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实习心得

气象行业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费投入及措施分析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5 08:38:22   浏览次数:

摘要:通过分析和评估气象类行业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2006~2010年文献资源建设费的投入及使用情况,提出在图书、期刊、电子资源三大类馆藏建设方面突出学科特色,优化采购方案,合理选择和配置符合学科、专业需要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有限经费,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整体效益。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费;效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有限经费,科学合理地选择和配置符合本校学科、专业需要,保证馆藏资源结构体系科学化、系统化、充分满足教学科研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献资源的整体效益。本文通过对气象类行业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2006~2010年文献资源建设费的投入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如何优化资源结构经费分配,不断提高文献资源建设经费使用效率。

一、气象行业类高校概况

目前设有大气科学类的高校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云南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其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是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美誉的南京气象学院,是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遥感学院等19个院,气象学科综合水平居全国前列,学校具有以大气科学为核心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为例进行分析,对气象行业类图书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图书馆资源现状与经费投入

1.图书馆文献资源现状。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用户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教师及新时代的大学生,对所需资源的深度及时效性要求日益提高。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提供更多、更全、更优的信息资源,是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的关键因素之一。经过五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已成为国内高校图书馆中收藏气象类文献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还在该校设立了南京大气资料服务中心。目前,图书馆已经形成了以大气科学为特色、覆盖全校各类学科专业的馆藏体系。目前图书馆各种资源数量如下表1所示:

表1 图书馆各种资源数量

整体来看,印刷型资源的总量多于电子资源,但电子资源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资源数量有了极大增加,其中电子图书已经达到印刷型图书的2/3。在四种主要资源类型中,印刷型图书占资源总量的58%,图书、期刊、电子资源成为馆藏资源三大主体,图书仍是数量最多的馆藏。

2.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情况。从2006~2010年期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年度的校拨经费不断增加,从2006年的350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580万元,增长了1.7倍,特别是馆藏电子资源发展迅速。对传统印刷型资源的投入依然是占建设经费最大比例部分,但2010年较2009年的投入减少了6.8%。电子资源使用日益受到重视,加上校园网络发展迅速,,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印刷型资源的速度。从2006年的占总经费的20.03%增加到2010年的32.88%,净增长了172%,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气象类及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的保障能力,使学校在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立项、相应的科技成果方面取得很大突破。

3.文献资源使用率变化。经多年积累构建起来的印刷型馆藏体系,对高校来说具有与本校学科建设相适应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是学科资源的重要保障。从表3可以得出,尽管印刷型文献馆藏逐年丰富,读者人数也逐年增加,但其使用率还是呈现下滑趋势。相反,电子资源因不受借阅时间、地点的限制,及其使用方便快捷的优势,使用下载量快速攀升。电子资源投入经费2010年是2006年的2.7倍,而下载量增加了6.5倍。使用效率大幅飚升。

表3 2006~2010年印刷型图书借阅量和电子资源下载量统计

4.投入经费分析。尽管学校划拨给图书馆的经费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但与文献出版的品种和数量、文献价格的涨幅、读者数量的增加不适应。学校文献资源建设费都是属于校拨正常经费,没有其他来源经费,渠道单一。从表4中可以看出:随着文献经费的投入增加,馆藏纸本资源总量也增加。但由于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导致生均拥有经费量和藏书量呈现逐年减少的现象。经费不足已经成为阻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应积极争取学校更大投入,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经费来源渠道。

表4 图书馆近5年经费、读者数与馆藏量情况

三、文献资源建设与措施

1.统筹安排、突出特色。随着学科专业、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图书馆根据“合理布局,优化配置”的思路,积极做好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每年新购图书涵盖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所有类目。在气象学方面,2007年投入了60.76万元(占总图书经费12.15%);2008年投入了70.17万元(占总图书经费14.03%)。大气科学的51种SCI期刊文献保障率提高到98.04%。从CNKI各专辑的使用统计来看,我校读者对“基础科学”类的期刊全文需求量最大,2010年日均下载“基础科学”类期刊全文2451篇。其中“气象学类”期刊全文日均下载量达1648篇。为学校气象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文献信息保障,这也与该校的专业特色相符。

2.整合校内文献资源建设。该校现有15个院(部)资料室,藏书约23万册。图书馆和资料室缺乏横向沟通,不可避免多头使用文献经费、重复建设文献资源的现象,造成浪费。要从学校层面整合校内文献资源,由图书馆和资料室共同拟订统一的采购计划,促进文献经费预算和分配最优化。

3.制订馆藏发展政策。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馆藏利用率和读者满足率,是保证图书馆效益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在文献采集上,首先应根据各学科发展重点和学校目标、馆藏现状、各类型文献信息的利用情况以及信息资源类型的变化,合理分配印刷型和电子资源应占总经费的具体比例。其次向高利用率的信息资源类型倾斜,达到经费的最优化配置。

4.加强读者培训。随着馆藏电子资源的增加,图书馆不仅要采取多渠道宣传馆藏资源,还要向读者提供如何使用电子资源的培训。可以采取授课、讲座、咨询、印发资料等方式进行。帮助读者掌握检索文献信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分析、加工评价文献信息的能力,使读者了解、熟悉和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

5.建立长效捐赠机制。图书馆捐赠包括资金捐赠和实物捐赠。无论是捐赠文献还是捐赠资金,应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图书馆应该建立长效捐赠机制,扩大图书馆捐书、捐资影响和渠道。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随时接受本校教师和毕业生的图书资料捐赠,2006~2010年共接受赠书4290册。

经费使用效益评估是使文献经费预算与分配合理化的依据,根据使用效益评估可以了解不同类型文献的资金投入与利用现状,合理调整资金流向。馆藏资源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馆藏结构合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读者的满意,是馆藏建设经费价值的最大体现。图书馆应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在充分考虑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制订切实有效的馆藏建设方案及相应的经费分配策略,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参考文献:

[1]吴南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费分配与管理机制初探[J].图书馆论坛,2010,(4):86-88.

[2]罗志尧.基于效益原理的提升高校图书馆效益研究[J].情报探索,2008,(5):94-96.

[3]李晓娟,张玲,纪高飞.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预算与分配现状调查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5):26-28.

[4]池晓波.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0,(6):232-236.

[5]托雅.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探讨[J].现代情报,2004,(2):28-29.

[6]王元忠.高校图书馆节约购书经费略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43-45.

推荐访问:气象 文献 图书馆 投入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