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思想汇报

夹缬与水洗工艺结合在牛仔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13 10:18:30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时尚潮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牛仔作为一个流行的元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当前牛仔的处理方法虽然多样,但是手法仍然较为传统,不利于对牛仔产品的新型创作。而对于和牛仔工艺处理方式有着相似性的中国印染工艺夹缬,却因时尚与工业化的冲击而逐渐失传。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牛仔产品后处理与传统手工艺夹缬相结合进行了应用与研究。应用牛仔其后处理水洗褪色的特性与夹缬夹染上色的原理,使牛仔保留其休闲个性并通过不同的后处理方式呈现牛仔的不同表现力。本文展示了传统夹缬手艺在现代牛仔产品中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牛仔;水洗;夹缬;后处理再应用

【中图分类号】TS194 【文献标识码】A

一、牛仔的基本概述

(一)牛仔面料的来源及发展

牛仔的面料最早出现在1567年,它的式样是由位于意大利APPENNINO半岛西北海岸的GENOA顶端,濒临LIGURIAN海北侧的水手穿的一种粗质帆布设计并缝制的裤子而来的,颜色主要为棕色,因为其裤子设计的新奇与牢固度较强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牛仔裤变成靛蓝色是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巴伐利亚商人Levi Strauss所制作与销售的裤子深受当时水手们及岸边工人的欢迎,导致卡其色帆布长期供不应求。于是他们引进了法国一小镇的另一款面料(Denim)。由于Denim经纬纱纱线颜色不同,其经纱为靛蓝色所以所交织出来的斜纹布为靛蓝色。从那时候开始,牛仔主流颜色变为靛蓝色。之后在美国San Francisco淘金热时期发展开来,在两百年后又以靛蓝色牛仔服的形式流传回到欧洲,成为当时年轻必备的一件时尚单品。

(二)牛仔面料的介绍及处理手法

“牛仔”现在有针织牛仔布和机织牛仔布之分,现在我们一般说的都是机织牛仔布,是由染色棉纱或者棉混纺纱制成。在编织斜纹组的过程中在织物表面产生了一系列条纹,这些斜条纹被称为斜向纹路,它能以各种角度形式排列在织物上。

织物的三大分类分别为:色织布、染色布、牛仔布。而按照色织布的定义,牛仔其实类属于色织布的同一类型,织造工序都是先染色然后再进行织造的。但是因为牛仔布主要采用硫化染料染色,而其主要区别在于,完成整体服装后需进行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一道水洗的这种特殊工艺过程,所以牛仔的后处理工序在牛仔服装设计中上占据了重要的作用。

二、牛仔面料的后处理的介绍及对比

(一)牛仔面料的后处理介绍

牛仔布的后处理工序简称水洗,是为牛仔设计的重要环节。以下为牛仔后处理的一些基本工序的介绍(见表1):

(二)牛仔材质的新型后处理方式

水洗是牛仔裤后处理的一种传统工艺。牛仔布拥有独特风格和功能性的关键工序来自于牛仔的后处理。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新型化学助剂的开发与研究,基于传统工艺之上进行来后处理工艺的研究都有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让牛仔产品更具有风格性和多功能性,提高牛仔的整体品质以及功能性。牛仔后处理工序发展为现在的免烫功能、防水抗油功能以及抵抗紫外线等利于健康的功能整理。使得牛仔产品不单单只是款式与设计上的改变,更加是本质上的改变与提升。

虽然经过新型后处理后的牛仔材质其强度会变差,但是在耐皱性与舒适度上都有较大的提高,为牛仔产品的多样化提供了材质本质上的一个提升。

三、夹缬的基本概述

(一)夹缬技术的来源

夹缬为“四缬”之一,利用雕版在绵绸上印染出所雕刻的图形,属于中国传统印染技艺。“四缬”分别为夹缬、蜡缬、绞缬、灰缬,分别为我们如今所见到并称呼的夹缬、蜡染、扎染、蓝印花布。而如今,夹缬技术近乎失传,而在浙江温州原本只是有生产小部分夹缬产品的小镇复苏夹缬,已有30年未制作雕版的手工艺人重新复原夹缬,使夹缬工艺继续延续。

来自《古代汉语字典》中的“缬”字:专指在丝织品上染制出图案花样,也可做名词,即为染制来图案花样的丝织品。“夹缬、蜡缬、绞缬”出现的时间较早,而在元明期间才出现“灰缬”。

在最早的“夹缬、蜡缬、绞缬”中的“夹缬”可追溯到秦汉的文献记载,《二仪宝录》称“秦汉间有之,不知何人造。”但我们目前可见到的遗留下来的实物则为最早期的唐朝作品。

(二)夹缬技术的应用

夹缬工艺的制作流程:准备印染面料(土布);染料的准备(靛青);将土布夹至雕版中;染色;拆卸洗晾。

唐朝时期为夹缬技术的鼎盛时期,多为色彩夹缬品。在李贺的诗中也写到:“醉缬抛红网,单罗挂绿蒙”。可知唐朝时期的繁盛。而在唐朝时期多为彩色夹缬面料织造的服饰与香包等。

到了宋朝,经过了两次的禁止民间夹缬雕版印花,《宋史》卷一“舆服”条目曾说到:“政和二年,诏后苑造缬帛。盖自元丰初置为行军之号,又为卫士之衣,以辨奸诈,遂禁止民间打造。令开封府申严其禁,客旅不许興贩缬板。”有一书生则为换取一定夹缬的帐子,卖掉了琴和剑这些象征自己身份的东西。则说明当时社会从服饰到家居用品被子、帐子都有应用到夹缬织物。但由于宋代的两次禁止民间打造夹缬制品,使得夹缬的色彩越来越单一,而技术也逐渐失传。

四、夹缬与水洗工艺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探讨

(一)夹缬与水洗手法在牛仔服装设计实践中的体现

通过以上的研究与实验调查,结合个人实验对两者技术进行结合,综合牛仔水洗手法和夹缬技术的应用,并通过不断的实验尝试新的结合方式。但是也由于水洗的局限性,在处理图形时相对较为简约。以下为实验过程:将完整的牛仔制品制作完成;平铺并描画标注需要遮挡的部分;设计水洗的结构及图形(以及遮挡部位的样板制作);将整体成片进行一遍清水水洗,并用砂皮打磨未遮挡部位;用已经剪好结构的卡纸进行遮挡,并喷上高锰酸钾(待三次重复过后);再次重复以上工序(共3~4轮);完成后再次进行水洗和烘干并呈现最终褪色后效果。

(二)夹缬与水洗技术在牛仔服装设计实践中过程及对比

夹撷与水洗结合的设计通过实际考察与实验取两者的共性与其异同点进行对比。在实验以及制作的过程中得到以下两种图案处理方式的区别。

夹缬手法与水洗技术相结合应用到牛仔材质当中,其确定图案的工具为夹撷中的夹板。将夹板的方式简化,把夹板雕刻模版应用到牛仔水洗工艺上。通过高锰酸钾反复冲洗将牛仔面料褪色,使镂空的部位褪色。其过程需要进行反复实验,每次高锰酸钾量的多少与夹板的放置方式都会影响其最终图案。(见表2)

五、总结

本文归纳了牛仔及其后处理技术的不同种类和方法和夹缬技术的来源和发展,比较了夹缬和牛仔水洗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相似性及其应用。接着在实践中探讨了夹缬和水洗手法在牛仔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以此为灵感设计了多套现代牛仔服饰,在保留其休闲个性的同时,赋予了牛仔服饰新的时尚含义和不同的表现力。

本文通过对牛仔与其后处理方式的阐述对牛仔面料与后处理的整理与分析,将现在依旧风靡于世界的牛仔与近乎失传的中国传统夹缬工艺相结合。应用牛仔其后处理水洗褪色的特性与夹缬夹染上色的原理将其结合,并将其与自身所设计的一系列服装款式结构相结合,使牛仔保留其休闲个性并通过不同的后处理方式呈现牛仔的不同表现力。

六、结论

本文通过实践展示了夹缬和水洗工艺在牛仔设计中的应用潜力和价值,不仅扩展了牛仔设计的方法,赋予其新的表现力,同时更是对我们中国传统夹缬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我们相信,类似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将会为服装设计带来更多新的元素和内涵。

参考文献:

[1]孙涤非.时尚发展史·轮回的艺术Vintage[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

[2][英]杰妮.阿黛尔时装设计元素:面料与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

[3]宋祖龙,程隆棣,张瑞寅,等.弹力牛仔面料风格分析[J].上海纺织科技,2012,40(1):51-52.

[4]曹银达.漫谈装饰面料英文翻译[J].中国纺织,2002(7):37-39.

[5]文艺,袁久刚,王强,等.AEO类表面活性剂对牛仔布酶洗整理效果的影响[J].印染助剂,2013(3):23-26.

[6]马亦骅.面料再设计在牛仔服装中的艺术表现[J]. 国际纺织导报,2010(7):66-68,70-71.

[7]張琴.木版印花的遗存——蓝夹缬[N].中国文物报,2012-01-2(4).

[8]李永峰.牛仔布生产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D].苏州大学,2004.

[9]高霭贞.古代织物的印染加工[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2):79-88,98.

作者简介:林戎(1993-),女,汉,福建人,硕士在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自主品牌方向。

推荐访问:产品设计 牛仔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