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简历封面

川东北农村小学美术手工课现状试分析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3 08:51:00   浏览次数:

摘 要: 美术手工课是指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教师在学校里基于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审美素质的培养而设计的具有娱乐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由于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小学美术手工课因师资缺乏、材料不易准备、课程缺乏地方特色、家校缺乏重视等原因,造成农村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难的普遍现状。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如何开发川东北农村的地方美术资源,为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找到可能性。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美术手工课 实施现状

一、引言

小学手工课包含“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的内容,对学生观察、动手、设计、想象、创造、审美等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美术手工课对于进一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如吴廷玉在《绘画艺术教育》中指出的:艺术教育“不能一味静观论道,而要‘游于艺’。那种只强调静观,或只强调艺术理论知识的教育,均与这种活生生的操作性、创造性艺术教育相去甚远”[1]。美术教师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以绘画为途径开启学生的心灵世界,显然,手工课的教学目的与之一致,是为表达学生心之所想。手工课需要通过绘画活动和手工创作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精神和情操成长为首要目的。

教育的实施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达的地区,学校有独立成熟的手工课工作室,配备功能丰富的器械,准备有多样化的材料。比如,陶艺、蜡染、纸艺、根雕工作室等。近几年,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家长对于孩子美术课的资金投入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则反之,在四川,川东北地区属于经济滞后区,川东北地区的美术教育就呈现这样的状况。在四川省教育总体水平低于沿海地区的情况下,川东北地区教育水平与省中心城市有着明显差距。在区域内,农村与城市的美术教育因各种内在与外在的原因,教学效果相差甚远。基于此,川东北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更值得我们重视。

二、川东北地区农村美术手工课的现状

(一)农村学校师资及硬件资源有限。由于川东北地区自然地形条件较差,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这就造成川东北地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部分农村学校美术课由语、数老师暂代,或者美术教师还需承担美术专业之外的教学任务。据统计,大多数农村镇中心小学师生比例约在1/18,乡中心小学师生比例在1/20和1/30,除去校长、副校长等学校管理人员,乡镇小学师生比远远低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1/19。目前,农村学校提倡环保节约,美术课堂多采用循环教材,教材由学校统一收集,课堂上才发放到学生手中,导致学生没有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一些学校没有配备专门的美术教室,美术设施的完整程度远远低于主流学科。在这样的背景下,给农村美术课开展带来现实困境,尤其是对材料要求较多的手工课,教学举步维艰。

(二)手工材料不齐全,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材料和工具是美术手工课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手工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由于资金原因,目前川东北农村学校难以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手工材料,家庭购买因地势偏远也较困难。由于部分农村学生是留守儿童,一些家庭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由爷爷奶奶陪读。家庭教育成本较高,部分家长不愿意为准备手工课材料额外花费,部分家长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美术这类艺术学科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没有用处,因此材料难以准备齐全,美术手工课的开展难度可想而知。

(三)统编教材手工课程缺乏地方特色。全国统编教材适用于各个小学,课程内容安排中规中矩,为了照顾全国各小学的普遍性,必须丢失地方性。笔者通过统计人美版一至六年级美术教材得知,手工课的课程内容设置多为折纸、剪窗花、做面具、用橡皮泥或超轻黏土捏动物、建筑等手工课,没有充分结合地方特色,统编教材适用于城市学校,但是对一些农村学校来说,此类手工课的材料准备较为不易。

(四)家校双方缺乏对美术手工课程的重视。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手工课约占美术课程总量的33%,其中有50%以上的都是纸艺手工课。手工课一学期的课时总量在6个至10个课时。为了完成教学评估,一些语数科任教师选择占据音体美课程时间,导致美术课教学时间大大缩短,美术教师想完成教学内容,只能占据学生的“第四节课”自习时间。部分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忽视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一味重视“主科”的优劣。部分文盲家长甚至只在乎孩子以后能否找到谋生的工作,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没有任何概念。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进而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2]。中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综上所述,学校和家长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成长状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

三、农村小学美术手工课实施现状的对策

(一)抓紧乡土教材的研发。乡土教材是培养有根的文化人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地方性知识的重要载体[3]。乡土教材是以本地方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内容的教材。农村乡土教材需要结合实用性和审美性,甚至为了契合农村特点,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应该大于审美性。例如:加入当地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教会学生了解工艺品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邀请当地有声望的工艺品制作者来学校亲身示范,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学习工艺品的制作步骤,最终达到实用的目的。

(二)善于利用农村的美术资源。要想手工课正常进行下去,教师必须做好相应的材料准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身边的材料。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手工课的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下面具体介绍如何就地取材上好美术课:

1.开设编制类手工课。川东北地区盛产竹子,材料收集便捷,竹编发展有着先天优势。教师可以邀请竹编民间艺人进课堂给学生做示范,竹子可以做成竹條编制竹篮用于家庭收纳;可以做成笔筒、笔架,方便又实用;还可以做成花瓶用来装饰家里。

2.开设拼贴类手工课。农村随处可见各种不同造型的落叶、彩色的动物羽毛、米粒、豆子、蛋壳等。美术课前可引导学生收集不同形状、颜色的树叶,放进书本里压平备用。不同形状的树叶和很多图形相似,可以拼贴出各种不同的物体,不同的材料都能拼贴在一起。

3.开设陶土课。教师应结合历史进行教学,四川地区泥塑历史悠久,早在两汉时期,俑像就已经包含很多种类,其中四川多出土石俑,用于表现社会各阶层的人物,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很兴盛。教师应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泥土,美术课上给学生展示石俑、画像石、画像砖的图片,教会学生用泥土捏陶俑,模仿画像砖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在图案上创新。

4.开设户外课堂。农村学校没有博物馆,最大优势是走出教室,来到户外直接近距离接触各种植物。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野花野草,课堂上进行现场白描写生,还可以在校园内进行建筑写生,农村建筑多为民居,特征突出。写生完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将其写生稿转换为手工形式。

5.艺人进课堂,传承古法手工技艺。川东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仪陇民间剪纸源远流长,蕴藏着古老的文化内涵,具有朴实自然的艺术特色。仪陇剪纸不同于北方剪纸的“天真深厚”,也有别于南方剪纸的“玲珑剔透”。从技法上看:它不像北方剪纸大刀阔斧,也不同于南方剪纸的精雕细刻,而是粗中见细,细中见粗,形成了“丰满、精巧、秀雅、醇正”的独特风格。由于文化多样性发展需求的影响和制约,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当前仪陇剪纸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4]。在这样的情势下,老师可以邀请民间剪纸艺人进课堂展示剪纸步骤,增强课程的趣味性,给手工课程带来一定程度的创新,为发扬川东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川东北地区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元“麻柳刺绣”、南充川北大木偶等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先辈创造出来的瑰宝,理应得到继承和发展。将其编入乡土教材既发扬了传统文化,又丰富了川东北农村学校手工课的教学内容。

四、结语

在美术手工课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更好地创造作品。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在教会学生基本手工技能之后,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富有创造力的作品。即使学生的作品不尽完善,也是学生个性的独特表现。为了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必须先转变家、校对美术学习的认识理念,再结合川东北农村实际现状,重新将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充分利用川东北地区的特有资源开展手工课。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为我国农村美术教学的发展提供具有实践性的教育教学保障[5]。

参考文献:

[1]吴廷玉,胡凌.绘画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2.

[2]练燕妫.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心理影响因素及正确心理健康引导[J].求知导刊,2018(12):76-77.

[3]滕星,罗银新.中国乡土教材的开发、收藏与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28-35.

[4]徐芳艳.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仪陇剪紙”传承与发展研究[J].名家名作,2017(5):122.

[5]李红梅.农村初中基础美术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新课程,2018(11):165.

推荐访问:手工 现状 农村 川东 分析


[川东北农村小学美术手工课现状试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