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心得体会

黄土地的艺术—延川剪纸

作者:jnscsh   时间:2021-10-01 08:45:47   浏览次数:

延川县地处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北部,县城位于县境中部延川镇,东有黄河大桥与山西省相通,西南距延安市政府所在地84公里。延川县成立于隋开皇三年,至今已1400多年。延川剪纸艺术兴起更早,它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以妇女为主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源起于祈福驱祸的民间风俗,并与民族图腾文化等息息相关,也是祈求平安幸福生活的产物。人文鼻祖伏羲曾长期在此活动,并创立太极八卦图,故这里的黄河文化积淀深厚。延川剪纸分布广泛,遍及全境,近年来随着产品、技术、人才交流的不断频繁,延川剪纸名扬国内外。

题材、艺术特色与代表性传承人

延川剪纸已有数千年历史,它源起于祈福驱祸的民间风俗,与我国的民族图腾文化、生殖崇拜息息相关。其产生背景主要有:

审美观念。爱美是人生来具有的一种本性。剪纸源起于美化居室,叫窗花,初为家庭妇女的独创艺术形式。

延川历史上自然条件恶劣,又处于边陲之地,天灾人祸频发,人民生活贫困。因此,剪纸不仅是当地最经济实惠的一种美化家居的艺术形式,也是妇女祈福驱祸、追求平安幸福生活的内心表露。

延川当地黄河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寺庙众多、宗教活动频繁,人文鼻祖伏羲曾长期在境内生存活动,从黄河大转弯中得到启示,创立太极八卦图。悠久的人文历史孕育了延川剪纸。

延川剪纸虽起源较早,但长期以来未受重视,一直埋没于民间,至1985年才得以逐渐发展兴盛,上世纪90年代迈入成熟期。新世纪涌现出剪纸艺术大师高风莲,名家郭如林、高河晓、刘洁琼、刘小娟、袁随花等10余位著名延川剪纸艺人,形成了15000人的庞大队伍。1991年,延川县被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4年,延川县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剪纸之乡”。

延川剪纸形式多样,主要有窗花、墙花、顶棚花、灯花和礼花等,题材有神仙佛像、吉祥吉庆、农事耕作、节令习俗、人物、故事、飞禽走兽、纺线织布、风景花卉、生殖繁育等,具有造型简练纯朴、粗犷浑厚、热情奔放之特点,堪称北方农耕社会生活的缩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观园。传统题材的作品有《抓髻娃娃》、《鱼儿戏莲花》、《莲生贵子》、《麒麟送子》、《连年有余》、《福禄庆寿》、《十二生肖》等;革命战争时期的作品题材有《走西口》、《兄妹开荒》;现代作品有《春归》、《过年》、《黄河魂》、《猴子摘桃》、《学雷锋》、《龙凤大双喜》、《百马图》、《百牛图》、《百鸡图》等。剪纸工具有小剪、大剪、斜刀、筒刀,主要用料有各种彩纸,且以红、绿纸为主。

延川剪纸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主要分粗犷浑厚、细腻精巧两派,且以粗犷浑厚派占主流,代表人物有高风莲、郭如林、刘洁琼等;细腻精巧派以高河晓为代表。据考证,延川所最早的剪纸能手是清末绰号叫“巧老婆”的女人。经专家考证,主要传承谱系有以下五个:

1、清末“巧老婆”—民国杨四姐—新中国成立后高风莲—刘洁琼—马飞;

2、张氏—胡玉梅、郝秀珍—冯彩琴—刘小娟;

3、王玉花—高河晓(男)—王香红、马雪妮;

4、干氏—郭如林(男)—郭连辉(男)、郭煜、郭蓉;

5、高秀珍—袁随花—刘珍荣—刘艳芹。

目前,延川剪纸健在的传承人有高凤莲、郭如林、胡玉梅、袁随花、王玉花、刘小娟等。延川剪纸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造型简练淳朴、粗犷浑厚、热情奔放,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一般设有方、圆依托的外轮廓,线条粗壮,便于运剪,利于粘贴仿剪。构图结构严谨,主次分明,韵味丰富。表现手法分写意、写实两种,写意作品出自性格开朗、大胆泼辣、做事利索的妇女;写实作品出自性格内向、细心慎重的女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中青年剪纸能手脱颖而出,他们的作品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延川剪纸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具有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的功效。延川剪纸内容丰富健康,对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延川剪纸得到专家和世界友人的认可,它保留了古老图腾文化、艺术形态和本原哲学的内涵,保护和抢救延川剪纸将会对中国民间美术乃至世界美术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居住条件的改观对传统剪纸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的是明亮的玻璃窗,这就制约着以窗花为本源和主体的剪纸艺术的繁荣发展。此外,延川剪纸的发展还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多元化冲击,目前,普及到千家万户的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基本能全天候地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事,欣赏文娱节目,接收各种信息,那种古老原生态的“贴在墙上的艺术”不再是大家唯一的喜爱。再次,人亡艺绝的现状也制约了延川剪纸的发展。目前,延川颇有造诣的剪纸能手年事已高,现虽参与剪纸的人数较多,但艺术水平不高。延川又属全国贫困县,落后的经济状况,使得当地文化部门无法提供资金帮助艺人维持生活,提高技艺。因此,延川剪纸面临人亡艺绝的严峻形势。

面对如上形势,延川当地文化部门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采取了以下保护措施:

延川剪纸艺术被县政府列入重点保护项目,并成立黄河原生态保护发展协会,成立以主管县长为组长的民间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组织剪纸大师、名家到学校讲授剪纸艺术课。2004年6月,普查发掘延川县有剪纸艺人15000多人,其中水平较高者4000多人,收集了数量可观的优秀作品。

设立以文化局长为负责人的延川县剪纸艺术工作督查队,定期检查剪纸工作的进展落实情况。

设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教育局长为副组长、各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延川剪纸艺术教学工作组,并设立中心小学剪纸教材编写组。

把延川剪纸艺术的保护纳入县、乡镇、村、学校等单位领导年度考核中,与经济工作同步进行。

实行招商引资,发展延川剪纸文化产业。

延川剪纸与“长征计划”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当地文化部门采取了集体学习培训、组织安排师傅带徒弟等办法,培养剪纸新秀,使这一艺术得以广泛传承、不断发展,出现鼎盛新局面。其中比较典型并名噪一时的做法是:当地文化部门与北京某艺术团队推出了“长征计划”,旨在推动剪纸艺术进课堂,从娃娃开始普及传承剪纸艺术。

“长征计划”最初是由北京艺术家卢杰发起组建的一个艺术团队,计划围绕“长征”这一题材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集大型展览、学术会议、艺术出版、艺术家访问等于一体,具有综合功能的艺术机构。

“长征计划—延川中小学剪纸艺术教育项目”是由这一机构在2004年推出的一项大型活动,旨在通过普查、编写教材、教师授课等形式,推动延川剪纸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经过“长征计划”组织不断的宣传推介和展览,目前,延川剪纸已经使海内外多个国家的民众所知晓和喜爱。延川剪纸这一民间文化图式中隐含着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基本理念,其中的每个传说或故事,都来自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哲理。同时,延川剪纸的传承方式是通过一种视觉(剪纸)艺术教育的方式带给我们的下一代,这对继承弘扬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亦具有未来意义。

推荐访问:延川 黄土地 剪纸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