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组织人事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7 08:49:52   浏览次数:

【摘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现实生活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还应该加强实践,注重体验,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使学生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不仅能实现对知识的探索过程,而且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能更好地发现创新,学以致用,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生;体验中学习

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一般都能在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所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培养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灵活学习数学知识,成了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把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寓教于乐.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数学,从生活中提出问题,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分析问题、探索研究、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现实生活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课本中的数学内容绝大多数都可以找到与生活实际相对应的联系点,这些内容蕴涵着许多奇妙的知识.在教材的处理上,尽量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例如,教学北师大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时,可以让学生到菜店、商店买东西,体会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北师大九年级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中,教材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在形象、直观的生活场景下,借助太阳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以及它与地平线的关系,学生很快理解并掌握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即相交、相切、相离.不用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已经借助生活经验对学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在教师的引领下探究它的数学本质,加深理解.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易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相信也是学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教学效果肯定不错.同时,这种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师的“善教”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根本因素.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富有情趣并具有挑战性的探索題材,设计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并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引导学生如何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多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中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现实,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生活,体验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和实用性.例如,在教学“进行方案决策和最优化问题设计”时,我结合班级评优奖励活动,让学生根据班级奖励情况自己设计购物方案,论证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决策.最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决策方案购买奖品组织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决策讨论与购买东西”的过程中体验乐趣,在“付钱、找钱”中巩固知识,在发放奖品和活动实施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此丰富而又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二、加强实践,注重体验,在活动中体验数学

“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一堂好课,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构建知识的意义,还应该注重体验,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也许会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经历到的事,更需要一种亲身的体验.这种体验远比教师的讲解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要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认识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具体操作活动中探究、认知,这样才会对知识有准确、清晰的认识.例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一节后,教材安排了一节实践课,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教学中,我和学生进行了细致周密的策划和方案设计,优化测量方法,明确测量步骤.户外实践时,学生实行了精细分工,测量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效果明显.课后我还让他们自主合作测量其他建筑物或物体的高度,并汇报活动情况和测量结果.学生不仅顺利完成了任务,而且想到了许多更好也更合理的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而且深深感受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是很有益处的.

三、发现创新,学以致用,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实践操作活动不仅能实现对知识的探索过程,而且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

1.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是十分有益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用数学思维与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索的意识增强了,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发展是很有益处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长期不懈努力,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

2.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因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进行大胆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3.扩大学生信息的吸纳量,激发学生产生新思想.新课程设计了许多学科交叉的内容,把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融合在一起,不但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而且充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用好它,不要就数学讲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摒弃狭隘的单科思想,确立各种知识相互贯通、渗透和融合的意识,为学生广泛联想、移植、改组所掌握的知识、产生新念头提供丰富的信息,促进新思想的诞生.

实践证明,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从生活中学来的数学才是“活生生”的数学,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创设丰富多彩而又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就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学好数学乐趣无穷!

推荐访问:数学 体验 学习 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