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应用公文

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9 08:44:05   浏览次数:

摘 要 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水源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就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下水;开发;环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4-0094-02

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因素,使得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匀,近年我国水资源情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大部分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同时受到现有工程调蓄能力、供水保障程度的限制,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严重。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不断开采地下水,现阶段地下水的开采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数据显示,1980年~2005 年间,我国地下水供水量由647.5亿m3增加到1 040 亿m3,年增长率达1.91%,而同期地表水供水量由3740亿m3 增加到4 466 亿m3,年增长率仅为0.89%,辽河、淮河、海河等一些北方地区,地表水供水量逐年递减的趋势日益加剧。同时,一些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也因为地表水水体的污染,转而开发利用地下水。其中,西南诸河地下水供水量年增长率变幅较大,达7.971%,而同期地表水供水增长率为3.021%。

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水质污染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

目前,全国污水排放量已达数百万吨,其中有1/3以上的工业废水和9/1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我国大江大河已普遍出现污染带,中小河流污染更为严重。污染河流长度为8.94×104km,其中污染较严重的河流长度可达4 364km。与此同时,我国地下水主要是城市附近的地下水(浅层地下水)也都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2水土流失面广量大

水土流失导致了岩石裸露,自然界的水会形成地表径流直接流入河流或海洋,地表一些植被失去了涵养水源的功能,所以地下水不能及时补充,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km2。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t,严重影响土壤肥力。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新增荒漠化面积2100km2,土地利用价值和承载能力降低。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面积达7万多hm2。

2.3地面沉降

2011年12月的研究显示,地面沉陷这一问题已经遍布全国。“目前,中国在19个省份中超过50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超过200mm的总面积超过7.9万平方公里。”2011年12月,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表示,“地面沉降的重灾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这三个区域。”

地面沉降会对地面或地下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在沿海地区还能引起海海水倒灌等不良后果。人为的地面沉降主要是过量开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的沉积层的孔隙压力发生趋势性的降低,有效应力相应增大,从而导致地层的压密。

3 地下水开发合理措施

3.1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

相对比较落后的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可是从实际操作来看呢,不能对众多污染事件坐视不理,尽管是因为法律法规的落后。一方面,从国家情况来看,应当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加强,另一方面各地方应当将现有的法律法规落实到位并结合实际的情况。从整体角度来看,要防止执行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必须建立起必要的信息反馈闭环。

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禁止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多层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差异大的,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3.2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较高,但利用效率较低, 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是 大有潜力可挖的。如提高用水产业的科技含量,工业用水的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农业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膜下滴灌”,效果好,节水率高。推广渠道防渗技术,提高循环水的次数。城市生活用水和污水处理,净化后多次多项利用,采取先进的节水设施和节水措施,解决城市生活用水“跑、冒、滴、漏”的现象。要建立大型的蓄水池,把大气降水(雨水)有效利用起来。总之在各个环节上,采取有效措施,在全面节水的环节上,积极开辟新水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3.3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

对地下水开采,实行打井申报制度和取水许可证制度。辖区内打井开采地下水资源,每年初由打井单位向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报计划,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列入年度水利建设计划,并公开公告,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办理取水许可证。打井必须坚持先办证,核定取水量,然后打井,其他任何单位不得自行作主批准打井,更不得擅自打井或先斩后奏。严格控制打井开荒,凡是新开发项目,特别是土地开发项目,要坚持以水定开发、定项目,需要打井提取地下水的,首先由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水资源论证,通过后方可办理取水许可证,否则不得立项。针对目前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相关的规章办法,完善法规体系,将各方主体行为纳入更明确、更具体、更便于操作、更具针对性的法规规范之中。

3.4建立和完善超采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

省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设地下水监测井网,建立和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地下水开发可能量应以无地下水的来水引起的地面下沉,地下水障碍的发生等副作用的范围内来水作为其合理来水量,估计为一年雨水浸透地下的数量205亿m3的70%的量即143亿m3。为了有系统的开发有效地保护和管理地下水,必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关地下水的调查,制定综合性地下水管理的基本计划。其内容中首先有对全国地下水现状的分析。按行政区域收集有关地下水利用实际状况保存特点的资料,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包括各地经济社会因素的全面的现状,把全国分的大圈和小流域单位,逐年进行广泛的水文地质调查,规定详细的地下水保存特性,制成水文地质图。

另外,要设立和运营地下水观测网。按流域,地域连续观测和分析典型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变动实态,作为地下水开发的基础资料使用的国家地下水观测网和与国家地下水观测网联运的市群单位,在现有的观测网的基础上设立30所~40所辅助观测网,连续调查和分析水位水质的变化。综合有关地下水的全部资料,制作数据库,并根据所惧的资料,分析水质等地下水的特性,开发为地下开发和保全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援的软件。

3.5建立水资源市场

建立水资源市场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水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矛盾加剧的必然产物。对于建立水资源市场,我们应该执行“使用者付费”的经济原则,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改善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4结论

管理好水资源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方面很多,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力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必须做好。

参考文献

[1]王小军,赵辉,耿直.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对策[J].中国水利,2010.

[2]王勤.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J].北方环境,2011.

推荐访问:地下水 开发利用 环境问题 应对措施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