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乡镇农村

增强报道信心 把握批评尺度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0 08:46:42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7)04—0166—01

中国媒体从上世纪90年代初迈进市场经济大潮。许多主流媒体、都市类媒体一方面坚持按官方要求进行正面宣传,一方面开始尝试进行揭露性宣传。从此,调查揭露报道的栏目百花齐放,舆论监督成了各家媒体的重要工作。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财经》和《南方周末》等报刊杂志相继开辟了相关栏目,使全国各类媒体群起跟之。

近20年的时间里,正值中国社会转型期,调查报道类新闻,特别是其中的批评揭露报道,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推进廉政建设、科学决策、密切党和群众关系、抑制歪风邪气等很好地发挥了舆论的导向功能。

作为地方媒体,齐齐哈尔市的两报两台一网(《齐齐哈尔日报》、《鹤城晚报》、齐齐哈尔电视台、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和齐齐哈尔新闻网),近10年来,先后开办的社会调查栏目已超过40个。《鹤城晚报》(每日24版)一家媒体,就有“大明白”、“百姓维权”、“现场拷贝”、“新闻调查”等社会调查栏目10余个。其中许多还成为知名品牌。

由于地方媒体新闻容量有限,批评性报道的急剧增多、泛化,媒体过度热衷于寻求刺激性的新闻题材,也导致了一些负面效应。

第一,采访难度大。批评性报道多是“揭短”。在策划、运作中遇到的阻力,要比正常的新闻采访多得多,“碰壁”成了家常便饭。

由于社会各方面的“黑幕”大多是隐藏着的,这就需要先将它“挖掘”出来再加以报道。比起一般性报道来,批评性报道多了一个“挖掘”的过程,一旦触到实质性问题,不仅会加剧报道难度,甚至还会遭遇暴力威胁。因此,导致了新闻单位内部人员思想的不稳。突出表现:1)不愿触及“问题”性报道,担心个人及家庭的安全。2)多栽花、少摘刺,留得人情好办事,遇到问题绕道走。3)担心“问题”报道触及上层领导,影响个人前程等。

第二,采访成本高。批评性报道需要做大量的采访、调查、取证,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远比正常报道要高许多。揭露黑幕、挖掘非法现象的同时,更需要付出比一般性报道更多的成本。

近两年间,作为自筹自支的地方新闻单位,在这方面的支出超过正常采访经费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影响到了职工开支。

第三,公信力下降。批评报道会得罪许多实体和个人。地方媒体要面对周围不是很大的关系圈,如处理不好,轻则招来新闻源逐渐枯竭、收视(听)率、报刊订阅下降的恶性循环,弄不好,还可能招致官司缠身。

为解决上述问题,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增强信心。要大力进行宣传教育,讲明舆论监督的重要性;领导要带头,以身示教,并给记者以精神和物质上支持与鼓励,增强记者开展批评报道的信心和责任感。

二是把握好批评报道的尺度。不能一味地为“批评”而“批评”,那样会使媒体批评的内容变得越来越琐碎,离人们的生活重点越来越远,让媒体变得偏激、浅薄、浮躁。从而丧失主流媒体应有的大气风范。

此外,太多的批评性报道,会使媒体陷入额外的负担中,经常性的“透支”自身资源,就不能专注于本职职能的发挥。

笔者在报社的社会新闻部工作5年,整天与揭露、批评性采访“为伍”,深切感到:地方媒体在进行新闻策划中,要注意防止批评报道泛化,“量”上要适度,“质”上要提高。

批评报道作为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应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确保批评的适度适量。“多对事、少对人”,最大程度地尊重被报道者的权利,争取监督对象的配合,促进问题又快又好的解决。同时,尊重受众对问题的判断能力,把舆论评判的权力真正交还给受众,不要用过多过激言语强加引导,防止受众逆反心理的出现。

推荐访问:尺度 批评 信心 把握 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