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知识产权合同

基于社会文化视角看中医学理论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6 08:41:33   浏览次数:

【摘要】中医学理论存在着社会文化属性差异,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们不断实践、尝试、总结的成果,其认知方式、认知方法决定了中醫学理论的独特性,知识系统性作为打开中医理论的金钥匙,对完善中国乃至间世界医疗体系都有着极大的作用和价值。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了社会文化的理论基础和以医学理论相关内容,进而采用中西医对比的方法,提出本文在社会文化视角下对中医学理论的认知。

【关键词】社会文化;中医学理论;基础;建议;问题

【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2-133-01

引言

在上百年的研究中,国际针对中医学始终都存在着“科学”与“伪科学”的争论,这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争论,同时也是体现医学社会文化的属性。简单来说,中医学理论作为东西文明文化交流的产物,更是一种哲学辩证思想的争论。中医学理论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医药学术发展的灵魂。在社会文化视角下,加强中医学理论传播,对推动医药事业发展、满足社会群众需求、提高国家软实力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在中医学理论的传播还处于初期阶段,除了研究成果较少外,同时研究范围相对较窄,缺乏深入性。这就需要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出发,加强对中医学理论的研究,并不断发挥中医学理论的价值。

1社会文化理论相关概述

社会文化学认为,社会作为人类各种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社会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包括人类的社会活动、的人与人关系以及组织、集团、社会。社会文化传播作为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更是人类在社会活动当中对文化的享受与分配。可以说任何文化的传播都属于社会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过程,如果离开了社会文化活动关系、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则社会文化既不存在也不可能发展。

社会文化学将社会文化传播定义为人们社会交往活动中产生在社区、群体、所有人之间的共存关系,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互动现象。文化实现传播具有一定的约束条件,否则就难以实现传播。其主要条件为:(1)文化共享性。这是社会文化传播的前提条件,是认了对社会文化的认同与理解;(2)传播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是指在社会文化传播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3)传播媒介。社会文化传播的载体;(4)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横向、纵向两种传播形式。

社会文化的传播也决定了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化。对中医学来说,其对立理论是西医学理论,而社会文化差异,西医学领域称中医学理论为“伪科学”,这一观点是片面的、不科学的,而究根结底,是因为社会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理念与思想的不同,这就需要展开进一步分析。

2中医学理论相关阐述

中医当中的“中”并不是“中国”的意思,而是“中和调和”“中和万物”的意识,也是一种变量平衡的系统规律。中医学理论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性、系统发展医学科学,中医学理论将健康、理疗的理念相融合,融入到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也是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科学壮举,对人类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贡献,同样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医学实践的科学总结。

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当中,是世界传统医学理论层面的代表。强调心与身、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十分重视人体的自然调节,保持人体健康,认为人体健康更加趋向与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生活环境、饮食状态、意志力等。要求医生重视病人个体健康的特殊性、独特性。中医学理论关注的是病人,而不是疾病。中医学理论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中国医学、藏医学、蒙医学、汉方医、芳香疗法、顺势疗法、欧洲草药医学、古希腊医学等医学观点统一归到“传统医学理论”当中。传统医学理论和实践方法更具有实践性,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应用和传承,为保障人类身心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不会因为西医的冲击,让中医退出历史舞台。

3认知方式与差异造成了中西医学理论的“科学性”争论

3.1思维方式

在过去,由于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中医学理论生成主要是靠人的实践和尝试,这也出现了“中医伪科学”的理论,缺乏社会文化观念。中医学按照“总-分-总”普遍联系的思维来分析病理,也就是将人类器官放到了生命体中进行认知,将人类放到自然界中去认知,以点成面,让理论联系无限大。西医则是采用了“分-总-分”直观的形式来认识病理,也就是将人类从自然界、社会中独立出来,将病区从生物体中划分开来,更加趋于无限小,解剖的越细越好。所以说中医学理论中融合了气象学、生理学、地理学、物理学、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综合系统;西医遵循了特殊性规律,包括解剖学、细胞学、影像学、分析学、化学等。中医研究病理变化规律,在规律中寻求解决方法,允许医生根据自身的理解提出不同观念,从而不断丰富中医学内容。西医学主要是研究病理表现形式,在形式上将病象消除,按照各类学科的规律办事,追求精准度,不允许医生背离理念。正是因为不同的社会文化,对待事物传统方式也决定了中医、西医解决问题差异,从而造成了争论的出现。

3.2解决方法

从社会文化视角来分析中西医理论。中医理论更加趋近于哲学理论形式,所以显得更加抽象;西医理论主要是对一个问题的注解,所以显得更加直观和具体。中医理论在发展中针对系统、服务共性;西医理论针对局部、服务特殊问题。在两种理论指导下,中医学更加将就“平治于权衡”,也就是在自然选择性层面选择治疗方法,不断提高机体综合系统能力来抵抗病原,如果综合系统无法抵抗外力时,则生命也会逐渐消失。西医则通过消除机体某个病变系统,体现了自身的干预性原则,如果外力无法解除病原时,则丢失损坏的系统而保留整体系统。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任何抛弃系统只看方法、抛弃方法只看系统的观念都具有局限性,这也是中西医长期展开科学性争论的重要原因,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

3.3社会科学基础

我国的中医学理论在国际上都名列前茅,作为一种经历了长期系统发展的医学理论,更像是文化、精神、哲学、医略的稽核,彰显了古代人朴素的理想主义精神,其不仅是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医学研究发展产生了反作用力,阻碍了微观领域医学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古代没有显微技术、光学技术、化学技术、抗生素技术、细胞学等条件下,古代医生用作为系统的理疗方法保障人体健康,这也是当时最为科学的疾病治疗方法;二是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技术、认知水平、哲学思想的限制,中医学往往夹杂着辩证哲学思想,这也给中医学的科学性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后人在对中医学认知中可能存在着误区。由于中医学具备着“黑箱”性,所以在认知方法和方式上存在着模糊科学性,这势必与西医直观、精准、客观的医学理念形成对立。

3.4医学价值观念

中医学在治疗当中主要遵循了治疗的系统性和长效性,讲究人体的 内外兼顾。我国最早就提出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需要先“动心忍性”、后“增益其所不能”,代表了自身强大才能够战胜邪恶的根本。西医学更加注重医疗的时效性、针对性,认为人能存在大于一切,解决问题首先要抓住问题的核心,不断的减轻病人痛苦,并尽可能存活,认为治疗的重要点就是手段与方法,贯彻“器利则必胜”原理。可以说,社会文化基础价值观念对中西医学理论的发展的有着重大影响。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思维方式、解决方式、科学技术、价值挂念上的多种差异性,导致中西医学理论之间势必会存在着较大差异和对立关系。而对于西方社会文化对中医学理论的质疑,必须要用当下的中医学理论成果给予严厉的斥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医学科学体系当中,中医学和西医学就好比两只手,都是整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都是社会文化不断发展下的理论分支。社会文化基础不同造成了医学理论的差异,这一现象是长期存在的。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到中西医学理论的社会文化属性,不断化解自然选择性医学观念和干预性医学观念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医疗事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功, 王刚, 陈林琳, et al. 浅谈中医学理论的社会文化属性[J]. 环球中医药, 2009, 2(6):448-450.

[2]张潍漪, 孙春玲, 杜易洲. 浅析文化社会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6, 33(2):552-553.

[3]刘洋, 林晓峰. 浅析中医学的理论构建与思维方式[J]. 中医药通报, 2014, 13(1):37-40.

[4]严暄暄. 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医药跨文化传通[D].  2016.

推荐访问:视角 看中 社会文化 理论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