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应用公文

大众传媒视角中的非遗保护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9-03 09:43:04   浏览次数: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需要有更具宣传力和影响力的传媒渠道来获得保护和发展。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作为山东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典型代表,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众传媒传播山东鲁西北剪纸情况的分析,一方面研究大众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分析大众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功能缺失及存在的弊端问题,并尝试为今后大众传媒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传媒 非遗 影响 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

一、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是国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鲁西北剪纸,是流传在山东聊城区域民间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广泛流行,当时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虽然,山东茌平剪纸早已列入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但是在民间传承至今的鲁西北剪纸早已跨越茌平县域,流传范围更为宽广,主要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阿县、冠县、阳谷县和茌平县等周边乡镇的手工剪纸最为出名。

鲁西北剪纸以清丽的构图,流畅的线条,富有吉祥如意的图案,具有浓厚的喜庆气氛,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多用于婚庆嫁娶,装饰性极强。除花卉之外,虫鱼禽兽、风景人物之类的作品也很多,具有寓意性和喻意性特征,例如寓意男女之间相爱与结合的“鱼戏莲”、“喜鹊登梅”、“凤凰戏牡丹”、“扣碗”、“鸳鸯戏水”、“双鸡”、“双鱼”等。过去人们崇尚多子多福,剪纸中,喻意这方面内容的纹样也很多,如“鲤鱼莲花”、“老鼠偷葡萄”等。许多剪纸还有着有趣的俗语,蕴含了吉祥和希望。尤其是当多个吉祥符号组成新图案后,如“柿子如意挂三鲜, 媳妇说话婆婆担”,表示刚结婚的年轻媳妇不太会讨婆家欢心,婆婆得宽宏大量”的期望;还有“柿子如意挂海棠, 外甥擓篮看姥娘”,则表达了希望嫁出去的闺女赶快有孩子的愿望。

二、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积极作用

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大众传媒的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媒介视域下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民族价值观的强化与确认

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历经千、百年而不中断,在于它的地域性、民族性、文化认同性,民族文化始终是该民族的“根”与“源”。大众媒介积极推动了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为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宣传作用。

2.2保障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

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就表现为人类各族群和各社会特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剪纸类非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

2.3借助传媒数字化保护非遗。

新科技与传统的技艺相结合,为山东鲁西剪纸艺术的创新和展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些大众媒体传播以文字、录音、录像等各种数字化方式,尽可能地客观记录和立体展现鲁西北剪纸各种图案内容,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播出,将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调动音、光、色、电、图等多种元素,形声并茂、音画并见、视听结合、有情有境,使更多的剪纸爱好者和大众耳目一新。

2.4扩大受众和延长传承

大众传播媒介都拥有广大的受众,具备任何其他传播方式都不能达到的影响面。汤普森曾经指出,由于技术媒体的配置,把社会互动与实际地点分开,从而导致人们即使不在共同的时空背景下也可以互动。因此,大众媒介传播以扩大受众为目标。其所针对的对象分布范围广,散布在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以及地区。报纸杂志追求扩大购买者的数量,电视追求高收视率,网络谋求高点击率。无论是传播影响的行业跨度还是地区跨度,都是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所无可比拟的。与大众传媒手段结合后,山东鲁西剪纸艺术立刻体会到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巨大效应。

三、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消极冲击作用

在今天大众传媒话语权的笼罩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愈来愈呈现出简单、趋同和变异的趋势。从剪纸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近年传媒在剪纸艺术的传承传播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大众传媒影响众多剪纸爱好和学习者,导致剪纸图案同质化倾向。

从剪纸艺术的丰富性来讲,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风俗、族群、历史、人文的差异,最终决定了某一地区剪纸的风格,而在风格各异的外形之内,不同地区的不同剪纸符号又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象征内涵。同样反映的均是天、地、日、月、动物、植物等对象,但剪纸风格所表现的差异性也相当普遍。笔者在鲁西北区域走访调查民间剪纸艺人时,了解剪纸传统文化内涵和民俗禁忌等问题的只有上去60多岁的老人,许多中青年传人都不懂。

3.2大众传媒传播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导致剪纸艺术的生存环境愈显窘迫。

大众传媒主要以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和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这些媒介的传播的信息量比以往文字媒介大得多,而且传播的速度也快的多。这些大众媒介成批的制作和传输,巨量信息作用于大量受众,是任何人都无法躲避的。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知识和信息绝大多数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得,日积月累,这些信息就在他们头脑中构造出外部世界的影像,这些影像尽管是间接的,却是这代人世界观、人生观生长的基本土壤。年轻一代审美趣味和审美诉求的改弦更辙,使民间流传了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和文艺样式受到强烈的冲击。

3.3媒体碎片化传播非遗信息,会导致非遗的不正常消亡。

从本质上讲,剪纸作为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具有稳定的日常性和传承性,并与传承人群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不管是剪的喜鹊图案,还是剪的梅花,总会传达一方人的观念、知识、技能、行为方式。但大众传媒在进行报道时,往往是那些对主流话语而言“新”、“奇”、“怪”的部分受到大众媒体的关注,并通过夸张的描述、醒目的标题等手段对这些部分予以放大。而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却在传媒报道的过程中被忽略。根据《公约》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团体、群体、有时为个人”,然而,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时候,大众传媒总是把关注点放在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层样式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传承人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使得社会公众在大部分报道中只看到了许多文化样式,而与这种文化样式有关的传承人的情况却没有看到,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正常消亡。

鲁西北剪纸类非遗欲借助大众传媒进行传播,既要避免被其强大的媒介语境淹没,又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原汁原味和原生态的力量,不能丢掉自身的独特精神魅力。我们必须在民间艺人、大众和传媒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实现非遗真正健康有效地传播和承继。

作者简介:

刘昆(1977-),男,汉族,山东聊城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士,聊城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所长,聊城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学。

李霓(1977-),女,山东日照市文化馆,助理馆员。

推荐访问:视角 大众传媒 保护 研究


[大众传媒视角中的非遗保护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