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实习心得

热能动力类专业课程教学优化探讨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6-28 09:59:37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阐述优化热能动力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从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优化仿真实训课程、加强混合式教学应用、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及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论述热能动力类专业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关键词】热能动力类专业  课程教学  优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C-0172-02

随着当代能源电力的发展与变革,热能动力类岗位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已经引起诸多高校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通过不断优化热能动力类专业课程教学,可以将热能动力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还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融为统一的整体,保证学生具备较强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为热能动力类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一、优化热能动力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是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办较早的优势特色专业,每年向区域内能源动力行业输送100多名技术人才。该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前沿阵地之一,如何针对行业发展、企业需求和工作内容对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一直以来都是该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

电厂热工及流体力学应用作为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学习基石的基础课程,是该专业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需要单独开设,而且所需课时也比较多。结合学院的电力特色,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对该课程的开设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设置了84个学时,解决了学时不足这一问题。教学团队也针对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的目标着手,注重取舍课程所涵盖的内容。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结合行业的就业特色来决定教学内容。然而,在这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过程中,仍然有学生反映其理论内容比较庞杂,教师也常常抱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并不高,很難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必须积极优化这类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教学手段,改善课堂授课现状,确保课堂师生互动效果的稳步提升,从而为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二、热能动力类专业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在教学优化过程中,重要的方面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优化,要结合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加强不同教学体系的构建。经过调研分析,学生主要在火力发电厂运行、检修等岗位就业。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通过对运行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中,要注重结合相关岗位的理论知识要求,比如汽轮机和锅炉运行相关原理知识等,将专业知识目标定位为火力发电厂的“全能值班员”岗位知识。因此,在调整相关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增设电气部分相关课程,让学生将来能适应机、炉、电各个岗位,拓宽其就业渠道,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为了满足火电厂发展迅速的需求,设置与时俱进的可调整的选修课程,为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提供便利条件。

以专业核心课程电厂锅炉的分析与优化为例。该课程对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知识点较为分散,教材又往往按照知识体系进行编写,学生反映很难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因此,在进行教学优化时,应从电厂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研岗位对相关知识和素质的要求,提取出重点知识以确定教学内容,选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将真实工作情景糅合进课堂教学中,以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单元教学设计,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学生顺其自然地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且,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借助仿真机明确各个系统和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促使完整的锅炉系统的形成,然后对各个系统逐一进行整体介绍,最后通过完整的锅炉启动操作训练,加深学员对锅炉原理和运行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优化仿真实训课程

在专业实践环节中,仿真实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可以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优化仿真实训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整合仿真实训和专业知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将来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要合理安排仿真实训课程内容。由于热能动力类专业的学生已在之前的课程中完成锅炉原理和汽轮机原理学习,因此在仿真实训中,既要适当衔接前面的课程,又要防止重复讲述已学知识,以防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此,要将实训的重点放在机组启停方法、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等,还要利用仿真系统的界面,将所有主要设备与系统流程贯穿起来,从而将之前所学的课程知识系统化、具象化,使学生对火电厂的了解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

其次,有机整合仿真实训和专业理论知识。在热能动力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操作,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以保证学生充分掌握实际工作流程和步骤等,而且还要求学生要结合固定的程序进行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单一且固化,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对此,在仿真实训教学过程中,要整合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既要借助规范的操作,确保学生对实际操作和技能的熟练应用,又要在对仿真机操作方法进行讲解时,注重专业知识的引进,对前续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相应的复习和联系,帮助学生分析理论与实际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实现学以致用终极教学目标。例如在对锅炉侧的操作进行讲解时,要分析与回顾相关锅炉原理,尤其是锅炉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查资料,通过分析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布置方式,熟悉和掌握汽温调节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仿真实训要求规范操作,要以规程作为运行指导,但是,教师也不能过于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步骤操作,应培养学生更注重规程蕴含的理论依据与逻辑关系,以免出现完全机械化的固定操作,与设置仿真实训的本意相背离。

此外,在考核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公平、科学地进行衡量。应综合参考学生课堂纪律表现、理论考试成绩、运行操作水平和课外拓展调研等多个方面,客观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避免出现以单次考试武断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现象。

(三)加强混合式教学应用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深度融合传统课堂与线上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既发挥了传统课堂中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引导、监督、答疑等不可或缺的作用,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程网站建设时,可以将每个学习单元的导入部分等较易理解的内容设置为让学生自主线上学习,重点与难点知识设置为教师课堂讲解,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应知应会的专业理论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将教学难点,特别是针对典型操作过程,比如启动风烟系统、制粉系统等,制作成微课发布到课程平台,可以帮助学生课后复习答疑解惑。

(四)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注重对企业高级人才的引进工作,聘任不少行业内的专家能手,他们了解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在课堂中也能通过自身经验和典型案例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将深奥的理论浅显地表达出来,受到学生的欢迎。但即使是这样,仍然需要深化师资培训。这是因为一部分教师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的,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很难将生产实际整合到授课内容之中,既无法充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难以创造具体生动的课堂效果。从企業引进的人才,则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工作环境的转变,如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把课讲得精彩,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是入职后亟须解决的问题。况且,脱离生产一线时间越久,越无法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如果不能定期到生产现场实践,就难免失去自身具备企业经历的优势。对此,可从教学方法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着手,着力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建设课程团队、开设部分专业课程培训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培训、开展督导听课与教师互听等方法,提升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通过组织教师到企业调研和实习、组建对外服务团队、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等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总之,深化热能动力类专业课程教学优化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势在必行。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其成为综合型、专业型的热能动力类专业人才,从而为电力能源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娟,王毅林,葛晓霞.“火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课程改革与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7)

[2]张涛.非热动专业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23)

[3]余长军,朱志,易庆.应用型高校热动专业仿真实习课程教学改革方向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2)

[4]赵雪峰,毕庆生.基于创新型“热力发电厂”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5]杨涛,高伟,王坤.“热力系统辨识仿真”研究生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

[6]周振起,赵星海,宋粉红,等.突出工程应用的《热力发电厂》课程教学改革[J].亚太教育,2015(28)

[7]鲁敏,关晓辉,徐小惠,等.电力系统特色的“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改革[J].河南科技,2014(3)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项目“广西职业教育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桂教职成〔2018〕37号)

【作者简介】黄燕生(1978— ),男,壮族,广西宾阳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热能发电技术教学;林书婷(1983—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热动动力设备应用研究与教学。

(责编 苏 洋)

推荐访问:热能 类专业 课程教学 探讨 优化


[热能动力类专业课程教学优化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