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租赁合同

与学生一起领略数学的魅力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9 08:51:38   浏览次数:

一、背景解读

做老师这么多年了,私底下常听到学生说:“我不喜欢数学,太难学了。”“上数学课总觉得脑子昏沉沉的,想睡觉。”“我看数学书就像看天书。”数学在孩子们面前呈现的是枯燥、乏味的符号,陌生抽象的概念公式,是远离孩子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如果数学真是枯燥乏味的话,为什么千千万万的数学家会前赴后继、无限痴迷投入她的怀抱呢?数学的魅力何在?学生之所以逃避数学是因为我们人为地将数学演变成一个解题训练,片面地突出了数学的技能获得。当数学只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时候,它是枯燥的;当数学只能用一堆概念原理呈现时,它是抽象的;当数学成了做不完的练习题时,它又肯定是乏味的。

新课改以来,老师们的教育理念不断受到冲击,一次次的更新和嬗变使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课堂展示了数学灵动、有趣、魅力的一面,但学生却还只是数学魅力的旁观者、欣赏者,还很少是数学魅力的挖掘者和展示者。能否在课堂之外开辟亲近数学、展示数学魅力的另一渠道?我开始尝试在班里推行“魅力数学微课”。

“魅力数学微课”利用每节数学课前预备铃响之后的两分钟时间,每次一个主题,由学生轮流主持,配合ppt课件演示进行演讲。申请主持的孩子要提前一个星期作好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他先要确定主题——讲什么内容;收集资料——网络、报纸、书籍无所不用;准备讲稿——材料删选、组织文字;课件辅助——父母同学齐上阵;演讲训练——仪态、语调一样不能少。两分钟的微课,灵活多样,图文并茂,补充着课堂数学的不足。一个个数学家的故事,激起孩子们积极进取的意志和对完美境界的追求;一道道趣题擂台,让孩子们在有趣中感受数学的神奇;对“你知道吗”的详解,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各种数学符号名称的来历,让孩子们在数学的历史长河中畅游……小小微课,让数学“立”了起来,洋溢着人类智慧结晶的光芒,魅力无限,由此,数学摘下她冰冷的面纱,走近学生,亲近学生。

台上短短两分钟,台下却是孩子们远超完成一张试卷的智慧和努力。因为是孩子们自主申请课题,选择的自由给了他主动学习的动力。在整个准备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数学综合实践研究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针对一个问题寻找、删选、组织有用信息,思考、调查、整理、合作、表达……这种能力训练正是目前课堂教学中所缺乏的,是培养新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一学期每位同学至少轮到一次,六大主题、五六十个小课题的演讲,不仅充分展示了数学的魅力,使学生亲近数学,也使每个同学有了一次自主研究、大胆展示的机会。

在经历多次这样的小课题研究后,孩子们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自信心在增强,感受到数学并不难,通过各种渠道都能学到数学。“魅力数学微课”,让学生不再被迫学习,开始尝试主动探究。

二、过程回眸

“魅力数学微课”,虽只有短短两分钟,但却相当于一个小课题研究,是比解一道难题还要困难而有意义的作业。要让孩子们真正在这项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爱上数学、主动学习、增强信心,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协助。我在班里进行尝试时,分三个阶段推开此活动。

第一阶段:教师示范

开学第一天,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而是给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数学的魅力》。此课分成“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神奇有趣”“数学美不胜收”三个板块,通过小屁孩子日记、莫比乌斯环、黄金比等内容初步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课上,同学们时而哈哈大笑,时而凝神屏气,时而赞叹不已,我知道孩子们已从这堂课上有些喜欢上数学了,但这还只是开始。这时,我对同学们说:“如果每节课上,都能让同学们看到、学到这些有趣神奇的数学知识,你们高兴吗?”同学异口同声地说:“高兴。”我继续说:“其实同学们也可以像老师这样收集一些资料,用课件辅助来向大家演讲。”我又开始告诉同学们我是如何准备《数学的魅力》这一课的过程,从我确立课题的思考到如何收集资料,并提示同学们可以请家长参与,帮助制作课件。我还告诉同学们:“如果你有困难,老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从同学闪亮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很多孩子已经跃跃欲试了。

第二阶段:学生放样

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孩子是我的儿子,他获得机会后还没有自己的想法,我首先让他思考打算讲什么。他说:想讲一些数学中有趣的东西,最好和生活还有点联系。他开始查找资料,最后他从一本数学课外读物上看到了一则数学与动物的有趣知识,但内容比较长,他征求我的意见后,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也是同学比较常见的几种动物:老鹰、狗、丹顶鹤、珊瑚虫,编写了《动物的数学智慧》讲稿。我帮助他制作了课件,他挑选了许多精美的图片,力求做到图文并茂。完成后,他在家反复练习,开始时,还存在语速过快、声音太小、目光忽闪等问题,在多次练习后,他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老练,在最后的全班演讲中,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他的成功激起了更多同学的信心和参与热情。

第三阶段:轮流展示

虽说是轮流展示,但并非真按照学号轮流来,而是由学生先主动申请,排出时间,采用先准备充分先展示的原则,让胆小的同学多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老师也要主动帮助。在轮流展示阶段老师要在主题选择上作好引领。小学生由于知识有限、认识不足、阅读量偏少,会使演讲主题过于狭隘。如有一人讲了数学家故事,其他学生就会一窝蜂都讲数学家故事,这时,老师可以指点学生一些其他课题供学生选择。老师还要做好内容删选参考。有些学生缺乏资料删选能力,会将查找到的内容全部展示,使演讲冗长乏味,这时教师要及早帮助该生,协助他精选内容。每次同学演讲后,其他同学要作好演讲点评。可以就其内容、课件、仪态等方面进行点评,肯定优点和进步,指出不足。

三、反思评析

此项活动,我进行了一年的尝试,有四十九位同学参与,平均每人有两次上台展示的机会,一百次数学演讲,收集了九十八个课件,现在我分成六大类,选择典型的演讲与大家一起分享。

1.数学家故事:彰显数学精神

演讲数学家故事是比较容易的选题,同学们比较乐意。但数学家故事切忌将生平进行罗列,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小故事进行讲解,再加上自己从故事中得到的体悟。如一位同学讲了华罗庚的故事,他先简单地讲述了他的生平,又深情并茂地讲了他小时候一边做生意一边学数学的故事:一年之中,差不多每天都要花十几个小时,钻研那些借来的数学书。有时,睡到半夜,想起一道数学难题的解法,他准会起床,点亮油灯,把解法记下来。最后,他用华罗庚的一句名言结束了此次演讲: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的勤学故事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一位名人的成长经历,也让同学们受到了很好的励志教育,这比老师苦口婆心的“勤奋”教育要好得多。而陈景润演算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更让同学们看到了人类在探索数学之路上的孜孜以求精神。

2.单元知识整理:让学生学会学习

部分学生选择演讲的主题是单元知识整理,这需要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这样的同学往往是学习成绩比较优秀、平时善于自主学习,他们的示范不仅是一次展示,也给了其他同学整理复习的示范。如教学千米与吨后,一位同学分成千米与吨的使用范围、进率、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和物品重量、典型题目四个板块对同学们进行了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还不时与同学们互动,进行提问,好像上了一堂小型复习课。在点评环节,同学们由衷肯定他善于学习,会主动整理复习,这也是同学学会主动学习的一次机会。

3.趣味难题擂台:挑战数学智慧

数学的趣和难始终是一对好伙伴。难题加上趣就变得可亲,趣题加上难价值倍增。很多同学愿意选择趣题来挑战同学们,在演讲前他自己首先要真正弄懂趣题的难度,理解难题的奥妙。如在《机灵的小白鼠》演讲中,小作者将“一些数排成一列,每次去掉单数的数,排在哪里,不会被去掉?”这一题与猫吃老鼠的故事结合起来:大花猫将老鼠排成一列,吃掉单数的老鼠,再将剩下的老鼠重新排队,吃掉单数的……有一只机灵的小白鼠,找到了一个恰当的位置,一直没有被吃掉。在这样的难题擂台上,演讲者成了擂主,下面的同学个个积极思考,不再惧怕,不再躲避。

4.课堂知识拓展:让“你知道吗”成为“我知道”

有了魅力数学微课,讲解书后的“你知道吗”不再是教师的专利。简单课后阅读或课上教师照本宣科并不能真正让“你知道吗”变成“我知道”,只有当同学们深入理解,试图讲解时,它才能成为“我知道了”。教学24时记时法后,书后“你知道吗”介绍了地球上不同地区同一时刻时间却不同这一知识,但为什么会如此,教材却没有说清。于是,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挑战:谁愿意去查找资料,找到其中的原因,并在“魅力数学微课”上展示?好几位同学自告奋勇,最后一位男生胜出。他的演讲从北京的芳芳和纽约的姨妈打电话说时间引入,说明同一时刻北京和纽约的时间竟然不同,在同学们的惊讶中,他又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开始解释为什么东面比西面时间要早的道理,引出世界时区划分。在讲解中,他还不时向同学们提出问题,讲解后,他还接受同学们的提问。在互动的讲解中,同学们对时区有了初步的了解。“你知道吗”真正变成了“我知道”。

5.生活数学集锦:亲历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与数学的辩证关系是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魅力数学微课”,就像一本生活数学的集锦,很多同学乐意在这个舞台上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数学运用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如一位同学的演讲是《无处不在的几何图形》,他从出土的远古文物说起,说明古人就已经开始将各种器皿设计成不同的几何形状,再说现在世界有名建筑中的各种几何图形,由此说明几何图形无处不在,它装点着我们的世界,方便着我们的生活。像这样的生活数学演讲还有很多,它使同学们养成自觉用数学的习惯,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数学不再是枯燥无用的符号。

6.数学史料汇编:感受数学文化

在一般人看来,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因而很多人视其为畏途。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由于我们的数学教科书教授的往往是一些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数学内容,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内容而让数学活起来,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方法和原理的理解与认识的深化。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料,“魅力数学微课”展示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如三年级学生将第一次接触小数、分数,有学生就作了一次《数王国的扩张》演讲,他从原始人结绳计事说起,到阿拉伯数字的产生、十进制数的形成,说到由于测量的需要产生分数,十进分数又进一步表示成小数。详实的资料、精美的图片,使同学们对数的产生历史有了完整全面的认识,同时对分数、小数的意义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数学的发展史,表现了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前所未有的探索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彰显了数学无尽的魅力。

“魅力数学微课”不仅可以是上述六类主题,还可以展示更多同学的创新之举:如解题新方法、一类问题的错误汇编等。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学生以一种审美、探寻的心怀,逐步亲近数学、多角度了解数学,一起分享由数学魅力带给我们的“壮丽感受”,并在这一过程中历练数学的眼光,发展数学的头脑,体验数学带来的成功。

(吴文娟、俞昭英,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214206)

责任编辑:颜莹

推荐访问:领略 魅力 数学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