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实习心得

Balancing,Rocks平衡岩石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1 08:41:31   浏览次数:

zoޛ)j馟i工作。他的工作室是在靠近一条叫做莫尔大道的最后一棵大树的下面。

从德国乃至欧洲各国的观光客都会过来观赏这位工作中的艺术家。有些人过来是为了挑出他的小把戏。对于这些怀疑者,伯格勒淡然一笑。“这里头不像他们所认为的那样,根本没有小把戏,我从不用胶水或者隐藏什么其他的支撑物。我只是去倾听岩石而已。

这话听上去有些奇怪,不过实际上人类一直在干这样的“倾听”。当婴儿第一次尝试坐起来时,这就是一个平衡动作。大脑需要将眼睛、肌肉和内耳的平衡系统的信息结合,从而弄明白如何使身体保持直立。平衡需要做不少练习。婴儿们通常至少需要六个月的练习才能让他们在不跌倒的前提下保持端坐的姿势。

有一种类似但是更容易的技艺是用一根手指来平衡一把尺子。如果有一段过长的话,这把尺子会掉到地上。这项技术的关键是要找到能让尺子两边的重量相等的点。这个点就叫重心。当你找到它时,这把尺子就会以完美的平衡姿态放在你的手指上。

一项平衡的举动

平衡岩石,正如伯格勒所从事的,难度更大。为什么?

尺子会提供线索。尺子的重心会在尺子的半截的位置——就好比是在一把12英尺的尺子上标有“6英尺”尺码附近。

在伯格勒所平衡的岩石里,找到岩石的重心难上加难。这些岩石的形状可以像是两边不对称的鸡蛋或者梨并通常会有滑稽的突起端,大的突出部分或者陡峭的尖端。重心通常是在岩石的内部,岩石上可没有能够找到它的标记。而且,如果岩石的尖端比较小的话,要找到岩石的重心会更难。

除此之外,因为伯格勒平衡岩石是多层累加,这些岩石的合计重量要均衡地分布到底部的岩石上。这就像是杂技演员叠罗汉,如果他们组合的重量不能完美均匀地分布在站在地面上的那个人身上,这个罗汉塔就会散架。

为了平衡岩石,伯格勒试了一次又一次。他全凭直觉。他所谓的“倾听”是让这些岩石“告诉”他该怎么平衡它们。他说,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种冥想。

对于那些来到莫尔大道,走到最后一棵树的旅行者,这些平衡的岩石让人叹为观止。

活学活用:

“前言”需搭“后语”——写作中的段落、句层衔接:

衔接,是使上下文之间取得连接与过渡的一种写作技法,能使上下文紧凑自然、浑然天成。衔接包括句间、段间和篇章衔接几种。衔接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意义上的连贯、文句的流畅和行文的变化。本文夹叙夹议中出现多处运用词汇、句式手段实现的句层、段落衔接,令上下文前“铺”后继,环环相扣,条理清晰,织就一张文风缜密的语篇网络。

“…I listen to the rocks.”(Para.5末尾)

“That may sound strange,but…”(Para.6开端)

第六自然段开始,that如同段落的“纽扣”,它指代上一自然段末提到的“我倾听岩石”这件事,把第五、六自然段有效地“扣”在一起。然后,作者运用转折手段but继续铺叙,并使用对比手法,解释“这一奇怪的现象”与“人类的倾听”(作者列举刚出生的婴儿第一次学会坐起的事例)有相似之处。

紧接着,作者运用比较级词汇衔接手段similar butsimpler,引入对比中的第二种现象,成功跨入第七自然段。

而自第八自然段起,直至篇尾,作者详细比较说明了为何“平衡岩石”与前两种现象相比平衡的难度更大,因此成为备受大众青睐的一项绝艺。

“Balancing rocks,as Bogle does,is harder.Butwhy?”(Para.8)

作者欲扬先抑,再揭开“艺术家伯格勒平衡岩石”的技艺真面之前,在第六、七自然段先对比说明“岩石的平衡”与“婴儿起身坐起平衡”之间的相似性,以及“在手指上平衡尺子”相对的简单性。随后,在第八自然段,这种开段点题:“伯格勒平衡岩石难度更大,为什么?”省略疑问词why?(即why is itharder?)诱引读者继续创根问底,紧追不舍,why-“纽”多“扣”,将后文几段牢牢地拴钓在读者好奇的视野线下。

于是,第九、十自然段解释,首先平衡岩石需要找到岩石块的重心,而这些重心相对于一把直尺的重心更难发现。第十一自然段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此外,组合的岩石的重量要在底部的岩石上均衡地分布。”In addition在段首恰到好处,铺前垫后,引出下文。

此外,在“平衡岩石”与“平衡直尺”的对比说明中,作者运用了if条件句,不仅将上下句层衔接得更紧密,而且增强了作者说理论证的力度。

栏目编辑:滑胜亮

推荐访问:岩石 平衡 Balancing Ro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