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个人简历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优先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1 08:38:46   浏览次数: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为辩证地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优先几个关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型城镇化与生态优先的关系问题很重要,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公园绿化不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全部,而城市的净化、绿化、美化,需要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的支撑。

一、新型城镇化要做到生态优先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快速城镇化已经持续了30年,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一些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快速城镇化在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城市生态的多色效应:红色的热岛效应、绿色的水华效应、灰色的灰霾效应、黄色的拥堵效应、白色的采石秃斑效应和杂色的垃圾效应等。一些城镇盲目追求高、快、宽、大、亮等形象工程,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和摊大饼式扩张的发展途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忽略。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李克强同志最近很有针对性地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体现在贯彻到城镇化的生态文明过程与行动。一是改变的是人的观念、体制和行为。强化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处理好城市建设中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效率与公平、分割与整合的生态关系,强化和完善生态物业管理、生态占用补偿、生态绩效问责、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控制性详规等法规政策。二是推进产业生态的转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这需要以城市带农村、工业融农业、公司带农户、生产促生态。在弄清资源和市场、机会和风险的前提下策划、规划、孵化新兴园区、新兴产业、新型社区和新型城镇,将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改变为招贤引智模式。三是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汽车交通将转向生态交通,以最小的化石能源消耗和物流,实现城市流通功能的便利通达,将耗能建筑变为产能建筑,通过地表软化、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地等生态工程措施,实现对生态占用的补偿,使建设用地兼有生态用地的功能。最后是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态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包括生态集约,包括生态资源、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的集约,特别是土地、水、生物资源的集约规划、集约建设和集约管理。发展紧凑型城市,推进适度规模的城镇化,城市人口密度要控制在每公顷100人左右。在城市发展中,特别需要将传统技术方法和聪明才智融入规划、建设与管理中。低碳循环,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生态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有机替代,以及资源循环再生等等。绿韵红脉融合,推进生产高效循环、生活幸福低碳、生态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二、在新型城镇化中生态城市建设应有目标和指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生态城市一直是共同的理想,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去调整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使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得到充分保护。近年来,生态城市已成为国内外生态建设的一个热门领域。国际上在规划建设与管理上都开展了很多研究,提出了很多原则和建议。一是健全的生态服务功能。城市非工程开阔地表100%可渗水透绿,屋顶和立面绿化,绿地兼有湿地功能,湿地兼有生态给排水功能,社区内生态服务面积不低于建筑用地面积的3倍。二是健康的代谢环境。安全适宜的衣、食、住、行环境、低的热岛效应和灰霾日数,社区分散式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堆肥、生态用水保障和生态卫生设施齐备。三是合理生态城市布局。新区和产业园沿轻轨或大容量快速公交的主动脉,呈糖葫芦串型布局,小区之间由生态服务用地隔开,生态交通网络覆盖人口超过城市人口的80%:生产、居住、商政和生态服务用地混合布局,1/3以上市民能就近上班。低能耗、低废弃、高效率。有条件的城市建筑空调和供热的能源80%靠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工业余热等可再生能源:80%以上生活垃圾能在家庭和社区尺度减量化和资源化。居民高峰期出行90%以上是公交、自行车或步行。同时,城市要有鲜明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标识、社区和睦,治安良好等。

三、新型城镇化实践中要全面理解基础设施的内涵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城镇化全过程,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生态规划的法律基础还不完善,政绩考核缺乏可持续性、生态激励机制不健全,城市官员调动频繁,规划、政策缺乏连续性,生态资产缺乏统筹管理,生态基础设施投入过低,建设不足,信息反馈和生态补偿机制匮缺,生态建设人才奇缺,培训机制不健全,生态科技投入不足,技术含量不高等。贵州属于贫困落后的山区省份,自然环境较差,城镇基础较薄弱,走一条既符合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适合贵州山区特点的城镇化道路,必须考虑以下相关因素:(1)工业化水平与发达省区相比差距较大,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也较东南沿海省份慢。(2)农村山区人口居住分散,聚集难度较大。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7%,岩溶发育明显,地形破碎,耕地分散,农村人口聚集规模小而分散,有许多自然村寨为民族聚集区。(3)非自愿移民安置增多。随着开发型项目越来越多,征地后失地非自愿移民农民将越来越多,需要安置的数量越来越大。在实践中,怎样避免以往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生态基础设施的疲软和缺失也是当今城市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公园绿化并不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全部。城市的净化、绿化、美化,需要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的支撑,包括肾(城市河流、湖泊、池塘、沼泽等的净化与活化);肺(城市自然植被、园林植被、城市林业、城市农业及道路的绿化与美化):皮(城市地表、建筑物、构筑物表面及道路等工程用地表面的软化与活化):口(污染物排放口及其周边影响范围、缓冲区和处置设施还原净化功能的完善);脉络(山形水系、风水、生态廊道及交通动脉的通达与活络)在内的生态要素的有机整合,才能为城市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注意土地的集约与高效,土地的使用由数量拓展转向功能拓展,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提供足量的城镇建设用地。保证土地的生产功能,城乡环境的调节、净化、循环、缓冲等生态服务功能,维持农民的基本生计功能服务,支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需求功能。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管理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土地监审功能缺失问题,对孵化土地生态资产监审企业,每年对用地单位的土地功能进行监测、监管和审计。

四、处理好城镇化带动战略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关系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变迁过程,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大力推进和加速城镇化,使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和过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这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加快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全省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放开各大中小城市及城镇,让有条件进城的农民自己选择转移和聚集的城镇。另外,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要进行大量投入和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职能。要充分发挥城镇体系结构上表现出依次性的行政区域引领作用,即以省会城市贵阳和各州市政府所在城市为辐射,扩展到县域中心城镇和一般城镇。

贵州省地属贫困落后的山区,城镇基础较薄弱,自然环境较差,要走一条符合城镇化发展规律、又与贵州山区特点相符的城镇化道路,是当前要充分考虑的急迫问题。贵州省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化水平与发达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均工业增加值较低。如2002年的统计表明,上海市人均工业增加值为13113元、浙江为5171元、广东为5549元,而贵州仅为706元。我省部分农村劳动力必然按照人口流动规律向这些发达地区的工业部门转移。贵州农村以山地为主,自然环境较差,导致山区人口居住分散,聚集程度不高;加上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条件差,造成农村人口呈现小而分散的聚集规模。贵州也有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聚集区(自然村寨),在人口聚集分布上向城镇周围和交通沿线聚集的趋势。另外,由于我省农村向广大沿海地区城镇输出大量劳动力,贵州农村人口也有向其他区域城市转移而形成异地城镇化的现象。

工业增加值增长是促进人口城市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其他经济和社会指标等也明显影响城镇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时要充分考虑,以取得较好的城镇化速度和质量。要根据城镇发展的一般规律并结合贵州实际,因地制宜走贵州特色城镇化道路。贵州特色城镇化进程中要注意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要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和民族特色工业,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要重视民族地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特别是发掘和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建筑特色。

五、处理好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发展旅游大省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否会给贵州丰富多彩的原生态带来危害?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其实,只要我们遵照科学的客观规律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对贵州的原生态加以特别保护,两者间可以并行而不相悖。

贵州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有大瀑布、大溶洞、大峡谷河流;有丹霞地貌、喀斯特森林、高原山地气候;有少数民族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红色长征游、喀斯特生态游等颇具特色的形式多样的独特旅游资源,具备打造旅游大省的雄厚天然资源条件。

贵州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大省”。在贵州旅游资源中保持有较完整的贵州民族文化的地方比较多,特别是贵州东线旅游(贵州特色及黄金旅游线路),即铜仁市的东北部和黔东南自治州的东部这一线的旅游产业区域,涵盖26个行政县和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达4.83万平方公里,所属人口有806.34万人,其特色是少数民族风情和自然原生态风光。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隼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是该线路的观光亮点。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连接四川、湖南二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是打造贵州“旅游大省”和“天然公园省”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贵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带动就业机会,提升贵州的外部影响力。要尽快制定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如度假酒店的发展、旅游区的基础建设、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信息化建设等。要支持和培育特色旅游骨干企业,实施旅游品牌战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大力保护民族原生态文化等。要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实行民族文化产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作发展。要进一步挖掘、整理、开发、利用好我省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自然文化资源,提高旅游区的文化品位。

(执笔人:陈政 陈曦)

责任编辑:龙菲

推荐访问:化与 城镇 优先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