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个人简历

中国模式有关问题探讨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0 08:45:16   浏览次数:

摘要:中国模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中国人民建立起的适合自身国情和传统的综合模式。中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政治发展模式。准确认识普世民主问题,要把握民主模式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中国民主模式与西方民主模式都是世界政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治模式要在与西方民主模式的相互竞争和相互学习过程中,不断展现出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关键词:政治发展;民主化;中国模式;西方模式

中图分类号:D621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1)04-0069-03

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方民主的价值理念和发展模式长期掌握着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话语权。西方强势政治集团借此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施加影响。它们以强烈、非理性和对抗性的意识形态为指导方针,以经济援助、军事威胁或政治渗透为手段,强行向一些国家和地区推广西方民主模式。然而,这些并不能说明西方民主模式就是万能和战无不胜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模式具有显著功利性和双重性。西方民主模式已给生搬硬套它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严重问题甚至灾难。在最近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损失惨重,惟独中国仍然保持强劲发展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执政党和国家坚持和遵循了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成功震惊了世界,也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当然,中国模式也引起了不少争议。特别是对中国政治模式、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与西方民主模式的比较,以及对民主和西方民主的认识出现了不少偏颇。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中国模式有关问题。

一、中国模式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一)中国模式产生的背景

中国模式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中国人民为实现建立独立、统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而在革命、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这一宏伟历史进程中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而逐渐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党情和世情需要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在内的综合模式。中国模式又称中国道路或中国发展模式。因此,如果仅仅从目前中国的良好经济发展绩效和国际影响力的稳步提高来归纳或总结中国模式都是不全面的。

中国模式形成和发展具有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背景。它的形成虽然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总结,但如果没有对改革开放前各种经验教训的总结,成功的中国模式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中国模式既有历史传统因素,也有时代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既吸取了自己建设、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也吸取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建设、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因此,中国模式有了实际的世界意义。

正如尹倩所说:中国模式这一概念蕴涵着中国发展道路的社会历史背景、民族文化传统、经济理论基础等丰富内容,故而更宜用于中国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1]。中国模式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凸现出来的,而在此之前的探索,仅仅是中国模式形成的历史准备,它不构成今天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时间维度上,中国模式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与经验,其内容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综合性的概念。中国模式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不断向前推进,作为对现实社会发展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总结的中国模式,也必然处于不断发展中。

(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模式

1.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理念、执政理念与中国模式的价值选择

中国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造就的。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理念和执政理念决定了中国模式的价值选择,而中国模式的价值选择则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理念和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把民主作为追求目标,把代表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奋斗任务。这集中表现在民主革命时期确立的“最低革命纲领和最高革命纲领”以及两者的有机结合上。在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后,这一政党理念更新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模式的政治价值选择和追求也进一步集中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

中国模式的确立是为了寻找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根本目的是探寻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需要。这其中就包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要求和民主政治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等方面,中国模式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获得了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使中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得到了动态的辨证统一。

2.中国政治模式与中国政治文化传统

中国模式规定了中国政治模式。中国政治模式除受到中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民众参与意识、公民意识等因素影响和制约外,也与目前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受到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很深影响。这具体表现为民众中较深的臣民、顺民意识和对明君贤臣的期望,深受大一统思想以及数千年中央集权体制的惯性影响。一方面,这使得中国现代民主政治主体——市民及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发展滞后,民主政治主体性发育不充分,于是中国广大老百姓把全部的希望和愿望寄托在党和政府身上。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广大人民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裕,广大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共产党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进一步强化了党的领导地位,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相信、支持和拥护党和政府,这是与中国政治文化传统暗相契合的。此外,加上执政党遍及到基层各个角落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参政党的通力配合、合作,这使党和政府拥有超强的凝聚力和巨大的组织动员能量,有能力、有基础也有民意支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实现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群众也得到更多实惠。这比其他任何引起社会动荡、给老百姓现实和可预见的未来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所谓民主理想和形式,更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国政治模式的不断发展,使中国民主政治渐进式增量发展一步步取得成就,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需要。党和政府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没有出现其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的现象。

因此,中国政治模式成功的核心原因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对目前中国政治模式的成功运行也是有积极而重大的影响。这些因素在西方民主国家或其他民主国家是几乎不存在的。这也是中国政治模式成功的关键点之一。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建设

中国政治发展模式规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在中国这样一个少有民主传统的国家推进现代民主政治建设,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来强力推动是绝不可能的。同时,又必须考虑中国特殊的国情,在民主的实现方式、发展进度方面必须考虑社会和民众的承受力,必须确保中国大多数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不受损害。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稳步推进。建立在现代法治基础之上、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模式已经确立。它体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确立上。作为中国模式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确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借鉴世界一切政治文明成果的思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完整结合,形成了中国自身独特的政治发展模式。这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机统一,且坚持渐进增量式地向前稳步推进。

二、普世民主与民主模式的辩证内涵

民主的普世问题是一直都存在很大争议的话题。在民主基本价值——平等、自由、人权、法治、公平与正义、包容等基本原理方面,各方存在较大共识。但在民主的特殊实现形式、特殊表现形式和特殊进程等特殊性原理方面,各方存在不少认识差异。要么以民主的一般性原理否认民主的特殊性原理,要么用民主的特殊性原理否认民主的一般性原理。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民主的一般性原理与民主的特殊性原理尤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只有两面存在才有完整的硬币,其价值才发挥作用。

无论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内的社会主义民主,还是以欧美资本主义民主为代表的西方民主,都是民主特殊性原理的体现,但也都包涵有民主的一般性原理。西方民主妄图用其特殊性来替代民主的一般性是错误的,而用社会主义民主来完全否认西方民主所包涵的一般性原理也是不对的。即使是实行西方民主模式的国家,其内部实现民主的形式也是不同的。如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制,法国是议会总统制。即使都是政党政治的西方民主国家,有的实行两党制,有的是多党制。不同的国家,两党制内部和多党制内部各自的运行模式也是不同的,甚至差异很大。同样,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实现民主的方式方法,甚至民主发展进程也很不一样。但无论如何,民主的一般性原理是现代任何民主国家和政党都必须遵循的核心原则,而现代民主政治得以向前推进、政治文明能够取得丰硕成果的过程则必然也是民主一般性原理得到遵循和实现的过程,也必然是民主特殊性原理和民主多样性的具体体现。由于世界上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性,在它们彼此的差异性消失之前,从来不会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民主形式或民主发展、民主表现形式。

因此,如果说民主具有普世价值的话,那一定是民主一般性原理所体现的价值,而不是民主特殊性原理所体现的价值。西方民主并不必然是民主一般性原理的代表或体现。换句话说,西方民主模式并不是民主的唯一表现形式,民主并不等于西方民主或西方民主模式。真正的民主,其实现方式或模式应该也必然是多样性的,都必须以实现民主的一般性原理的核心价值为根本奋斗目标,或以民主的一般性原理的核心价值为根本取向,特别是民主意愿必须与民主实现形式和客观实际效果或后果密切结合起来,偏向任何一方面或只强调某一方面都是片面的,最终衡量民主实现的标准也只能是客观实际效果。这个客观实际效果标准是唯一的,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民众民主权利、经济权利的稳步实现和社会政治稳定,而不能造成社会动荡、经济社会发展滞缓倒退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下降倒退。否则,这样的民主就无任何价值,就是一种灾难,必然受到世人的唾弃。

三、中西方民主模式的比較与相互关系

基于上述民主模式辩证内涵的讨论,我们要对中西方民主模式作出更准确的认识。在对待西方民主模式问题上,我们既不能把西方民主当成资产阶级腐朽的专利而完全否定,也不能把西方民主作为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标杆。作为现代民主政治重要源头的西方民主,它是世界政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有其合理内核。西方民主的某些实现机制、具体制度安排和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特点。特别是其中关于权力制约的某些具体制度、机制所发挥的“最不坏”的作用,值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达国家学习借鉴。但是,这种学习借鉴绝不是完全照搬或生搬硬套,必须适合本国特殊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国情、党情、民情和社情。

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民主特别是美式民主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它过分强调民主的外在形式,并且往往以民主外在形式代替民主内核,使自由主义泛滥,私有制发展走向极端,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降低,无法及时有效应对周期性经济危机,造成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严重失衡,社会财富严重浪费,甚至社会动荡。同时,英美等国家往往不顾自身民主产生环境的特殊性,以双重甚至多重标准强行向世界其他国家推行民主价值和民主模式,给非洲、拉丁美洲、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严重后果。以所谓民主、人权为旗号,利用反恐机会,不仅限制甚至取消国内民众应有的不少权利,而且伺机干涉他国内政,大肆谋求其经济、政治和军事利益,而把真正的民主、人权抛到一边。因此,西方民主的实质是为实现其国家民族根本利益服务,其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西方民主最大的缺陷。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全球化的发展和相互影响,西方民主模式也出现了新发展趋势。一方面,它不断反思、总结、更新自己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另一方面,它也吸收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和世界其他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有益经验,以弥补自身民主模式的不足。

由此可见,从民主的实现看,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超阶级、超国家、抽象的民主。民主的一般性原理虽然具有普世的应然性,但不一定有必然性。普世性也并不表明每个人、每个阶层、阶级、国家民族能够平等地获得和拥有相应权力。能够拥有其解释权或话语权的一定是具有强大软硬实力的集团或国家。对弱小落后的国家民族来说,民主的阳光并不总给他们带来益处。因此,对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发展而且相对落后的国家和民族来说,要享受民主的普世性好处必须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发展这个要务不动摇,抓住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稳步、快速壮大自身综合实力,同时加快与之相协调的改革,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这样,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才能一步步真正享受到普世性民主的好处。这也是中国模式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在认清西方民主模式的优势和局限之后,我们更应该对中国模式和中国民主模式有更清醒和全面的认识。中国成功应对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以前的亚太金融危机和国内自然灾害,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模式的明显优势。但中国模式是动态发展的,并不是僵化的,也不能一劳永逸。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模式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发挥其优势,而不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阻力或障碍。

同时,中国模式与西方民主模式并不必然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必须摆脱传统僵化、对立的意识形态的束缚,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和平竞争。根椐国家民族利益,既合作又竞争,争而不影响合作;既团结又斗争,争而不完全对立。中国模式、中国政治模式要在与西方民主模式的相互竞争和相互学习中,展现出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与优势。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协商民主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将使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成为世界政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方向。

总之,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的萌芽、形成和发展,都有其各自相应的背景和条件。二者在政治理念追求、政治价值选择、政治治理架构建立和方式方法选择应用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对两种模式民主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差异,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为此,我们对中国民主模式与西方民主模式不能简单地比较而草率下结论:中国民主模式各方面不如西方民主模式;或西方民主模式一无是处,根本就没有中国民主模式好;或简单地把西方民主模式生搬硬套到中国民主模式中,甚至代替中国民主模式;或把中国民主模式强行推销到其他国家,取代其他国家民主模式。

实际上,两种模式都有自身独特的优点,都是民主的多样化、包容性的重要体现,也都基本适应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且都处于不断调适和发展过程当中。两者都是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应相互学习借鉴。中国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需要学习借鉴西方民主模式的合理内核,需要进一步贯彻民主的一般性原理,需要做好民主一般性原理与特殊性原理的有机结合,以更好地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尹倩."中国模式"的概念解读[J].唯实,2008,(10).

责任编辑:林华

推荐访问:中国 探讨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