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转正申请书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培养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8 08:49:32   浏览次数: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可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对社会,更是对学生个人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值得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认真思考、仔细斟酌的重要问题。

一、体会生活数学,把握数学感知。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接触的大部分是规范的数学问题(如归一应用题、归总应用题等),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但让学生形成一种定势,似乎学习数学就是解决现成的数学问题,学生永远体会不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数学学习的真正价值,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观感知和分析理解。

(1)“悟”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无时不在。比如:参观中国馆,这个一个轴对称建筑,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体现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再比如奥运五环应用了圆的排列,代表了五大洲人民积极参加比赛。象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数学,学生就会逐渐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学会用数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其实这就是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数学观念,培养数学素养,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做”数学。玩数学小游戏、做数学材料等。从游戏与制作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如七巧板、用纸牌算24等。又如制作圆形的笔筒、长方体的笔筒,如何省材料等,这些都在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帮助孩子在玩中探索数学知识。

(3)“用”数学。“有用的才是最有趣的”这句话反映了情感的一种价值的取向,其实也是学生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用”数学也很重要。例如,计算出租车的价格,参观公园如何购买更加实惠等等,他们会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充分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逐渐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二、学会数学思考,把握数学意识。

“为学患无疑,有疑则进”,一个好的数学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促使其想方设法寻求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会以亢奋的情绪、饱满的热情不断的进行探索,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思考意识的目的。数学意识其实是指能主动地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考虑问题或进行思维的习惯,也就是通常说的“数学头脑”。它包括: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统计观念、推理的意识等。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以下意识:遇到问题能够自觉地的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形成一种思维习惯;面对一些事物时,很快就能指出事物本质并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能利用已知的知识推断出与其有因果关系的新的知识的思维习惯,它是数学的严密逻辑性的反映。在二年级《东南西北》的教学中,教师就设计了学习的冲突,为什么在转了一个方向后原来的东南西北的就不一样了呢?如何在地图中找东南西北呢?这样就把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和书上统一规定的“上北下南”有机的结合了。再比如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计算,通过举例验证、推广,发现不管是整数、还是小数都能运用乘法交换率、结合律、分配率解题,不知不觉运用了归纳类推思想。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我们数学教育的目的。

三、学会语言表达,把握知形统一

随着新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利用数学进行交流的需要也日益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交流这一手段有助于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如果在数学课堂中充满丰富的交流,可以获得双重效益:一是那些积极参加讨论的学生,在不同的争议中将对数学获得更好的理解;二是如果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听、说、读、写数学的机会,他们将学会数学的交流。

四、践行实践操作,把握知识要点。

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操作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感知学习内容,动中促思,玩中长知,乐中成材,掌握数学技能和方法。

1、在教室中。

(1)摆学具,理解算理,推导计算公式。如一年级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可以利用圆片图、百数图、数射线、计数条片、位值板等学具帮助同学在头脑中建立形象思维,再观察这些方法,总结出计算规律。

(2)测量。测量课桌、书本、黑板的长、宽。可以用完好的数学工具,从0开始测量,如果是残缺的数学工具可以从某个整数出发,技能高的学生也可以从中间测量。这样的话就避免了学习的局限性。

2、走出教室

(1)画几何图形。在画圆的时候到操场。

(2)测量。这个测量在教室中无法体会,到室外让学生体验。如利用测量步距知道学校跑道的大约距离。

五、提炼数学思想,把握知识精髓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数学知识。

如用观察法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用测量的方法去研究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的特点,用比较的方法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特征,以及其他平面图形之间的区别,用实验法来推导长方体、正方体的计算表面积公式。

以后到初中预备班再学习圆柱、圆锥等图形时,学生也可以对获取知识的方法和经验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加以总结和运用。这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源”,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六、态度---缜密严谨,精神---刻苦钻研。

事实求是,培养学生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的事:有的学生把加号写成减号,把除数和被除数弄颠倒了,把已经计算正确的结果写错……,许多教师把这些都归结为“马虎”造成的,其实不尽然。我觉得关键在于学生还没有形成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在教学具体内容时能够准确预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培养、纠正,形成稳固的思维定势。

在小学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语文英语抄写的作业很快完成了,而数学作业要等吃好晚饭,家长有空,再做。问,为什么不先做数学作业,回答:有的题目不会做,所以要等家长教。这样长持以往,学习的依赖性很强,缺乏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大难题。所以在教学中经常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他们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活动,并让他们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不断的过程,它应该被渗透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中。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设特定的情境、开展丰富的活动、抓住每一个课堂中的“闪光点”,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一点一滴中,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小火花”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提出一些生活问题,并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

推荐访问:素养 小学生 培养 数学 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培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