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组织人事

以科技创新提升高校科研水平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3 08:40:54   浏览次数:

摘要: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要依靠学科搭建平台,依靠平台培育团队,依靠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依靠重大项目提升平台和学科层次。兰州大学在2007年1月召开的“科技与社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实现科技创新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要建设一些对全局和科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争创国内外一流学科;要充分凝炼并发挥特色和优势,实现以特色求创新;要加大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组建科技创新团队;要打造有特色的重点科研基地,以科技创新提升科研水平,实现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创新平台;创新团队;研究基地;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中,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和研究基地为载体,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争创标志性重大成果,提升高校整体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是实现高等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平台和研究基地是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培育创新团队的摇篮。创新团队是争取和承担国家目标和区域发展等重大、重点项目,争创重大标志性成果,构建创新平台和进行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基础。依托优势学科构建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可以凝聚人才队伍,打造创新团队。高等学校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提高创新能力,要依靠学科搭建平台,依靠平台培育团队,依靠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依靠项目提升平台和学科层次。高等学校的学科、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1、发挥特色和优势,打造科研创新团队,提升承担重大项目的水平和能力

“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学科,但是一流的大学不可能所有的学科都是一流的”。兰州大学校长周绪红强调,兰州大学是国家布局在西北最前沿的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与其他高校利用规模、实力、知名度和地域等优势抢占发展的制高点不同,我们需要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在优势或特色领域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局面,打造优秀、高效的科技创新团队,并依靠学校的优势创新团队和具有特色研究领域去争取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分享、抢占科技资源。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兰州大学坚持“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在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建设上,变西北干旱区不利的环境条件为有利的地域研究优势,凭借自然地理学、环境力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优势学科,建设了西部环境、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干旱与草地生态三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凝聚了一批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学科带头人的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争取到了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环境变化创新群体”,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西部环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寒旱生态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多场耦合跨尺度复杂系统及其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的研究”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等,并以此为平台带动和辐射了一批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学科的优化和交叉;培养了一批杰出中青年骨干专家,形成了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我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提高了解决西北地区经济建设中生态环境瓶颈等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的竞争实力。近五年来我校已经承担或正在承担有关西部资源环境、生态、干旱农业方面的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有40余项,总研究经费超过8 000万元。

以西部地区特有的中草药资源为核心,依据我校化学基础研究的优势,功能有机分子化学研究团队发挥地处植物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优势,通过研究西部地域性特色植物,以天然产物结构和活性的关系为线索,以藏药、蒙药、民间偏方为重点,通过将活性成分研究与药理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学等学科相结合,完成了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8个属,共21种菊科药用植物的系统植化研究,分离并鉴定的天然产物达400余种,新发现的125个萜类化合物中123个为倍半萜,为研发抗肿瘤、抗艾滋病、抗菌等疾病的新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先导化合物结构信息。近几年发表研究论文(主要为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新闻办公室在2000年9月举办的“科学基金项目进展”发布会上,我校“西北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发布,并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播出。2003年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发展态势研究课题组制作的《植物学研究态势(1993-2002年9月数据分析报告)》光盘中,将国内药用植物研究文献被引用情况居前15名的作者进行了排名,我校陈耀祖院士、贾忠建教授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通过该创新团队卓有成效的成果,使学校在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合成、构筑c-c键、c-N键新方法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生物抗氧化剂的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天然产物先导化合物等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西北地区民族众多,文化丰富,学校抓住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凭借民族和文化特色,集中民族学和敦煌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优势科研力量,申报建设了少数民族中心和敦煌学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围绕西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民族经济、民族政策、民族文化及民族团结等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开展研究,着力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大开发和西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发挥“思想库”与“人才库”的作用。我校民族学基地近两年来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和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部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研究》、《中国的中亚战略与对策研究》等,这些项目的一些重要政策建议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产生了重要影响,全面带动和辐射我校人文社科学科的发展,提升了研究水平。

敦煌学研究基地主要进行敦煌文献整理、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史地与敦煌社会、敦煌古文字学、石窟保护等方面的研究。郑炳林教授主持的国家“九五”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唐五代宋初敦煌归义军史研究》和王冀青教授对“斯坦因第四次中亚考察行踪”的研究,在敦煌学的一些空白问题上取得重要突破。该研究团队已经成为一支结构合理、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外先进行列的学术群体,也是全国高校系统中唯一的敦煌学研究实体。

2、加强学科交叉,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建设新的科研基地

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但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在高度综合,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使得个人很难有十分广泛而又深入的涉猎,仅靠个人的力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科学研究的要求,也很难单枪匹马在某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合作成为新时代科学研究的主题。要想在科技创新中争得一席之地必须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必须建立高水平多学科的科技创新团队,作为培育学科点和建设研究基地的基础。

学校从2003年开始设立了交叉学科基金,申请的项目要求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门类或领域

进行学科交叉,并且在每个学科门类上须有一名副教授以上的指导老师,资助对象主要以3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该基金至今已经实施了两批,首批获得资助的青年教师在取得良好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全部获得了其他各类基金项目的支持,共计35项(其中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科规划办项目),总经费392万元,为交叉基金资助经费的21.7倍。35项课题中有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科技部平台项目,6项省基金,3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就是交叉基金的题目和直接相关内容。标注基金发表的论文共计86篇,其中SCI论文36篇,核心期刊文章39篇。通过交叉学科基金的培育,部分获得资助的青年教师已经成长为相关学科点的学术骨干或博士生导师。交叉基金的培育和交叉学术论坛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学科融合和增长,2003年以来我校新增的民族社会学、应用气象学、草业地理信息学、化学信息学、药物化学、地球系统科学、生物地理学等都是具有明显交叉特色的学科点。

重点科研基地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若干研究所组成的创新平台,是国家、部门和我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几年来,学校以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重点学科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学术团队,通过重大项目牵引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集成,逐步形成了若干个科技创新能力强、研究特色鲜明的优秀创新团队。学校通过对这些学科或团队的支持,有效地带动了其他学科发展,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为建设新的重点科研基地和申报重点学科奠定了基础。我校通过顶层设计组织了资源环境学院、生命科学院、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研究力量,组建了多学科交叉的干旱环境生态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搭建了“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985工程”创新平台(Ⅰ类),经过三年多的运行,该团队已经发展成为集5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0余位教授的研究群体,研究群体内部经常开展学术讨论,研究群体成员团结,研究氛围浓厚。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联合校内力学、地质工程等优势工科力量的基础上,于2005年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该实验室以周又和教授和郑晓静教授为核心,与我校自然地理研究力量和中国科学院旱区寒区研究所紧密合作,近年来在“风沙电现象机理和影响”研究方面开展了具有原创性的研究工作,特是在风沙运动机制、防沙治沙工程设计、地表沙尘释放机制以及沙尘暴发生发展规律等棘手问题的研究方面获得了重要突破,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和关注,已进入国际学术前沿,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专家评价:力学专家介入风沙过程的研究不仅可以为风沙灾害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正在有效地将风沙地貌学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大气科学学科原为支持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一个研究方向,通过学校优势学科——自然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带动,大气科学研究基础和实力逐步加强,2004年组建了大气科学学院,建立了“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研究人员先后获得了973项目和杰出青年基金等的资助,并在研究基础上发现了西北地区沙尘气溶胶对云的半直接效应(semi-direct effect),发展了多层云物理量反演的领先技术,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目前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已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有望在1-2年内形成一支新的科研创新团队,具备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3、发挥创新平台载体作用,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科研平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是建设创新团队的载体,是科研发展的重要支撑。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既是高水平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汇聚一流创新队伍、承担重大项目、产生高水平创新成果的重要基础。学校地处西部,要吸引优秀人才必须具备优秀人才工作的“舞台”,重点研究基地是汇聚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学校明确提出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投入,重点选择一些对全局和科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构筑设施一流的学科基地,打造一流的创新团队,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211工程”、“985工程”支持,有机化学分析测试平台已经建设成为国内最优秀的平台之一。该实验室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变“孔雀东南飞”为引“孔雀西北飞”。2001年组织创新队伍第一批申请到国家级的“有机化学”创新群体基金,使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巨大飞跃,加上学校给予重点研究基地和创新平台的有利政策,通过人才引进和自身培育,形成了建立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上创新团队。该团队有望通过几年的建设和培育涌现出10人甚至更多的“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提升。

依托生态学和植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十五”、“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极大改善了科研条件,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创新性人才。2003年从清华大学引进的武一教授、吉尚戎教授,奠定了学校在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领域的优势,使得我校的冷冻电子显微学平台成为国内目前配备最为完善的研究平台。2004年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引进的刘建全教授,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地区植物物种形成机制、高山植物的分子谱系地理学和生态适应方面的研究。进入实验室后在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Molecular Ecology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从该实验室毕业的张大勇博士,1999年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是我国生态学科第一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是我国理论生态学的著名学术带头人。目前实验室培养博士生率先在英国生态学会主办的世界著名期刊Joumal of Ecology上发表了高水平研究论文,获得了2006年英国生态学会青年学者奖,这是我国本土学者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首次在该期刊发表,也是第一次获得此项奖励。

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而科学研究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科学研究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也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动力。在科技创新体系的大潮中,我们要紧跟国家需求,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激发创新精神,不断进取,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积极打造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地融入到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谱写新的篇章。

推荐访问:科技创新 科研 提升 水平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