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技术合同

高校贫困生群体救助策略管见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1 08:37:01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高校贫困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实现这一群体中每一个主体的全面发展,营造和谐校园,实现教育公平,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教育投入,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构建立体化的社会助学体系,同时积极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和人格的完善,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扶贫”教育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救助。

关键词:贫困生;助学;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实行高校招生并轨、学费制度改革以来,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凸显,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营造和谐校园进程中无法回避而又需要处理艺术的难题,值得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研究和探索。

一、加大政府投入,实行弱势补偿,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关键所在。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教育政策如何处理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关系,尤其是如何对待教育弱势群体,反映着教育政策对教育平等理念的理解和教育政策的价值倾向。为保证每个公民公平地接受良好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作为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应该遵循公共教育资源从富裕流向贫困的原则,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倾斜,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实行弱势补偿,这是实现教育平等的基本手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的确立,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支出绝对规模基本呈增长趋势。但是,从国际对比角度看,政府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国家总体教育投入的不足,必然极大地限制高等教育的投入。为此,需要政府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尽快改革和完善教育拨款制度,切实增加对高等教育的公共投入;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国情制定多层次的教育成本分担标准,根据不同收入阶层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对教育弱势群体实行“优先扶持”。只有对教育弱势群体在分配教育资源时进行弱势倾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贫困学生能够通过政策优惠和政府扶持享受和他人一样的教育资源,以争取摆脱自身的弱势地位,赢得发展机会,实现真正的教育平等目的。

二、建立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必要条件。

在我国,高等教育长期通过计划手段管理和运行。高校从规模、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的规格都要通过指令性计划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原有的学制上有所突破。各高校在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有限度地引进了“学分制”,为给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灵活空间。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很多高校实行的弹性学分制本质上还是“学年学分制”,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学分制,在学籍管理制度仍显死板。这方面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国外大学管理模式,把“学年学分制”逐步、稳妥地向以完全“弹性制”为特征、工读交替或兼读的模式过渡。对于贫困生,尤其是优秀的学生,一方面可以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潜质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尽可能缩短其在校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允许高校贫困生在保证成绩的前提下,通过边学习边勤工俭学完成学业。这样不仅有利于节省教育资源,而且有利于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需要格局,促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三、完善“奖、贷、助、补、减”立体化的助学体系,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面对逐年增多的贫困生这一特殊的教育弱势群体,国家、学校经过积极探索,在立足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现状,保证整体平等的前提下,逐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一整套解决特困生问题的资助体系,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缺点与不足,有待与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改革奖学金制度,充分发挥奖学金的奖优、助贫、促学功能。高校奖学金制度自实施以来,一直是激励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手段。为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导向和资助功能,首先要大幅度提高奖学金额度。实行高额奖学金是国际上各著名高校的普遍做法。是否有全额奖学金不但是西方国家各高校之间抢夺优秀生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家境较差学生选择学校,接受高等教育,奠基自己成功人之路的重要方式,这种方法值得借鉴。其次要扩大单项奖的评比,给贫困生带来更多的获奖机会。高校贫困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获得综合奖有相当难度。可以通过增设单项奖扩大单项奖的受奖面,给贫困生带来更多的获奖机会,使奖学金既具有激励作用又具有资助功能,成为高校扶持贫困生的主要手段。

2、充分发挥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主渠道功能。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主渠道,具有商业性和政策性并存的双重特性。为进一步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目前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生源所在地政府比高校更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在生源地进行信用贷款,比学生入校后集中贷款简单易行,诚信的客观性以及偿还的可能性也更高。二要合理设计还贷期限。助学贷款出现的违约现象,贷期限设置不合理是重要因素,而延长还款期限不失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三要建立诚信惩戒机制。制定切实有效的督促制度、警示制度、付息提醒制度、年度贷款资格复核制度、定期公布欠息名单制度、还贷催收制度等等,防止借贷者违约失信。

3、以勤工助学为主导,倡导学生自救自助。随着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日益扩大,如何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工作的济困育人功能,使之与学生的学业、能力挂钩,与学生成才、创业挂钩,创造性地把助困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的挑战。当前,要使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摆脱让学生从事简单的劳务劳动的局面,必须走“专业化、品牌化、实体化、规模化”的经营模式,通过建立学生勤工助学基地,成立学生勤工俭学经济实体等渠道和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创建、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勤工俭学由劳务型向知识型、创业型的转变。全新的助学模式,不仅可为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又可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较好的创业体验和就业实践。这种将“育人”、“助学”和“创业”有机结合起来的做法,是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四、争取社会支持,建立社会资助网络,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必要补充。

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根据国情,目前社会扶贫助学可以采取以下形式:(1)设立捐赠奖学金:以企业、单位、个人等名义到学校捐资设立奖学金。(2)设立扶贫助学基金:由多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捐助资金作为本金,取其利息用来帮助贫困学生。(3)建立“助学对子”:由单位或个人与贫困学生组成助学对子,从费用、生活必需品等方面给学生帮助。(4)单位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有条件的单位可利用大学生的文化优势和时间特点,为贫困学生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对捐资助学的企业政府要进行政策扶持,准予税前列支助学捐资,鼓励企业积极捐资助学。(5)完善“对口支援”关系。用人单位、学校和贫困生共同签订“定向委培协议”,用人单位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遴选特定的贫困生群体,并支付其在校期间的学费。学生毕业后到该单位“以工代赈”,用工资收入逐渐偿还企业预付资金。学校保证捐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优秀受助学生,以满足其人才储备需求。

五、加强对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扶贫”教育工作,是调节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的精神动力。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贫困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即硬贫困。同时也包括因经济失衡而导致无法满足基本需求时形成的“软贫困”,即“精神贫困”。“精神贫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当下高校内贫富差异客观上已经把同龄大学生镶嵌在了不同的阶层上,而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也导致了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弱势群体的身份使贫困学生群体比其他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更容易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塑造和人际交往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为降低贫富差距问题对贫困学生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高校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扶贫”。首先,要建立一套独立于社会的价值判断和精神体系。大学与社会在对待贫富问题上的区分在于:社会人必须赤裸裸地直面贫富差距这个既成现实,而大学则能通过自身独立于社会的价值选择--学习专业知识,修养道德品质,沉淀人文思想等来整合贫富差距的原初社会身份,祛除贫富差距的影响,让大学生以平等的“大学身份”,站在平等的心理起点上进行竞争。大学教育这种价值体系,可以消解贫困学生原初身份的不平等烙印,让贫困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应有的尊严和地位,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所在。其次,应充分运用青年学生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的可塑性,教育贫困学生处理好“不可改变的自我”与“可改变的自我”的关系,勇于正视家庭贫困,敢于直面客观现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以开放的心态,健康人格,高尚的道德水准和不懈的奋斗精神,正确把握自我,体现自己的价值。最后,应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包括心理咨询、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和经济帮助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使贫困学生在国家、社会、学校的关爱下,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摆脱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顺利通过人生的关键阶段,成为生活的强者。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 陆士桢,宣飞霞.《关于中国社会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J]. 青年研究,2002,7.

[2] 魏小琳.《论大学生“弱势群体”及其扶助》[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

[3] 刘若刚.《高校新生中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J]. 理工高教研究,2004,1.

[4] 杨东平.《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R].

[5] 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中国优秀特困高考生调查报告》[R].

推荐访问:管见 救助 贫困生 群体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