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论文范文

百年中国航母梦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0 09:09:19   浏览次数:

zoޛ)jm5x}}}}o^yM?};izm}׽}OiݼM4ݽiמ7imz_wiM5mxu~u׎v_?}6]}5_4NO_xi޽}<iu8^工作的于瀛,随领导去院里开会。会议组织方在电话里特地提醒说,不能带笔和笔记本。在这次会议上,该院一位副院长宣布了一条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从即日起,组建航空母舰研究队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道开展航母研究的命令。院里给714所下达的任务,是研究航母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有什么优缺点,关键技术是什么,怎么用,以供领导决策参考。

这次由中央军委发起的论证,具体的组织者是海军司令部造船工业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船办”)。在文革中受到冲击的刘华清,当时刚从国防科委副主任的位子上离开,担任“船办”主任。2004年10月出版的《刘华清回忆录》中曾提及这次航母论证工作:“早在1970年,我还在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时,就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的方案。”但这一过程到了1971年9月份戛然而止。这一次论证虽然留下来的成果不是很多,但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后果:国人的航母意识开始增强,航母的各种书籍也开始出现了。

1980年1月,刘华清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主管装备、军务和动员工作。5月,他率团访问美国,主人特意安排他们参观了“小鹰”号航空母舰。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技人员首次踏上航空母舰。参观结束后,航空母舰的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刘华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1982年,刘华清出任海军司令员,自那时起航空母舰在他心头的分量就大不相同了,因为以往他只是从“外围”观察和思考航空母舰问题。对于当时的心态,《刘华清回忆录》中写道:“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我们面临的海上威胁和过去大不相同,要对付具有远战能力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海军的实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我们的海防边疆辽阔,却只有中小型舰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一旦海上发生战事,有时只能望洋兴叹。发展航空母舰,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1984年1月,第一届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刘华清对航母的表态是“现在国力还不行,要等一段时间”。1985年12月,海军第二届装备技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尽快缩短海军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会后,海军装备技术部提出了以后15年海军装备的发展设想,其中提到了要启动航母论证。刘华清对此给出的指示是:航母总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总要考虑。

1987年1月,海军第三届装备技术工作会议召开。刘华清在会上指出,要把航空母舰搞得能适应未来战争需要,要很好地研究和论证。3月31日,刘华清带领张序三、李景两位副司令员,以及相关专业人员,向总部机关的领导汇报关于海军装备规划中的两大问题:一是航母,一是核潜艇。他说:“这两个问题,涉及到海军核心力量的建设,是关键性问题。这两项装备搞出来,从长远看,对国防建设是有利的。这两项装备不仅为了战时,平时也是威慑力量。”刘华清选择了一个能最大限度降低领导顾虑的切入点:着重说航母的作战费效比。就是说,相对于其他保护海权的形式,对航母的单位投入能带来更大的安全效益。

在这次汇报中,刘华清澄清了几个让航母变得遥不可及的观念:一是航母编队并不需要全部新造,编队中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就可以与机动编队共用。因为即便没有航母,海军还是需要驱逐舰和护卫舰,这些舰艇既可以作为航母编队的舰只,也可以作为机动编队的舰只。另外,基于保护海权的需要,就算没有航母,飞行半径较小的航空兵还是要发展。发展航母并不会增加飞机的总数量,只是把这些飞机改成舰载机。这可能会多出一些成本,但也不会高很多。“因此,发展航母编队,是一个如何调整装备经费使用方向的问题,不需要大量增加装备费。更重要的是,有了航母,海上机动作战编队的作战效能会大大提高。”

这次汇报,在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88年12月,国防科工委科技委评议申报的软科学课题,“我国航母及舰载机发展可行性研究”被列入12个入选项目之一。

在力所能及的权利范围内,刘华清先后批准海军和工业部门的专家,去法国、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考察过航空母舰。国防工业部门也从俄罗斯聘请了航空母舰设计专家来华讲学,还引进了部分设计技术资料;航母上关键配套的预研,有了一定进展。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也都反复组织对考察、引进、预研的分析、论证、评估。这些工作,使军内外领导和专家加深了对航空母舰和舰载机大系统工程的认识。

但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上世纪80年代,要发展航母,经费始终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问题。1985年中国军费的总投入为192亿元,还不够买一艘美国大型核动力航母。基于此,刘华清主持制定的中国发展航母的规划是稳健的:“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这样安排,第一,从经费上看,在当前和分摊在今后每年中,并不需要花太多钱。第二,从技术上看,发展航母可以带动国家和国防需要的有关技术的发展。第三,预研过程中,可以对航母的战备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摸得更透,有利于作出最后的科学决策。

1997年9月,刘华清退出了领导岗位,他的航母梦依然未圆。他在《刘华清回忆录》中写道:“欣慰的是,对于我国的航空母舰发展,我尽了一些谋划的责任。”2011年1月14日,刘华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刘华清走了,他是载着“中国航母之父”的美誉走的。

“瓦良格”号的最终归宿

圆了百年中国航母梦

机会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出现的。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15个加盟共和国重新分割苏联的遗产。1985年开始建造的“瓦良格”号留给了乌克兰,但是因为缺少资金,该航母于1992年1月停建。

1992年初,一位中国院校的老师与乌克兰造船学院的同行交流联系时,对方提及自己国家的航母造不下去了,就放在学校附近,邀请其有空儿过来看看。从乌克兰回来之后,这位老师马上向上级汇报了此事。3月,一支由造船技术专家和军方代表组成的中国航母考察团莅临乌克兰城市尼古拉耶夫。这个考察团的任务有两个:一是了解这艘船的性能怎么样,二是了解乌克兰方面的意向如何。

此时,该舰的工程量已经完成60%以上。全舰已从船台下水,停泊在船坞码头,舰上有的大型设备已装上,电缆也有不少铺设到位。乌克兰方面计算,解体该舰需要花费2.5亿美元,但出售解体后的废钢却只能得到500万美元。于是,乌克兰积极为“瓦良格”号寻找下家。

考察团经过仔细考察,很快就得出了结论:“瓦良格”号性能很好,值得要;乌克兰方面愿意卖。回国后,考察团给上级写了一份报告。报告递上去以后,一直没有回复。向有关部门询问,答复是“正在研究”。当时,中国海军的思路,一是买个半成品,另一个是自行研制,但更倾向于前一种思路。不过,对改造的投入大体有个估算,差不多要花几百个亿,才能把“瓦良格”号完全建成,后来有关部门再一计算,费用又加了200亿。于是,这件事一直搁置起来。

1998年,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买下“瓦良格”号,据说拟改造成娱乐用船。交船前,乌克兰迫于第三国的压力,将“瓦良格”号上的舰载武器设备和动力系统等拆卸一空。

1999年7月,在拖船的牵引下,“瓦良格”号驶离黑海造船厂,缓缓地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漫长航程。其间,多次受到当时土耳其政府的阻拦,不允许“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在中国政府一年多的谈判努力后,才得以通行。到达爱琴海后,又遭遇了国际海域前所未有的风暴。脱险后,穿直布罗陀海峡,出大西洋,绕过非洲好望角,过马六甲海峡。经过4年的周折,终于在2002年3月3日抵达中国大连港。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发现创律公司的资金来源存疑。经调查发现,创律购买“瓦良格”号的款项,是从国内某银行贷的,但这笔贷款并没有合法的手续。于是,创律公司被要求还款,在其无力还款的情况下,“瓦良格”号被收归国有。

“瓦良格”号抵达大连后,相关方曾为如何处理它发生争执。担心此举会带来外交风险的有关部门对购买“瓦良格”颇有意见,一些其他的机构还曾建议将“瓦良格”号拆成废钢铁。一直在航母问题上孜孜以求的军方有关部门,认为这样做有点可惜,建议“将其改建成一艘训练舰也好”。于是,一个关于改建“瓦良格”号的报告报上去,并最终获批。

在追述百年中国航母梦时,我们不能不牢记刘华清的这段忠告:“我国要实现国防现代化,要建立完善的武器装备体系,不能不考虑发展航母的问题。但航母的发展不只是一个海军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战略和国防政策的大问题,一定要从综合国力和整个国家的海洋战略全局出发,准确定位,慎重决策。”

责任编辑 齐玉东

推荐访问:航母 中国