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技术合同

初一数学论文范文

作者:jnscsh   时间:2020-08-29 09:56:52   浏览次数:

  浅谈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改革发展的趋势。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都设计了实践活动,但有些教师并不重视,而是把实践活动当做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回家去完成,或是在课堂上粗略带过。这些教师是没有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小学实践活动的作用和特点,数学实践活动课具有参与上的主体性,形式上的多样性,时空上的开放性,过程上的实践性,成果上的创新性。怎样上好实践活动课,我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选择教学素材

 不同年级,不同地域的学生的经历和认知水平的层次不同。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的实际状况,结合生活环境和季节特点选择实践活动的素材。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选择出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设计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要体现出趣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素材。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教师应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或学生能够了解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内容。例如:对农村学生,可以让他们去调查农产品的产量问题,城市学生可以讨论出租车的问题。通过这些事物中蕴涵的数学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生活实践中。这样让数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2、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选择素材。

 选择实践活动的素材要注意学生的知识积累,正确处理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和探究的数学问题的关系,使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思维性和可操作性。不同年级的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活动素材。例如:学习了“元、角、分”之后,让学生去银行换钱,去超市购物;学习了“长度单位”后,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这样,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所学数学知识的使用价值,从而促使学生在“生活数学”和“课本数学”中间搭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二、创设恰当的实践活动情境。

 只有创设恰当的实践活动情境,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激发探究的欲望。

 1、创设问题情境。

 “学贵有疑”,问题是学生探究的前奏,恰当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了“千克、克、吨”的认识后,有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中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让学生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富有趣味性,现实性,开放性和思考性,不同个性的学生都乐于参与问题的分析研究,活动过程充满了探究氛围。

 2、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要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能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解决生活问题。例如:学《搭配中的学问》,由小明早餐的营养搭配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搭配的方法,再探索出有序的搭配方法。最后用这种方法去解决生活中搭配衣服的问题和选择不同路线的问题,创设这样一个由吃饭、穿衣、走路串成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科学的生活习惯,发展了个性品质。

 三、引导学生探究实践活动的方法。

 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培养能力,积累学习经验,获得良好的感性体验,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

 1、学会制定探究活动计划。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所提出来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几个数据调查,有的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对于一些小专题,要引导学生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对一些较大的综合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制订出详细的活动计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一定的指导和调控,让学生按计划有序地完成活动,不能采用“放羊式”。

 2、学会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必须逐步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如: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会解决一般问题的方法;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反思等。对问题策略的学习,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像“1千克黄豆有多少粒”“你能从身份证上得到哪些信息?”等活动内容,大都先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参加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再得出结论,再用结论研究新的问题。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如:“猜测—验证—结论”“调查—统计—结论”“实验—统计—结论”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3、学会合作与交流。

 合作与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也是实践活动的数学目标。例如:在《怎样租车合算》活动中,这是一个综合性、开放性的生活实际问题,既要考虑人数、又要考虑钱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小组合作设计租车方案,每组的设计方案又不相同。因此,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与人分享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明、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的境界,使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4、学会自我批评与反思。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不仅要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评价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掌握情况,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会分析纷繁的数据,发现问题、寻找漏洞,总结规律;在反思中,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认识社会,树立应用意识;在反思中,认清自己学习目标的达成度,结合与他人交流,找到差距,进一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最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抓好对课后实践活动的延伸。

推荐访问:教学论文 浅谈 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


[初一数学论文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