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租赁合同

老年人心理健康综合护理模式的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0 08:39:20   浏览次数:

zoޛ)j首总结,对老年人心理护理相关的重要概念及理论进行区分,提出老年人心理健康综合护理模式,为将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 老龄化; 老年人; 心理健康;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5-0152-03

中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也关系到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1980年以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亿,占8.87%(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2011)。法国老年人口的比例从7%增至14%翻一番用了115年,而中国只用了27年[1]。而且中国社会的老龄化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快速增长的趋势,意味着老年人将成为医疗服务的主要对象,怎样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1 老年人心理护理问题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护理的需求量大,根据全国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无重要脏器疾病的老年人仅占20%~25%,82% 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2]。有调查表明,老年人的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和偏执五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成年人[3]。在年龄、身体状况、社会及经济状况转变、家庭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老年人心理问题也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情况。

在针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研究中,李乐等[4]认为我国老年人主要有认知性(如记忆障碍、喜欢回忆往事等)、情绪性(如不安全感、孤独失落感等)、个性相关(如抑郁、固执与多疑等)的心理问题。米贵玲[5]提出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1)焦虑、失眠、食欲减退、全身无力、健康状况明显下降,病后不爱下床活动,恐惧等。(2)悲观、孤独、抑郁。(3)猜疑、易怒、专横。(4)自我防卫态度较强:顽固守旧,不易接受新生事物。还有学者认为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包括恐惧、猜疑、怕孤独、依赖、被遗弃心理等[6]。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研究从不同角度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提出见解,认为影响老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年龄、性别、疾病增加、自理能力下降、视听功能障碍、认知老化、生活方式;生活事件、经济收入与文化教育、婚姻与家庭、体能与文体活动;社会支持、个体参与社会闲暇活动、老年社区卫生服务等[7-9]。从中可以发现,很多研究只是简单罗列出心理问题及其症状,或者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要点,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对心理问题相关因素的分析重复性表述较多,还有的对心理问题概念不清,如将抑郁症这一明显的心境障碍归为个性相关的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我国很多老年人心理护理相关的文章反映了当前护理人员对老年人心理问题概念模糊,普遍存在不会做、不愿做、害怕做老年心理护理的现状。陈瑶等调查显示:60%的文献中心理护理以经验式护理为主,心理护理措施大多泛泛而谈。林岩等提出,目前多数护理人员仅限于一般的宣教式心理护理,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流于形式,对患者心理问题缺乏实质性探讨,这些研究反映了了护理人员对心理护理方法整体认识不到位、措施分类不清、操作盲目无序等问题[10]。因此,有必要对老年人心理护理相关的重要概念及理论进行区分,提出有效稳定的护理模式和理论,为将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

2 老年人心理健康护理理论及相关研究

2.1 心理问题

对心理问题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析和理解,目前尚无一个明确统一的定论,但可以将心理诊断中经常出现的几个诊断结果按严重程度做如此划分:重性精神病-神经症-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9],详见图1。其中的差别,详见表1。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指具有明显老年人特点的心理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具有常见的心理问题,适应能力强的老年人可能不存在这类问题,而且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老年人对于角色变化的心理反应也有差异。根据调查和以往的研究,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中除精神专科外,主要是心理问题与躯体疾病存在关系的患者,一般性到严重心理问题较常见,而神经症等异常心理现象较少见,在临床护理中需要根据心理问题的不同类型区别对待。

2.2 心理护理

一般性心理护理包括:(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强化患者的心理支持系统;(3)创造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4)加强健康教育。而治疗性心理护理是指运用心理治疗的各种方法,帮助患者改变认知,改善不良情绪,矫正不良行为。周郁秋[11]将心理护理定义为:心理护理是在护理全过程中,护理人员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2.3 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要对老年人进行合适的心理护理需要对老年人口的特点有正确的认识。老年人的生活和幸福受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可以从4个不同但相关的过程看待衰老。衰老过程是相关的,如有足够营养和锻炼的健康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充足的财政和强大的社会支持均能减慢生理的衰老过程。反过来,较健康的老年人可以选择更多的社会角色,如仍然继续工作等。根据衰老的过程,专家们提出的健康老龄化就是一种积极应对衰老的方式。

所谓“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人们比较共同的看法是指在老龄化社会中,绝大多数老年人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状态,使社会发展不受过度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健康老龄化”目标是指不仅仅要延长人类的生物学年龄,还应延长人类的心理与社会年龄,使老年人在延长生命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生命质量[12]。因此提倡健康老龄化,有助于提高老年人自身的心理保健意识,增加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和社会状态完满的基石,心理健康才能抵御因身体退行性变化和社会角色转变造成的诸多不适。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状况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综合国内外心理学专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中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五个方面:(1)认知正常,有正常的思维,有良好的记忆;(2)情绪健康,乐观、精神愉快;(3)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坚强、对自己的健康懂得珍惜、热爱生活和家人、幽默豁达、对老年生活有安全感和幸福感;(4)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5)环境适应,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适应新的生活方式[13]。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可以从这五个方面帮助老年人获得良好的心态。

3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综合护理模式

根据老年人心理护理的相关理论,笔者提出在心理健康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为目标,正确认识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类型,有针对性的选择采用一般性或治疗性心理护理的综合心理护理模式。

通常情况下心理护理的最大追求是起到促进康复和保持健康的目的,但这一目标对难以治愈的患者来说很难实现。也有学者提出心理护理是要促进患者人格的成熟与发展,但无论从护士职责角度,还是从护士具备的知识技能讲,都超越了实际操作的可能[10]。实际上临床心理护理比较容易实现的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即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强调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即使在身患重病或难以治愈的状态下仍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适宜心态。这样的目标不仅可行性高,也更容易实现。

所以老年人心理护理不是要展开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是帮助老年患者在其自身情况下获得最合适的身心状态。特别是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类型要准确判断,不要将一般性心理问题当作神经症,而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产生畏惧心理,不愿做或害怕做。在具体实施老年人心理护理的时候,则注意方法的选择。

举例来说,焦虑是一种心理上的紧张状态。随着老年人即将或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而产生的种种不适应的焦虑会使老年人产生无力感、无用感、无助感和无望感。就需要根据老年人焦虑产生原因、表现、社会功能是否受影响等因素判断属于哪类心理问题,如果只是一般心理问题,采取一般性心理护理,如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心理健康指导及良好的护患沟通等方式,加强老年人对老年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如果焦虑症状很严重,且持续时间很长,已经破坏了正常社会功能,则可考虑治疗性心理护理,运用心理治疗的各种方法,帮助有心理问题的躯体疾病患者,使其改变认知,改善不良情绪,矫正不良行为。遇到较严重心理障碍患者,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治疗专家会诊与联合治疗,形成合理的行业分工与合作。

再比如有的老年人则因为不能很好地适应老年期的一系列变化,导致人格发生消极的变化,体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脱离现实生活等不健康倾向。有些老年人人格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凡事总是争强好胜、好高骛远、忙忙碌碌、时常感到时间紧迫和事业的压力;追求尽善尽美、受暗示性强、过分依赖、思想幼稚、过分克制,使情绪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自私吝啬、斤斤计较、猜疑冷漠、忧郁寡欢、敏感多疑、怨天尤人、心烦、易怒、苦闷等。这些人格缺陷,可采用治疗性心理护理的方法,以改变患者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14]。

此外,与老年患者沟通要采取包容的态度,尊重患者的人格,理解患者的情感需要,主动多接触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关心。值得强调的是,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为老年人提供舆论关注、家庭关心、社区关照等完善的服务[15]。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做好有效的老年人心理护理,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晚年生活,是护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不同于心理咨询和治疗,需要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情况,以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为目的,运用健康心理理论,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Kalache A,Keller I.The greying world:a challeng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Sci Pro,2000,83(Pt 1):33-54.

[2]刘新莲,戴红霞,曹艳冰.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57.

[3]韩少梅,徐涛,王雁,等.三省区10052名正常成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及与1986年常模数据的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6):39-41.

[4]李乐,黄毅.老龄化趋势下我国老年人心理保健研究[J].医药前沿,2012,2(12):3.

[5]米贵玲.老年心理学在康复中的应用[J].现代康复,2001,1(5):1.

[6]赵萍.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J].中国保健,2008,16(15):702.

[7]胡佩诚.护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33.

[8]蒋伯钧,赵立明,马立芳.上海黄浦区某社区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0):932-933.

[9]吴振云.老年心理健康的内涵、评估和研究概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12):799.

[10]薛新力,朱龚萍,陈良英.临床心理护理基本概念与方法评析[J].护理学杂志,2010,12(25):79-81.

[11]周郁秋.护理心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6-97.

[12]邬沦萍.社会老年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3]李嵘.浅谈老年心理保健问题[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38-39.

[14]吴岩.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方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35.

[15]肖秀兰,许耀玲.关于老年心理健康及需求的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6):135.

(收稿日期:2013-04-27) (编辑:程旭然)

推荐访问:心理健康 老年人 护理 模式 研究


[老年人心理健康综合护理模式的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