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建设工程合同

我国区域间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7 14:30:22   浏览次数:

摘要:文章从我国区域间农村的贫困状况出发,分析区域间农村贫困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并以贫困人口作为主要因子,公共支出成本差异指数作为调节系数建立模型,重点阐述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在农村扶贫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提出一般转移支付只是缓解农村贫困差距问题的一种方法,要根本性解决农村贫困差距问题还需政府等多方面努力。

关键词:区域间贫困差距;一般性转移支付;公共支出成本

一、我国农村贫困状况

(一)农村是我国贫困的集中地

根据1999年制定的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标准线为年人均收入625元和领取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的303万城市人口作为中国“绝对贫困”人口,则2000年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总数为2903万人,而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占90.3%。同时,从1978年至2005年以来,虽然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都呈下降的趋势,但前者始终低于后者(从图1中可看出这一点)。这说明,中国的贫困现象主要集中在农村。

目前,我国农村的贫困分布不均,从地域分布上来讲,贫困人口向西部和边远地区集中。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显示:2005年末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贫困人口分别为142万、668万、1421万、134万,贫困发生率分别为0.4%、2.4%、5.0%、2.4%。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占农村贫困人口的60.1%。从地形分布上来讲,贫困人口向高山区集中,2005年末山区贫困人口1228万,贫困发生率为5.5%,占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51.9%;从民族分布上讲,贫困人口向少数民族聚居区集中。

如果以2000元的农村相对贫困线划分,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的省(自治区)全部是西部省区,而没有一个中部和东部省市区。

(二)区域间农村的贫困差距不断扩大

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3以下为较为理想,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国际上通常将0.4作为警戒线,达到0.6就属于社会动乱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状态。在我国,基尼系数近年来连续高于0.3左右的世界平均基尼系数标准,而且我国的基尼系数也在不断增大,这说明了我国的贫富差距是在扩大的。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来说明此问题。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华南地区与最低的西北地区相比,绝对差额为221元,相对差距两者的比值为1.68:1;到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华东地区与最低的西北地区绝对差距达到1774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也达到了492.8元,比1978年高47个百分点。到2004年,农村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上海达7066.33元,是最低的地区甘肃省(只有1852.22元)的3.8倍。

二、产生区域间贫困差距的主要原因

国家对各区域不同的发展政策,导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产生区域间贫困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开放发展模式是由东到西、由南到北、由沿海到内陆、由经济特区到全方位。这种开放发展模式直接导致了区域间的贫困差距,事实证明(见表1),沿海地区的江苏、山东等地就比内陆的山西等地发展快得多;东部的上海市也明显比西部的甘肃或云南发展得快。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的差异也是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贫困人口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低,导致大多数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本匮乏,制约着贫困人口及其子女的向上流动,容易陷入贫困的陷阱而无力挣脱。实际证明,正规教育开发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将产生“内生效应”,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因此,解决好农村区域间的贫困差距问题,国家对各区域的发展政策以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是重要基础。

三、产生区域间贫困差距的根本原因

区域的发展快慢与其发展成本有着密切关系,区域发展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区域间贫困差距。区域发展成本的高低由区域的自然基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共同决定。

虽然政府可以通过投资加以改善基础设施,但是人类并不可以轻易改变自然赋予的地形地貌条件。在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地区多是高原、沙漠和高山,气候寒冷,山高坡陡,地域偏远,交通闭塞,海拔起伏较大,修建公路、铁路、机场等成本高。而在中东部地区多是辽阔的平原,靠近大海,多优良港口等,自然条件比西部地区优越得多。在这些自然环境恶劣的西部地区集中了中国近80%的国家级贫困县和绝大多数贫困人口。例如,截止2003年底,仅西部11个省市区共有国家级贫困县375个(不含西藏),部分省市的具体情况如下表2:

在西部和多山地区,恶劣的生态条件严重约束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的发展。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导致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群众生活困难、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我国平均GDP为6380.29亿元,而西部地区的平均GDP为2791.11亿元。在这些自然基础条件差的地区要花费更多发展成本,因而导致西部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不是基础设施问题,而是自然禀赋的生态条件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先后通过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三个阶段扶贫计划的实施。但是,开展扶贫工作的形式很多,最主要是政府给予更多的财力支持。通常情况下,我国对扶贫的财力支持是以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展开的。如何在我国各地区间以更公平、更合理的一般转移支付的方式对不同地区进行资金分配,对缩小我国区域间农村贫困差距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在我国政府运用一般性转移支付对贫困地区进行扶助时,有必要认真考虑西部地区自然禀赋的生态条件对改善基础设施等影响问题,加大对西部地区投资成本。

四、一般性转移支付在扶贫开发中的应用方法

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根据不同层次政府间在组织财政收入能力、必要支出需求、各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差异等因素,统一制定法定标准公式并以此为依据,将本级财政收入无偿转作下级政府收入来源的补助形式。它是为了实现不同层次政府间财政收支的纵向平衡或同一层次政府间的横向平衡。

扶贫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涵盖基础设施、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影响扶贫的因素很多,有贫困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农业生产状况、社会发展情况等。我们通过分析,其根本性的问题还是贫困人口,而其他因素均与其相关,即这些因素导致贫困人口的产生,而对贫困人口的扶持也涉及这些因素的变化。扶贫支出的核心是找准扶贫对象——农村贫困人口,通过扶贫投入,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从而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因此,在公式中剔除了一系列与贫困相关的因素,以贫困人口作为至关重要的测算变量,与支出呈正相关。

同时,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地方实际的扶贫支出水平,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测算扶贫支出时,建立模型,采取回归、几何平均(含常数项)法计算出公共支出成本差异指数;再将该指数应用于测算公式中。因此,加大了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真正体现了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政策目标。

(一)测算方法及基本内容

测算公式:

(注:贫困人口目前国家没有统一向外公布,数据主要是从《新中国五十五统计资料汇编》中获取,少量省份是通过其他相关资料来获取。)

Fi表示对i省的扶贫支出;Pi表示i省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B表示财政扶贫总支出;Di是第i个地区的公共支出成本差异指数。

公式基本内容说明:(1)本支出对应2007年预算科目中的扶贫支出;(2)本公式强调是以各省财政扶贫的实际总支出为基础,通过主要因子(绝对贫困人口)和公共支出成本差异指数,求出各省的扶贫支出需求量,即Fi;(3)以各省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绝对贫困人口的比重来分摊扶贫总支出,同时考虑各省的公共成本差异指数。

其中,公共支出成本差异指数计算过程简要如下:

采用各省的人均GDP占全国人均GDP的比重作为因变量,分别以各个经过变换的指数作自变量(包括地表起伏度指数、文盲率、少数民族人口率等),建立如下的回归模型:

(二)试算及效果评价:

用2004年各省绝对贫困人口和扶贫支出(对应现行的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支出)进行试算,图形如下:

从初步测算结果及图形来看,测试值与实际支出两条折线趋势吻合,甚至基本一致,贫困人口数量大、地区成本差异指数大的省份测算后的结果相对来说也大,即贫困人口数量多、地区成本差异指数大的省份,政府的扶贫支出就应该越多。因此,结果是合理的,说明测算公式是可行的。

五、结论

本文以各地的客观收入能力和支出需求为依据,用公正、客观、科学的方法确定中央政府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以达到全国各地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目标。因此,此方法除了应用在扶贫工作中之外,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部门,但要考虑到具体部门的相关因子。本文主要论述一般性转移支付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在实际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对改善农村贫困状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各区域间农村的贫困差距问题,需要建立起资金使用效率的激励机制和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让资金使用落到实处,使一般性转移支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我国政府做出多方面的努力,例如:加快改善西部的投资环境;充分重视改善西部投资软环境;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将传统产业中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现代产业中去,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等等。

参考文献:

1、樊怀玉,郭志仪等.贫困论——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实践[M].民族出版社,2002.

2、任福耀,王洪瑞.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03.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科学出版社.

4、袁建文.计量经济学实验[M].科学出版社,2002.

5、周松兰.对我国当前贫富差距问题的若干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2(2).

6、胡平.关于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现时思考[J].乡镇经济,2006(4).

7、何玉霞.对中国农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探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8、谢强.论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及应对之策[J].探索,2006(2).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推荐访问:贫困 区域 农村 我国 研究


[我国区域间农村贫困问题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