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心得体会

关于物理教学中学生体验性学习的探讨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09 08:39:08   浏览次数:

摘要: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强调直接经验的价值和意义,要求学生在认知学习中能进入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性学习,从学习中获得丰富的感生例证、深层的内心感悟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感受、体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本文从体验性学习的意义出发,着重阐述体验性学习的教学策略,领悟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带来观念的变化。关键词:物理教学;体验性学习;素质教育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要求的学习目标,强调从“经历、反应、领悟”三个水平来体验知识的生成,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验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视,实现三维目标的落实,反映出时代精神。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使他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一、体验性学习的意义

1 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本质的理解  物理教学实质上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这一思维过程就是对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性认识过程。新课标强调让学生经历物理知识的生成过程,物理结论的获得过程。以及物理方法的探索过程。任何一个概念、定理、定律都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亲自去实验、体验、揣摩、模拟这个过程,就能领悟知识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所以物理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物理过程性体验,同时也是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从而更好地认识物理学的本质,更深刻地理解物理学,体会物理学的教育价值。

2 能够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经常有学生反映,物理课上听得懂,课后作业就是做不来。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不重视物理体验,造成难以将物理对象进行合理建模并形成适合认知的物理情景,以至于难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就不能对物理学有真正的理解。听十遍不如自己亲自做一遍,这是很好的诠释。在平常的学习中,学生正是通过感受、观察、实验、模拟、联想、情感、领悟等体验来掌握并理解物理学的本质。

3 能够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

物理学科历来重视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后,过程与方法被定位为三维课程目标之一,这就要求物理学科教学要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在经历、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引发了教学过程的显著变化。只有在探索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所体验,才能学会学习,才不再是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而是用自己的理解去思考问题,发挥自己的所长去解决问题,从而使自己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体验的过程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获得根深蒂同的知识,掌握更富有成效的学习方法。

二、物理体验性教学的策略

1 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体验物理知识的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整个物理学习中感知的主要形式。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包括感知物理现象、建立物理表象、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完善认知结构等过程。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发性。演示实验、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模型和影像资料等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生可从平常的生活中创设情景引出物理问题。如平时公路在拐弯的地方会设计成外道高内道低的结构,这是有利于汽车转弯的目的,如果在讲火车转弯时引入这个现象,学生便有了对比的物理情景,很容易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物理与生活、现代社会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强大威力,它推动了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如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生产工具、各类电器、工厂中机器设备以及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要用到物理知识。

新教材增加了很多与生活生产中密切相关的利用物理知识的内容,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教学中如能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学生熟悉的问题引入新内容,学生就能在积极参与解决问题中感受到物理的价值,增强学物理的信心,也会获得物理知识的有用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物理应用意识,获得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2 激活课堂设疑引趣,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并着力认识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这是学习活动的内驱力。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说明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物理学概念多,抽象思维深刻、应用范围广、要掌握众多规律,确有相当难度,再加上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充裕与方便,使学生接触自然界的机会越来越少,生活的体验也就不断减少,形成学校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脱节。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普遍感到物理越来越难学,对物理学习的刻苦性准备不足,钻研性也减少,这是物理学习中很不利的因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为物理学习创设快乐的学习情景,从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以丰富的演示实验、模拟实验、学生实验,寓教于乐,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逐步养成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真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情感的价值在于不仅对学习过程有重要的启动、激励、维持和调控作用,而且还与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个性的完善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爱好、兴趣和特点,有步骤,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以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引出学生的疑问,调动起学生兴奋、好奇的情绪,产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愿望。如以学生站在电梯中的感受来学习超重与失重,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很想知道其中的原由,这时稍经点拔就很容易引起共鸣。因此教师要营造活跃、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物理学的学习是一种有趣的活动,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 设置问题引领思维,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学生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推理、判断,从而建构起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奇、怀疑、矛盾、困难去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使学生不断产生学习意愿,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诱使他们主动去解决问题,这就要借助物理问题创设出一种认知冲突。而探究性学习以其独特的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探究并获取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是以物理问题为核心,很容易创设出思维冲突,有助于新课程目标的达成。物理学习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地应用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如在“北京奥运”中,从游泳运动员的鲨鱼皮泳衣到跳高运动员的跳高姿式,从接力运动员的交接棒到铅球运动员的出手角度,到处都渗透着物理知识,学生可从力的平衡、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能量等加以探究,诸如此类的还有“能源环境”、“生态平衡”、“嫦娥”登月计划等。所以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全体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即建模),再找出该模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进行探究,在参与和经历知识发现、探索的过程后,使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达到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 揭示物理美,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拥有物理学美的体验

物理学以其简单性、对称性、和谐性为特征表现出它的美。从天体到基本粒子,物质运动纷繁复杂,但物理学家巧妙地从复杂的真实世界中把研究对象一一分割,抽象出最简单的物理模型,如质点、理想弹簧振子、理想单摆、点电荷、电场线、光线等。以这些优美的理想模型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变复杂为简单,既简洁又合理,既抽象又形象,给师生们带来研究物质世界美的享受。对称荑中,如物体竖直上抛和斜抛运动的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的时空对称,电磁学中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的公式表达就是追求跟万有引力平方反比定律的对称而获得的。优美的麦克斯韦方程把电、磁、光统一为电磁场理论,而作为近代物理支柱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又把牛顿力学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统一了起来,而三太守恒定律(物质、能量、动量)乃是物质世界和谐性最完美的体现。物理学在破译宇宙密码的同时,实实在在地展示其“惊人的简单”、“神秘的对称”、“美妙的和谐”。但绚丽多姿而又深邃含蓄的物理学是需要人们去发现的,只有自己发现了才能欣赏和享受。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时期,对于美的爱好与追求尤其强烈。和其他艺术一样,教师要去指导、帮助学生来认识、鉴赏、体验物理学的美。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去挖掘和捕捉物理学美的情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能感受到、体验到,进而能欣赏物理学的美,通过用物理学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欣赏物理学美,从而使他们喜欢物理,进而学会表现美、创造美。

总之,在物理体验性教学实践中,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体验性活动平台,调动一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建构知识,在“体验感知、体验感悟、体验思维、体验积累、体验情感、体验合作、体验实践、体验创新、体验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树立较强的学习、实践、创新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性学 探讨 物理 体验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