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报告

“天下第一廉吏”用诗书下酒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5 08:44:10   浏览次数:

于成龙,生于1617年,卒于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方山县)人。

对一个从贫困之地县令起家,一步步升迁为皇帝倚重的封疆大吏来说,于成龙所演绎的廉政故事,早已深入人心。康熙皇帝称赞他为“天下廉吏第一”,屡次破格提拔,把于成龙树为廉政典型。事实上,于成龙不仅是能做实事的廉吏,更是爱好诗书的文人。

?筵抽了一个下下签

于成龙入仕的起点相当低。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他参加了在省城太原举行的乡试,结果正榜无名,勉强考取了个副榜贡生(意味着没考中、但成绩尚可,入选者可以被送往国子监读书)。

时值明末清初,时局动荡,于成龙去不了京城。家境尚可的他,就在永宁城外的安国寺隐居读书达6年之久,后来又前往太原“三立书院”游学4年。他很有志向,曾写了一首《鸡冠花》借物言志:“亭亭赤帻岸台端,傲出风霜不自寒。要识朝阳凭一唱,扶桑高捧海澜安。”

刻苦读书让于成龙学问大进,可惜八股文的水平却没多大提高,这期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从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就批准了开科取士。然而于成龙几次参加科举,无一中第,最高学历也就被定格在副榜贡生。

顺治十八年(1661年),已经45岁的于成龙入京参加选官。按照当时的惯例,吏部负责官员把相关职位写成签条并密封,让候选者随机抽取,职位好坏,全凭运气。于成龙抽中的职位是县令,地点在广西罗城,只能说是一个下下签。因为罗城县在当时并入清朝版图才1年多,期间朝廷曾派过两任知县,一位被杀,一位弃官逃走。

家人闻知于成龙的选官情况,又喜又悲,喜的是老爷终于做了七品正堂,悲的是天涯万里,也许一去无归。永宁到罗城,有六七千里之遥,盘缠钱不够,只好典当出售了一部分田地和房屋,雇了5个仆人,才得以成行。

走到山西南部的稷山县时,于成龙去拜望了好友武祗遹(音同支玉)。武祗遹叹息说:“广西为官不易,你要三思啊!”于成龙的回答是:“我们这些人,虽然没有考上进士,博得高贵的出身,但上古时代的皋(音同高)、夔(音同奎)、稷(音同季)、契(音同气)等贤臣,难道都是进士出身不成?我这番出仕,绝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和富贵,我发誓要不昧天理良心四个字。广西再远,罗城再偏僻,我也会去的。”

话说得很豪迈,可当于成龙到达罗城,也不由得傻了眼。远望罗城县城,破败不堪,茅草长到了城墙根。走进城里,十室九空,仅存6户人家、草屋10余间,满目荒芜。县衙就是茅草搭建的3间堂屋,别说仪门(古代建筑中用来显示“威仪”的门)了,连大门都没有,简陋如农舍。于成龙也忍不住感慨:“天哪!这到底是什么鬼地方!我来这种地方做什么!” 更糟糕的是,没过多久,跟随于成龙而来的5个仆人,大半染疫疠而死,剩下的也告归而去,因为当地盗匪横行,很不安全。于成龙在给友人的信中,描述自己的状态说:“现在就剩下我孤身一人,生死都不由自主。晚上睡觉,我得枕着一口刀,床头还要放着两杆银枪,用来护身。”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于成龙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从维护社会治安做起,采用历史上著名的“保甲法”,根治了盗匪横行的现象。之后是鼓励农民恢复农业生产,他经常下乡视察,谁家的田种得好,他就题一个匾,写一副对联,表扬一番;看谁家偷懒不耕种,就动员左邻右舍去好言劝告。荒芜的罗城一天天繁荣起来。

成了文学作品中的主角

从罗城起家,于成龙一步步被提拔,从广西到四川、湖北、江西,再到南京,所到之处,政绩突出,官职也从县令升为同知、巡抚……最终被任命为两江总督。

于成龙不仅善于理政,也善于捕盗,在民间有“于青天”之称,他智破各种疑案的故事更是口口相传。清代京城的评书艺人牛瑞泉以他为原型,创作了《于公案》,叙述了于成龙奉旨出京,途中断案破案的传奇故事。这部书影响很大,可以和著名的《包公案》相媲美。

比于成龙小13岁的蒲松龄,也在毕生的心血之作《聊斋志异》中,记述了两则于成龙破案的故事。书中说,一次,于成龙巡视到高邮,恰好一个富绅女儿的嫁妆被盗,当地刺史束手无策,于成龙命令只留一个城门,用来放行人出入,并且命令说:“如果有人从城门出入两次,就把他抓起来。”果然抓获了两个人,他们在外衣里套着两身女装,正是富绅家嫁妆的衣物。原来盗贼们急于转移赃物,只能悄悄穿在身上,多次运送,才能带出城去。

历史上,于成龙留下的许多故事也堪称神奇,著名的如“杯酒破案”。

于成龙在湖北黄州当官,负责治安,由于历史原因,这里盗贼横行,盗案频发。面对一桩桩复杂的案件,于成龙一时无从下手,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手下的捕役汤卷是一个行踪诡秘的人物,很可能和盗匪有勾结。汤卷反侦察能力很强,为人十分谨慎,只有一个毛病,就是好酒贪杯。于成龙也是好酒之人,于是便常拉他在一起喝酒,为了麻痹汤卷,有时故意喝得酩酊大醉。时间长了,汤卷放松了警惕,有一天,他喝醉了,踉踉跄跄地从于成龙那儿离开,被人请进了一家酒店继续喝酒,席间他大声吹牛,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册子,指指点点地说:“某某是要养爹娘的,我要好好照顾他……某某是爹娘指望不上的。”这一切都被身着便服,在后跟踪的于成龙看在眼里。第二天,于成龙又请汤卷喝酒,喝得差不多了,于成龙随口问道:“听说你的衣袋中藏有盗匪名册,能不能拿出来给本府看看?”汤卷吓得酒立刻醒了,矢口否认,于成龙命差役搜身,果然搜到了一份名册。于成龙按图索骥,不仅许多大案顺利告破,还把那些盗贼一网打尽。

于成龙不仅善于破案,在历史上,他还曾经两次平定东山之乱。康熙十二年(1673年),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爆发,湖北黄州亦未能幸免,但叛乱也成就了于成龙。

第一次叛乱,身为知府的于成龙亲自去招抚聚守在山寨的首领刘启祯。他骑了一匹黑骡,只带了两名随从,一人打伞盖,一人敲锣,便深入敌寨。刘启祯命手下人手持火铳、高举刀枪相迎。面对腾腾杀气,于成龙毫不畏惧,随口问道:“老奴到哪里去了?怎么不出来见我?”刘启祯曾做过于成龙的差役,对于成龙十分敬畏,此时气焰灭了大半,没等于成龙多说,很快就举旗投降了。

第二次,叛军有数万之众,于成龙主动出击,带着黄州城里仅有的官吏兵民几百人,又招募了平时训练的几千乡勇,直抵叛军盟主何士荣的老巢。叛军火力密集,乡勇难以抵挡,纷纷后退。危急之中,于成龙向官军首领李茂升大喊一声:“我要是死了,你就回去向张巡抚报信!”然后纵马杀入敌阵。乡勇们一见,瞬间燃起斗志,转身奋勇作战,一举击溃叛军,叛乱随之迅速瓦解。

于成龙能被同时代的人创作成各种评书、小说中的主角,并不奇怪,他在现实中的表现比在小说中并不逊色,这才是这位被誉为“青天”的人物经久不衰的内在原因。也难怪他能从一介知县,做到了封疆大吏。

文人的情怀

清廉的生活之外,于成龙唯一的爱好就是诗酒自娱。早在罗城任知县时,他每晚必饮一壶酒,这或许是一个北方人对付南方湿热天气的方法。不过他一年的俸禄只有45两白银(1两白银当时应能兑换1000文铜钱),好酒是喝不起的,所以只买4文钱一壶的普通烧酒,有时手头钱紧了,只喝半壶。晚上饮酒时,通常没有下酒菜,他会拿出一本唐诗,一边念,一边喝,兴之所至,也会写诗,借此排遣愁绪和苦闷。

于成龙是副榜贡生出身,诗文水平自然不敢和进士翰林们相比,所以他经常解嘲说自己写的是“俚语”。他也愿意写那种普通人看得懂的大白话。

这种文人天性,让于成龙很重视文化。他热心地为地方创办书院。在黄州的书院建成后,他还亲手题写了“辉光照国”的匾额,召集读书人讲圣贤之学,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

康熙十年(1671年),黄州大灾。灾后,于成龙恢复耕织外最花心力的,就是修复赤壁古迹。修成后,他写了不少诗。例如《赤壁怀古》:“赤壁临江渚,黄泥锁暮云。至今传二赋,不复说三分。名士惟诸葛,英雄独使君。今朝怀古地,把酒对斜曛。”

热爱诗书的于成龙在文化上颇多贡献,他在任职直隶和两江期间,曾组织编写了《畿辅通志》46卷、《江南通志》54卷。他个人的著述奏稿等被后人辑成《于山奏牍》7卷和《于清端公政书》8 卷行世。于成龙的诗词也得到了文学大家的认可,袁枚在《随园诗话》中选录了他的两首诗,分别是《登万寿阁》《闻笛》,称赞为“皆唐音”。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凌晨,于成龙在江宁总督衙门“端坐而逝”,享年67岁。他留下的遗物,“床头敝笥中,惟绨袍一袭、靴带二事;瓦瓮中粗米数斛、盐豉数器而已。”康熙皇帝感慨地说:“于成龙操守端严,始终如一……咸称居官清正,实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龙逝世之时,百姓痛哭不已,他们跑去公署祭奠这位清廉一生的老总督。许多百姓还在家里挂上了他的画像,逢年过节,都要焚香顶礼。多年以后,康熙南巡看到民间不息的怀念,不由感慨写道:“历仕甘棠随地荫,两江清节至今传。”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在怀念于成龙。他虽然没有凭借一手好文章打开仕途,也没有留下什么传世名作,但他本人,其实就是给世人的最好作品。

推荐访问:下酒 诗书 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