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考察报告

学习上“弱势群体”成因及应对策略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5 08:43:41   浏览次数:

在学习上处于弱势群体中的学生,其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原因。诸如家庭环境的影響,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家庭对学生疏忽管理等;校园的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诸如歌厅、网吧的诱惑;社会上不良人员对学生的干扰等。

二是学校的原因。诸如教学管理上存在漏洞,教育导向上存在偏差,教师评价上不够客观、全面等。

三是个体原因。诸如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意志、学习水平等。一般来讲,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可分成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学生比较聪明,具有学习的潜力。但心智不够成熟,意志力较薄弱,或者叛逆心理严重,受外界的不良诱惑等而导致学生成绩低下。另一种类型是学习态度端正,但基础薄弱,悟性较差,学习方法不当而制约了学习成绩的提升。再一种类型是对个别学科不感兴趣或者是由于其它原因而造成某一学科的薄弱。

鉴于以上原因分析,可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一、关注弱势群体与转变教育理念相结合

要清醒地认识到,开展素质教育已十年有余,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思想。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了中上等学生身上,忽视甚至鄙视那些成绩低下的学生,这种思想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这是教育不公平的突出表现,是与现代教育思想背道而驰的。错误的教学理念必然导致扭曲的教学行为,由此可见,实现弱势群体的转化关键在于教育思想的转变。学校要端正办学方向,正确培养目标,科学地评价教学质量。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要在情感上多加投入,“亲其师,信其道”,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相信他们都会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真正树立起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的思想,把帮扶每一个学困生,作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二、关注弱势群体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从心理健康角度予以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注重对他们的情商培养。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广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建立起单亲家庭与留守儿童档案,为留守儿童指定代理家长,弥补他们亲情上的缺失,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帮助有自暴自弃心理的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对于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那些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帮助他们去战胜困难;对于那些存在各种不良心理倾向的学生及时发现,正确疏导,让每一个处于弱势的学生均能体会到集体的温暖,让他们每天都感到轻松和愉快。

三、关注弱势群体工作与优化课堂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因而,自然成为学困生转化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转化工作的实效。各校应广泛开展针对性较强的主题教研活动,加强学科间的信息沟通,密切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相互联系,构建起颇具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目标指向具体化。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的作法,要分别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尤其是针对那些学困生群体要适当放低要求,依据他们的进展情况,再逐步提升。

教学内容层次化。不仅要为各层次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也要分别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

问题设置梯度化。教学问题的设置切忌搞大帮哄,一问齐答,问题设置一定要有梯度,不同梯度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跃起可触及。比如,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留给学困生,稍有难度的留给中等生,而把那些创新型、开放型的问题留给优等生。

教学氛围情境化。课堂教学要努力创设最佳的教学氛围,使之情境化。教学情境包括环境情境、语言情境、情节情境、问题情境、情感情境等。最佳情境的创设可增加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加强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和理解。

合作学习科学化。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理地组织并科学地安排合作学习,让同学之间进行友情互助,是提高学困生成绩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科学地安排合作小组,以优带差,要增加学困生参与讨论与发言的机会,要为学困生创设争辩的条件,要关注学困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

学习评价客观化。对于学困生的学习评价是值得教师注意的问题,要依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设立的目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要注意评价的激励性,要看到学困生的进步与发展,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不能仅就一个问题的答案正确与否去片面地给予评价,而要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情感、投入的程度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励他们不断进取。

四、关注弱势群体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学校要定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不仅要有针对性、思想性、趣味性,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要在各种活动中为弱势群体创设足够的空间,留有一席之地,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得到锻炼,体验成功。如,举行主题班会《永不言弃》,举行《我是这样学习的》经验交流会,举行《我在成长》的学习成果汇报会,班级的墙报设立专栏《进取的足迹》等,专门展示学困生取得的进步与闪光之处。又如,举行《知识改变命运》、《为美好人生奠基》、《直面挫折》等演讲活动,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励志教育及耐挫教育等。

五、关注弱势群体与环境建设相结合

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际环境与社会环境。努力美化、净化学校的自然环境、,建设积极向上的园林小品。丰富校园文化长廊的内容,定期展现励志的标语,开办校园广播与校园小报等,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斗志,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加大学校对学困生的吸引力。

努力搞好校园的人际环境建设,形成一个真正的和谐氛围。从领导到教师,从教学人员到教辅人员,从老师到学生,人人都关注学困生,人人都为他们的转向献策出力,让处于弱势的学生体会到这个集体的温暖,增加情感的感召力与整体的凝聚力。

努力净化社会环境,将学校的帮扶工作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排除那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对于学生的干扰。加强家校的联系,帮助家长正确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与转化的合力。

推荐访问:成因 弱势群体 应对策略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