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考察报告

聚焦目标精准发力,,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11 09:03:06   浏览次数:

2015年,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深入贯彻中央和市委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做好先进制造的“加法”、节能降耗的“减法”、转型升级的“乘法”、防冶污染的“除法”,厚植发展新优势,构建产业新体系,推动工业经济行稳致远。

2015年主要工作

一是深入调整产业结构,推进高端发展。积极培育高端装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双发动机”。“十二五”期间,工业投资累计达到2.24万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6倍,超大型航天器、大众变速箱等项目相继竣工。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万亿元,5年跨过两个万亿元台阶。优势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装备制造成为万亿元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突破干亿元,轻纺、石化、冶金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迈出新步伐。

二是着力提升研发能力,推进创新发展。积极打造天津自主创新示范区,构建“一区二十一园”的创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双创特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7.2万家,打造小巨人企业3500家。实施了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开发出“天河一号”、“曙光星云”等一批“杀手锏”产品。工业企业全年专利申请量突破5万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达到10家,国家品牌培育示范企业达到13家。

三是切实增强主体活力,推进集约发展。推进万企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技术装备升级换代,1.2万家企业成功转型。实施了冶金、纺织、医药等行业的资产重组,销售收入过千亿元企业达到5家。建成了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8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壮大了航空航天、重型装备、重化工业等10条产业链。建设了31个区县示范工业园区,一批投资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建成投产,培育了一批强区强街强镇。

四是扎实推动两化融合,推进智能发展。开展百家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试点建设,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企业达到14家,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达到4家。打造一批工业云平台,“滨海工业云”列入国家工业云创新示范工程,用户超过1500家。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额超过5000亿元,渤交所、联交所等一批平台投入运营。智慧城市加快建设。信息网络水平大幅提升,光纤入户能力达到500万户,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3100G,比“十一五”末提升6.5倍。电子政务专网覆盖全市400个副局级以上单位和区县,开通全国第一家审计“一张网”。

五是加快建设“美丽天津”,推进绿色发展。落实“美丽天津一号工程”部署,完成两年200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加快燃煤工业锅炉改燃并网或关停,全年完成317台,消减原煤67.3万吨。推进矿产资源、工业“三废”、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利用固度1000万吨以上。“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3.3%,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全市能耗、工业能耗下降目标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11.4立方米,全国第一。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8%,碱渣、钢渣、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100%,全国领先。

2016年工作思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天津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天津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五大机遇叠加,干载难逢,空间广阔。市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围绕落实中央精神,提出了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和打造“经济发达之都、创新创业之都、绿色宜居之都、魅力人文之都、和谐幸福之都”的发展目标,特别强调要积极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部署,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这是天津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实现新定位的必然选择。

下一步,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部署,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对接德国工业4.0.以先进制造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研发转化为先导,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智能转型、融合发展、质效为先,做强天津制造,提升天津质量,唱响天津品牌,打造研发制造能力强大、产业链占据高端、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到2020年,垒市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基本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围绕以上目标,将重点推动“六个一批”:一是壮大一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现代冶金等十大产业集群。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

二是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企业集团,推进优势企业集团重组整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做实做强做大一批大企业集团,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到2020年,百亿集团达到100家,干亿集团达到10家。

三是打造—批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和杀手铜产品。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升级版,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杀手锏产品。到2020年,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5000家,杀手锏产品达到300个。

四是提升一批绿色制造的园区和企业。推进园区、企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提高重点工业园区、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到2020年,建成一批绿色制造示范园区和绿色示范工厂。

五是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发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到2020年,建设一批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六是推进一批智能制造的试点示范。推进中德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标准化和职业教育的试点台作。大力推广云制造生产模式。到2020年,培育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一年。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围绕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定位,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培育航空航天、集成电路、海洋工程等十个国内领先的高端产业,壮大智能终端、基础元器件、生物医药和健康三个比较优势产业,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自主操作系统、国产数据库和软件等八个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现代石化、现代冶金两大传统产业。

二是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对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建立和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推进区域创新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实施智能装备、移动互联、关键材料等一批产业创新重大专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三是深入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示范。推进网络化协同制造,推广云制造、众包设计研发和网络化制造等新模式,加快建设滨海工业云、“企业云”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电子商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企业集团电子商务平台向第三方行业平台转化。

四是全面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体系。加强垒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发展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建筑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展览展示设计,提升设计产业规模和集聚辐射能力。

五是积极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利用北京市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天津市研发转化能力突出、河北省转型发展势头良好的综合优势,加强京津冀产业协作,打造京津冀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和协同发展示范区。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推动装备制造、现代冶金、轻工纺织等优势产业率先“走出去”。

六是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升工业能效水平,全面推动冶金、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主要耗能行业的节能改造。加强工业污染防治,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实现绿色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工业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

推荐访问:精准 发力 聚焦 研发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