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讲话发言

让幼儿在民间艺术的海洋里成长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9 08:54:03   浏览次数:

幼儿应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苏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幼儿园进行民间艺术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将民间艺术融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之中,不仅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更能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浓厚兴趣,增强幼儿的传统文化意识,增进幼儿对艺术的情感体验与表达。为此,我们尝试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整理、筛选适合幼儿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民间艺术资源,科学合理地渗透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之中。

一、走进民间艺术宝库,挖掘幼儿教育资源

我们生活在古城苏州,这里不仅是“人间天堂”,还是民间艺术的殿堂。在浓郁的吴文化氛围之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绚烂多彩的吴文化民间艺术。为此,我们大胆尝试把教学活动拓展到幼儿园外,组织幼儿和教师走出校园去了解和感受苏州民间艺术的源远流长,更不失时机地将民间艺人请进来,让幼儿近距离地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并参与学习和制作。

1.教师与幼儿走进民间艺术殿堂亲身感受

为了挖掘适合幼儿的宝贵教育资源,我们组织教师和幼儿走出去,在民间艺术的殿堂中感受其魅力。我们游虎丘庙会,到东山陆巷游览古镇里古老的民宅村落,在七里山塘品味姑苏街巷的水乡风情……我们领略了街头老艺人捏出的面人、工艺精湛的木版烫画、濒临绝迹的竹编工艺、核雕馆里精巧的核舟……这一件件艺术品都是一座座待挖的宝藏。

我们充分利用春游、秋游等机会,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艺术馆,欣赏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佳作,感受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例如,在桃花坞博物馆,我们聆听老艺人介绍年画的制作材料,并观看其现场演示制作工序。通过参观,幼儿在接触、了解、欣赏、感悟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民间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而教师也收集到了许多珍贵的教学资源,如可供幼儿欣赏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好听的民间音乐和戏曲,适合幼儿理解的民间文学作品以及幼儿乐意参与的民间游戏等等。

2.邀请民间艺术大师来园

教师和幼儿“走出去”虽然可以扩展眼界,接触到更为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但“走出去”的不可控因素较多。为了方便幼儿的学习,使幼儿更加亲近民间艺术资源,我们也采用了“请进来”的方法。例如,邀请山塘街民间艺人来园现场制作风筝,让幼儿们了解、学习风筝扎架、纸裱和上色等工艺;发动家长资源举办“艺术节”“逛庙会”等活动,邀请众多民间艺人来园摆摊设点,教师和幼儿流连在庙会中,品尝传统特色糕点,观赏精美的民间工艺品,与民间艺人零距离接触,在耳濡目染中将这浓浓的民间艺术氛围融入心里,存于脑中。

二、整编民间艺术资源,渗透运用到幼儿游戏中

我园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民间艺术资源,挖掘民间艺术,使其自然渗透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同时注意收集反馈信息,适时调整计划与策略。教师们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对积累的民间艺术教育经验进行分析概括,努力提升感性与理性认识,以形成可供借鉴应用的具有规律性的经验措施。

1. 选择、整编民间艺术教育资源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强调和鼓励教师做有心人,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捕捉合适的、幼儿喜欢的内容,渗透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教师们对周围的信息也越发敏感,能积极捕捉一些适合幼儿的、有价值的民间艺术资源,有效地将民间艺术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游戏活动中。在选择和整编民间艺术资源的过程中,我们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苏州盛产丝制品,入秋后不少幼儿都戴上了小丝巾。受此启发,教师收集了各式各样色彩绚丽、图案别致的丝巾,供幼儿欣赏后,给幼儿提供宣纸、颜料、彩条、圆片、碎纸屑、报纸团等材料,激发他们尝试装饰丝巾。丰富的材料引发了幼儿的兴趣,他们大胆地进行丝巾装饰。有的将宣纸放入不同的颜料盘中,印染出渐变色的彩色丝巾;有的用纸团拓印的方法,印染出变化丰富的图案……我们还将幼儿的作品变为游戏材料投放到区域中,让那些意犹未尽的幼儿继续在游戏中进行他们喜欢的装饰活动。

(2)生活性原则。苏州的糕团是不少幼儿喜欢的食品,红红的定胜糕、白白的方糕、圆圆的团子、长长的重阳糕……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也可以引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春节前,小班的老师和出五彩面,和幼儿们一同搓五彩小圆子;重阳节时,老师请来厨师伯伯,带着幼儿们一起制作重阳糕……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民间习俗的了解。

(3)创新性原则。在渗透运用民间艺术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变通,将民间艺术资源加以改编、创新,使其更符合幼儿游戏的需要,更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传统的刺绣工艺对技艺要求非常高,为此教师根据刺绣的基本针法,在材料上进行变化,设计出纸绣、纱绣、麻袋绣,让幼儿们在游戏活动中得到练习,待幼儿技法熟练后再在绸缎上绣,并尝试让幼儿设计花样、配色等。

(4)适宜性原则。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以幼儿为主体,大胆对现有的民间艺术进行梳理、改编,使它们更切合幼儿的学习、生活经验。通过实践、研讨,我们总结出在幼儿游戏中渗透民间艺术的一些基本经验:小班阶段以欣赏美为主,重点在游戏活动中感受民间艺术的美,积累相关的经验;中班阶段以表现美为主,在游戏中可渗透简单的民间音乐,重点在区域游戏中渗透民间美术,在实际的操作中发展幼儿表现美的能力;大班阶段以表现美、创造美为主,可多层次渗透民间艺术,重点在游戏中渗透民间音乐,在大胆表现的基础上创造美,体验审美的情趣。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更有目的性地提供材料、创设环境,从而有效地将民间艺术渗透到幼儿游戏活动中。

2. 探索民间艺术在游戏中渗透的途径

“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欢乐,而且能帮助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学习和生活。将内容丰富的民间艺术渗透于游戏活动之中,既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年龄特征,又能增强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升幼儿的审美感受十分有益。经过实践、反思、总结,教师逐步形成了合适的游戏指导策略。

(1)创造环境,提供机会。

当幼儿对民间艺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就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自然地渗透民间艺术特色。其中环境的创设和游戏材料的更新、丰富极为重要。例如:小班可用彩色橡皮泥做成青团子和五彩小圆子,投放在娃娃家游戏中“喂宝宝”,让幼儿在自娱自乐的游戏情境中感知、体验;还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把观前街上的苏州特产店、民间建筑坊、民间工艺坊等内容引进活动室,将幼儿们自制的丝巾手帕、模仿桃花坞年画制作的“吹塑纸拓印画”等作品,悬挂在游戏区“苏州特产店”里,让他们在“买卖”的过程中时时刻刻看到美的物品,体验美的感受;在民间建筑坊里,可以提供各类积木、积塑和废旧盒子等多种材料,启发幼儿们凭借自己的想象,拼搭建造苏州的园林、桥、塔等建筑物……在这些游戏活动中,幼儿们通过画、剪、贴,把自己对美的感受、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和积淀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表达,在玩耍中尽情地享受民间艺术的美,大胆地表现、创造美。

(2)观察反思,适时指导。

幼儿的游戏活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游戏中教师应该是观察者和指导者。首先,我们细心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适时提供相应的材料和指导。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把握介入指导的时机,以作出适宜的指导。其次,我们不断实践和反思,突出民间艺术的特点,新增了特色材料投放和游戏情境照片两个栏目,让教师们明确了渗透民间艺术游戏的特别之处。此外,我们通过《如何指导好一次创游》《在渗透民间艺术元素的自主性游戏中,如何保持幼儿持久的兴趣》《民间艺术如何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渗透》等主题,组织教师开展沙龙形式的系列研讨活动。研讨中,教师积极地对游戏的指导策略进行讨论、学习,将自己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与同伴们讨论,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同时梳理出指导游戏的策略,并再次运用于实践进行验证。

我国的民间艺术多姿多彩,这一宝贵的财富已逐步走进校园成为幼儿“根基”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教师有责任把这灿烂的民族之根植入幼儿稚嫩的心灵,和幼儿们一同徜徉在民间艺术的海洋中,体验民间艺术的淳厚美、朴素美,共同去描画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灿烂的明天。

推荐访问:民间艺术 幼儿 海洋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