划。2006年将智能服务机器人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2012年发布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2013年发布《工信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尽管中国机器人发展势头良好,但目前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偏低,品牌知名度也不高。国际品牌机器人占中国市场份额超过90%。

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呼吁,只有解决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问题,中国才有可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如果抓不住这次机遇,中国可能将会落后60年”

——对话《第二次机器革命》译者、策划编辑,中信出版社第一分社副社长、主编蒋永军

《小康》:为何在此时推出此书?翻译此书的背景和初衷?

蒋永军:在今年召开的达沃斯论坛,李克强总理演讲称,“下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性调整,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使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可以说,在当前的局面下,在第二次机器革命浪潮来临之时,你越接近浪潮的顶端,就越有可能成为1%的一流国家、1%的顶层企业、1%的顶层人士,你越接近浪潮的底端,就越有可能被滚滚的浪潮抛在身后,最终被社会淘汰——不论你是一个国家、一家企业,还是一个个人。

我堅信,科技创新的力量能够驱动未来,引领一个新的时代,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改变社会发展进程”的书。

《小康》:在您与作者的接触中,他们如何评价中国机器革命?处在哪一阶段?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蒋永军:作者认为,在好几个世纪里,中国人民都是创造强大的新工具和新技术的佼佼者。但在第一次机器革命时代,中国却没有成为领头羊。在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中国能否重返霸主地位?中国有超过10亿的潜在创新者,这将是无与伦比的无价资源。中国正在提供巨大的教育机会,并且用数字化将他们连接在一起。

他们认为,在第一次机器革命时代运转良好的策略,在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繁荣。在未来的技术竞赛中,最成功的国家将是那些积极变革并且能够跟上技术进步的国家。

《小康》:此书对你本人最大的震撼是什么?在当前中国创新背景下,国家、企业、个人如何确定自己的长期战略?

蒋永军:此书对我最大的震撼是,它开启了一个新的创新时代、一个机器时代、一个社会变革时代,它将是机器人时代到来的开山之作。

没有抓住以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为特征的第一次机器革命,中国落后了30年,当以机器人、自动化、数字化和指数化增长、重组式创新为特征的第二次机器革命来临时,如果抓不住这次机遇,中国可能将会落后60年。

我认为,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借助有力的科技手段,而要想在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抓住科技发展趋势、引领科技潮流。如我在本书的译后记中所说:与机器竞赛,胜了,一个国家可以凭借创新之策从容完成实体经济的转型之路,一家公司可以从运营管理、生产模式方面进行一次深刻的能够引领未来的技术变革,一位员工面对变幻莫测的就业市场也可以应对自如;败了,一个国家可能就会失去至少20年的发展机会,一家公司可能会“受挤压变形或破产”,一位员工可能因为没有超越机器的一技之长而被这个世界淘汰。

推荐访问:准备好了 中国制造 革命 机器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